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工智能距离干掉老师有多远?


撰稿 ? 程春晓  编辑 ?王艳


2012年,谷歌X实验室宣布,开发出一套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系统。这套系统不需要人类提示,能自主通过1000万张照片琢磨出「什么是猫


也是这一年,意识到人工智能在中国有戏的王翌和他的伙伴在杭州一套三个卧室的公寓里开始创业,尝试将英语培训和人工智能联系在一起。



01

选择特别细分的切入口


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英语流利说创始人兼CEO王翌有着小麦色的皮肤,戴着黑框眼镜,说话时不时蹦出几个英文单词。创业时选择哪个行业切入,王翌有一套逻辑:


第一,必须是体量巨大的行业;


第二,必须已经形成了付费习惯


第三,必须整体运行效率很低,通过技术和产品可以极大提升运行效率


金融、医疗、教育都符合这三个标准,王翌最终选择了教育。因为前两者监管风险比较高,而教育产业里的校外培训市场竞争比较充分,比较公开透明。 


他了解到,线下英语培训机构每年涨价,每年报名人数爆满,很多学生交了12个月到24个月的学费,常常第2个月就不来了。因此,培训机构才有可能在很小的空间里接收两三千个学生。


这是价值交换的严重不对,王翌判断这种模式不长久。于是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英语流利说的App。用户跟着应用里的课程朗读句子,每读完一句应用能实时给出评分,并且将发音有问题的地方标红。这款产品采用了游戏通关的形式来做,很多用户迷恋将代表分数的圆圈刷绿。


▲英语流利说创始人兼CEO  王翌


2012年,公司刚创立的时候,王翌就想清楚了起点和终局,只是没有想清楚中间的路径。抱着如果创业只是小打小闹的话,不如在硅谷打工念头的他,看到的终局教育一定是个性化和高效率的


而抵达这个终局的路径其起点是首先得活下来。先做一个用户愿意用的产品,因此从成人英语口语切入,为了吸引用户重复使用,必须在口语领域有即时反馈。


王翌说服林晖加入英语流利说的缘故就在这里,林晖原来是谷歌的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研究语音识别和数据挖掘。


有语音识别才能打分。英语流利说通关的模式让一些用户不把所有圆圈刷绿(80分以上)不睡觉。王翌见过最长的纪录是24小时内录音对话超过14个小时。


在英语流利说推出之后,口语打分也成了众多在线英语教学的标配。不过,王翌认为:很多人使用第三方技术,我们认为这是核心技术,必须自己做。


英语流利说上线第一周,在大陆、香港、台湾、日本四个国家地区的苹果应用商店首页新品推销,用户一下子突破了10万。2013年8月上线安卓版,两周后,英语流利说总用户突破100万。


对我来说,百万用户是很大的里程碑。英语流利说联合创始人兼CTO胡哲人说。


▲英语流利说联合创始人兼CTO  胡哲人


胡哲人曾经创业过,反思那段创业经历,他总结那时做了一个好产品,但不是一门好生意。回顾英语流利说草创期,胡哲人说:我们发现了一个需求,我们有办法比现有方案更好地解决用户的问题。至于后面会怎么样,当时肯定没想得特别清楚。


2014年6月,英语流利说的注册用户涨到1000万,月活100万。2017年2月,注册用户超过4000万,月活近800万。



02

做系统培训方案变现

 

短小精干、碎片化、游戏式的学习方式能够让用户快速增长,学习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如果让用户一开始必须每天学45分钟,就很有可能没有用户的快速增长了


看到英语流利说App用户涨势良好,王翌和团队决定在游戏化的方向上再加一把火——他们又开发了两款独立的App元音达人怪兽学院,用游戏通关的方式练习英语发音,内置付费环节。


但是,这两款产品都失败了,因为不伦不类,既没有真正的游戏那样好玩,又不像托福词、雅思汇课那样目标明确、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所以用户付费意愿也不强。


一开始王翌他们想的是先把用户量做起来,再来考虑变现的问题。2013年他们看着用户涨起来,挺开心的。到2014年用户突破1000万之后,越来越多地听到用户反馈,你们产品很好,我天天用,昨天又给英孚、华尔街英语交钱了。原来大家把我们当作配菜,要填饱肚子吃主菜的时候还是找英孚。王翌说。


英语流利说上线后,英孚、华尔街英语想来投放广告。王翌坚决不接广告,他觉得羊毛不能出在猪身上,一定要羊毛出在羊身上。


究竟怎样才能让用户把钱掏给英语流利说呢?王翌最终琢磨出,一定要做主菜,做能提高用户英语水平的解决方案。


由于当时英语流利说是纯互联网团队,没人懂教研,所以王翌第一反应是找出版社,将教材电子化。然而,在接触了市场上几乎所有知名出版商之后,他发现他们的经典教材都是为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服务的,而英语流利说针对的教学场景是,用户躺在沙发上,拿着内置麦克风的触屏移动设备学习。


王翌做出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冒险决策:引入教研团队。


这个决策他们讨论了近一年。Go Big or Go Home ( 要么牛逼,要么滚蛋 ) . 王翌说。


2015年1月,王翌找来了从业多年的陈华做教研总监。数月后,戴耐德创始人兰斯·诺茨(Lance Knowles)受邀担任英语流利说首席学术顾问。


兰斯·诺茨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跟王翌在Skype上对话的情景。王说:我知道戴耐德(DynEd),是个恐龙(Dinosaur)。言下之意是,虽然戴耐德做得很成功,但是已经是过去时;兰斯·诺茨针锋相对:我听说过你的流利说,你的内容根本没有组织化。


双方都戳中了对方的痛点,也都聪明地看到了潜在的机会。兰斯·诺茨最终同意担当顾问。新成立的项目内部代号为CC(Core Course,意为核心课程),到2016年7月产品正式发布的时候,被命名为懂你英语


项目一开始,教研团队和产品经理、设计师经常发生冲突,双方都认为对方听不进去自己的话。产品经理隔几个星期就到王翌那里哭鼻子,陈华太强势了,完全不尊重我们的想法。陈华也不高兴,沟通太累了,我这么多经验,为什么就听不进去呢?


