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serphoto

IP归属地

关注

  清明节爬古北口长城参观抗战纪念馆 祭奠烈士墓和纪念碑,凭吊英灵。

  清明古北口,烈酒奠忠魂

  古北口位于北京密云县北,是1933年的长城抗战的主战场,今存当年“长城抗战”烈士墓和纪念碑。清明时节,骑上单车,一路北上古北口,凭吊英灵。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占领东三省,继续华北进攻,爆发了英勇悲壮的“长城抗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如著名的喜峰口战役,“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其中古北口战役,日寇用兵最多,战时最长,是“长城抗战”中的主战场。

 

  古北口历来是长城南北的交通要道,清时皇帝来去京城承德,古北口为必经之地,至今还保留着连通南北的古御道。

  如今古北口开通了隧道,御道没了作用。以现在的隧道为界,这次要去的地方一分为二,右边是七勇士碑,左边是称为“肉丘坟”的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沿着古御道一直向东,不多远就到了帽山,路边矗立着一通碑,这就是本次要来的第一个目的地:古北口七勇士纪念碑。此碑非当时修建,而是近几年才各方出资建起来的。为七个无名的原国民党士兵立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吧。

  

 

  古北口帽山七勇士纪念碑 纪念碑正面

  1933年3月4日,侵华日军关东军西羲一第八师团进攻古北口。3月8日,进攻炮筒子沟口,国民革命军我第六军团一一二师浴血抗击;3月10日晨,我十七军二十五师急赴古北口前线,守古北口城及两侧,师指挥部设于北门坡小老爷庙,所部一四五团占龙王峪口。在帽山上派驻由7名战士组成的观察哨,随时向师指挥部报告战况。3月12日下午2时许,师指挥部被敌机炸毁,前线失去指挥和支援,致全线后撤。帽山观察哨未接到撤退命令,依旧据守山头,日军见有人抵抗,遂重兵围攻,但每一数次都被七勇士击退。调来5架飞机,10门重炮反复轰击,山头几乎被炸平,七勇士弹尽枪毁,拼死肉搏,直至壮烈牺牲。日军到山顶见仅仅有7名中国士兵,大为惊诧,感其英勇,将尸体就地掩埋,并立木牌于墓前:“支 那七勇士之墓”七个大字。此役,7勇士共毙敌160余,伤敌200余,为中国抗战书写一页泣鬼神的篇章。

  

 

  古北口帽山七勇士纪念碑 纪念碑背面碑文

  七勇士的英勇,堪比狼牙山五壮士,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默默无闻,更遗憾的是,没有人知道7勇士的姓名,但他们英勇抗战,力毙百余日寇于脚下的光辉战绩,不会为历史抹杀,将永存中国抗日史册。


  古北口战役结束后,古北口长城内外,山谷田地,尸横遍地,到处都是我阵亡将士的遗体。牺牲在古北口镇附近的将士,被当地群众掩埋在菜窖里,牺牲在山谷田野的遗体被杨令公庙的道人王乐如等人择地掩埋。后来,“塘沽协定”签定后,国民党中央政府起运500具尸骨赴蚌埠立墓另葬,还有一些尸骨,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捐款,古北口商务会牵头,请道人王乐如组织群众,再次从田野山谷收敛尸骨360余具,在古北口南关外西山根处挖了一个大坑,把这些尸体全部埋在坑内,一层苇席,一层尸体,共埋3层,最后在上边堆起了一个高大的坟头,当地称为“肉丘坟”。

  

 

  幕前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大好男儿光争日月”;下联是“精忠魂魄气壮山河”。横批是“铁血精神”。

  最初的对联是“抗日男儿光争日月,阵亡魂魄气壮山河”,但1934年日本占领古北口后,为保住烈士墓,改为“大好男儿光争日月”“精忠魂魄气壮山河”。还是最初的对联有气魄,看着悲壮啊。

  碑的正文是:癸酉年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落款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三月立”。

  

 

  公墓前摆放的花圈寄托着凭吊者的追思和尊敬。

  我到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墓前已经有人摆放了花圈,四周的树上,挂满了朵朵白花,寄托着凭吊者的追思和尊敬。

  站在墓前,肃然之情顿生,一揖三鞠躬,为当年拼死抵抗日寇的勇士,一拜三低头,为往昔气壮山河的民族血性。

  他们是比长城更加伟岸坚强的民族脊梁,是真正的血性汉子,民族精神。我们中国的精神不是那些抛弃国家利益,不顾人民苦楚,贪污腐化贪生怕死的官僚,而是这些已经倒下的和准备为国家民族倒下的好汉,他们才是民族精神,是中华血性。

