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弼马温”在古代到底是什么?

“弼马温”在古代到底是什么?

2015-09-24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孙悟空随太白金星初上天庭,想让玉帝赐给他齐天大圣的空衔,玉帝在万般无奈之下,封他为“弼马温”,让他在御马监饲养天马。悟空满以为“弼马温”是天界很高的官,于是上任后他尽心尽职,把天马养得“肉膘肥满”。后了解到此官职“未入流品”,于是心中大怒,推倒公案,抡起金箍棒,打出御马监,闯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

《西游记》虽是神话小说,但小说中涉及的人物官职,都是采用明朝的官制,并不是虚构的。可是在明朝,管御马的机构叫太仆寺,始设于洪武四年(1371年),正职叫太仆寺卿,副职叫少卿。按照这样的官职,《西游记》中孙悟空应该叫“孙太仆”才是,为什么叫“弼马温”?别说是明朝,其他任何一个王朝的官制里,都没有“弼马温”这个职位。那么,吴承恩所写的“弼马温”是否存在过?又是何物?

后魏贾思娜《齐民要术》中有记载,古人养马“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避恶消百病也。后来宋人朱翌在《猗觉寮杂记》中说,此俗源于《晋书·郭璞传》。郭璞有一次到大将军赵固家,恰遇到将军所乘的良马刚刚死去。于是郭璞找来二三十个身强力壮之人,拿着长竿东行三十里,一路敲击,在山林中擒获一猕猴。将猕猴带到死马前,猕猴即吹气于马鼻。不一会,马跃起,食草如常。所谓“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典故即出于此。朱翌认为“故养马多畜猿,为无马疫”的习俗就是受这个典故的影响。

实际上,由于猕猴生性活泼,在马厩里上窜下跳,避免了厩马懒惰贪睡,使它能保持身体强健,少得疾病。再由于猕猴体型瘦小,能平稳地坐立在马背上,有人就以饲养的猕猴来驯服烈马。人们还将此类猴称之为“马猴”,文雅的称呼又为“马厩猢狲”。北宋诗人梅尧臣就写有一首题为《咏杨高品马厩猢狲》的诗,首句即云:“尝闻养骐骥,避恶系猕猴。”所以有人就此认为,吴承恩创作的“弼马温”形象,应该就是由“马厩猢狲”想象构思而来。

历来研究、注释《西游记》的学者,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但最近,台湾历史学家、掌故家苏同炳先生在《“弼马温”释义》一文给大家解开了这个谜。文章中说:“明人赵南星所撰文集中,曾有这么一段话,说:‘《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西游记》之所本。’”原来母猴每月来的月经,流到马的草料上,马吃了,就可以辟马瘟了。

从苏同炳先生的话中,我们显然可以看出“弼马温”不过是辟马瘟的谐音而已。《西游记》的作者昊承恩给雄性的孙猴子安上这么一个怪头衔,无疑是幽献。

在我国《四库全书》目录、《丛书综录》《说郛》目录中都没有《马经》的记载,但却存于赵南星文集《赵忠毅公文集》之中。可是此书国内并没有,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台湾有胶卷翻印本。苏同炳先生在阅读后写成文章,才使我们得以知道“弼马温”的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弼马温的由来:我国古代有弼马温这个官职吗
吴承恩让孙悟空做弼马温用意何在?孙悟空为何认为是在羞辱他
孙悟空因何官封“弼马温”
《西游记》的隐喻
陈洪:大部分关于“弼马温”由来的说法都是错的,真相就在书里这首诗
心猿意马:为什么让美猴王当“弼马温”|猴子|美猴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