  中国什么时候都不缺血性,只在靡靡之音盛行的时候他们选择沉默,一但国家存亡,民族危难,他们一定会爆发,会怒吼,去战斗,去牺牲,化做雄狮,撕掉污秽的膏药,咬断厉鬼的喉管。就如同安眠在这里的无名将士一般,为国为民,不惜牺牲一切。

  

 

  肉丘坟文革时期被毁,1993年全面彻底地修复,同时新建一座“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和碑亭。

  

 

  古北口一行,此纪念碑的碑文可表心声。

  一九三三年一月一日,日军进犯山海关,长城抗战肇兴。三月十一日晨,日军进攻古北口,第六十七军一一二师奋起迎战。十时日军攻占古北口正关。第十七军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在龙王峪战斗中负伤,代师长杜聿明继续指挥战斗,血战三昼夜,毙伤日军二千余人,终因电讯不通,后援无继。三月十三日撤出古北口城,四月二十一日,日军强攻南天门阵地。第二师师长黄杰,第八十三师师长刘戡率众鏖战八昼夜。毙伤日寇三千余,五月十日日军发起总攻,第十七军将士奋力苦战,迫于兵员大减,撤至大小新开岭阵地。十一日下午二师四旅接防,日军又发起强大攻势,旅长郑洞国亲赴前沿指挥。十二日,大小新开岭阵地失守。十五日第十七军奉调撤离密云。

  古北口战役历时二月余,守军将士以窳劣之武器御数倍之敌,毙伤日军五千余名,抗战将士亦有近八千人伤亡。

  巍巍长城,虎踞龙腾。荡荡潮河,源远流洪。将士守土,与倭抗争。为国捐躯,血染长城。埋忠骨,青山有幸;慰英魂,绿水增荣。缅怀先烈,泣悼英灵。慰籍往者,砥砺后生。

  【旅行手记】

  在烈士公墓,总有两个中年女子跟着我,不远不近地看着,我想大概是推销什么祭奠用品的吧,就没理会。后来见她们只是跟着我,不时与我解释一下,并没有其他的举动,我最后憋不住问她们是做什么的,她们说是公墓的看守人,负责为扫墓的人指路讲解。我问是不是可以从她们这里买一些纸花祭酒之类的东西,她们说这些要从外面带过来,她们没有,她们只负责守护公墓为扫墓人服务。

  看看我,又做了一次小人。

  晚上住在古北口的村里,吃过饭就骑车跑到无灯的路边,坐在地上看星星想心事,不觉就很晚了。村里晚上有“巡逻”的老太太们,路过这里的时候见有一人支着自行车坐在路边的地里一动不动,研究了半天,以为我喝醉了酒,来回走了好几趟,后来叫了一个中年男村民,确认我没事才离开。

  每次到古北口一线,路过密云水库,都要到水库边吃饭。这次也不例外,去的时候,到这里正是晌午,找个视线好的地方,要一盘炒鸡蛋,一壶水,一碗饭,蛋黄黄的,水绿绿的,饭白白的,边吃边喝边欣赏远处蓝蓝的密云水库,也算是旅途的乐事。

  【古北口战役始末】

  1933年3月11日晨,日军精锐第八师团和骑兵第三旅团在飞机、重炮、坦克的配合下,大规模进攻古北口,驻守在古北口的中国军队——东北军六十七军和中央军十七军等部,同仇敌忾,志杀倭寇,奋力狙击,英勇杀敌。六十七军王以哲军长所辖一一二师首当其冲,10时终因军力不支,撤出古北口正关阵地。日寇继续攻击十七军二十五师古北口城与龙王峪阵地,师长关麟征率全师将士浴血奋战,不幸中弹负伤。代师长杜聿明继续指挥战斗,血战三昼夜,毙伤日军二千余人。我军亦伤亡惨重,梁恺旅长负伤,电话、电报机被炸毁,联络中断,后援不继。于13日晚6时被迫撤至南天门阵地。一个七人观察哨,未悉撤退命令,继续战斗,毙日寇百余人后壮烈牺牲。日军遇此顽强抵抗,不敢再轻敌冒进,再调第六师团主力与第三十三旅团,并附以强大的空军、炮兵、坦克等部队,于4月21日强攻南天门。黄杰师长率十七军二师,刘戡师长率十七军八十三师,前仆后继,鏖战8昼夜。毙伤日寇3000余,5月上旬,日寇再次将其第六师团一部及第五师团第十一联队调至南天门前线。5月10日发起总攻,十七军官兵奋力苦战,战况极为惨烈,工事尽毁,伤亡过半,终因寡不敌众,国民政府又不增派一兵一卒,被迫撤至大小新开岭阵地。12日,大小新开岭阵地失守。至此,古北口战役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