公司需要有人为最终的结果负责。王翌想的办法是,让用户来检验,拿实际数据说话。


于是,懂你英语正式发布前,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请400位用户参与了内测。测试结果显示,超过60%的内测用户学习懂你英语之后,再次参加托业桥考试的成绩与两个月前的考试成绩相比,提高了一个欧标(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世界公认的语言分级标准)。王翌心里有了底。


把房子、车子卖掉,从硅谷搬家回国创业,王翌没有一天是后悔过的,的确有时候会疲倦。在他印象里,最难熬的是2015年后开始做懂你英语研发的那两年。原来他习惯了1个月迭代1个新版本的节奏,而懂你英语从研发到发布前3个级别的课程耗费了近两年。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你需要耐得住寂寞,两耳不闻窗外事。


2015年,英语流利说的打法是多线作战,除了做英语教研以外,还有十来个人的小语种部门做教研,最终这个业务线在那年的暑假被砍掉了。王翌反思那时候的错误:不聚焦、不专注,所以任何一样都没法打透。


2015年下半年,懂你英语demo出来,兰斯·诺茨特别生气,认为产品不合格。王翌召集所有人,要求在一个半月内整个交互全部推翻重做,拿出一个全新的版本,这是铁板钉钉的时间点,你们必须实现。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进入战斗状态。


最终,给懂你英语demo打2分的兰斯·诺,这一次打了6分。


英语流利说首席产品官翁翔坚加入英语流利说之后,引进新的产品机制,将月活提升50%。他认为学习是反人类天性的,用户不爱学习但渴望成长,产品必须让用户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因此引入含有简单社交机制的排行榜。


同时,教育必须是有温度,人不会和字典发生情感联系。原来英语流利说在内容上以音频为主,他加入后增加了视频,让用户进行配音,这个功能对提升用户活跃程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内测时,英语流利说引进了学习顾问管理微信群来督促用户学习,效果不错。这个机制就保留下来了。现在,每天英语流利说里都有身份各异的用户提醒其他学友打卡学习,这些用户可能今天是厨师明天是工程师后天会是个旅行家。与内测时不同,他们的身份都是真实的用户。翁翔坚说:线上解决英语教学90%的问题,但还有10%需要运营,教育需要有温度。


懂你英语标准版按照每月99元的价格收费,核心体验在App上实现,整个产品背后是人工智能在支撑。2016年7月上线以来,懂你英语每月收入环比增长30%,付费用户30万,平均每个学员每周学习时长超过5小时,10个付费学员9个能完成课程。


英语流利说用户里,80%用户是16岁到35岁,用户男女比例是4:6,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53%以上,每天用户平均使用时长30分钟。



03

驱动来自数据和技术


王翌在懂你英语的研发上投入超过800万美元,他相信人工智能会在教育里占据半壁江山。


2016年人工智能火了,很多投资人在看各个行业里的人工智能公司,突然发现英语流利说是人工智能+教育。王翌不以为然,我们是从2012年开始做的,不是为了赌风口临时成立公司。风总会来了又走。


不过,在直播很火的时候,他也考虑过,要不要直接利用自有流量推线下的老师做直播等,做流量变现。最终还是没有实施。


互联网公司在大砸广告的时候,他也动摇过,要不要烧钱买流量?不论是之前的千团大战还是现在的在线教育,都有很多公司在做花1元钱赚回来6毛钱的事。我对这样的生意毫无兴趣。


我们短期内不会烧钱砸流量,这个市场还没到刺刀见红、就看谁跑得快的阶段。英语流利说市场副总裁刘牧洋说。她认为,大规模投放广告购买来的用户,大多数是没有购买力也没有购买欲望的用户。


在刘牧洋的眼里,王翌是聪明又有韧性。为了说服刘牧洋加入英语流利说,王翌即使在日本度假也坚持每天和刘牧洋通话。刘牧洋去越南休假,每天半夜回到酒店的时候就能接到王翌的电话。终于,一个深夜,王翌在电话里问:你到底信不信得过我们哥几个嘛?能不能跟我们哥几个一起来干?被打动了的刘牧洋忽然热血沸腾,说:行,我来。


每一次面临选择的时候,王翌习惯后退一步看,终点究竟在哪里


这家公司第一阶段的目标,也是英语流利说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林晖眼下的一大任务是做出会教英语的AI老师。他不奢望一开始这位AI老师的教学就像真人一样,因为机器需要不停输入数据不停学习。


算法、计算能力、数据,是人工智能三大块。现在开源的算法对很多创业公司来说够用了,只要愿意花钱就能买到计算能力。此时此刻,数据在人工智能中最重要。胡哲人认为英语流利说的打分系统能够不断领先,是因为用好的产品、有趣的内容先人一步,导致在数据积累上也先人一步。


英语流利说一开始的数据冷启动是花钱找来成百上千个美国人朗读,搜集数据,训练模型。当时模型还比较简陋,对背景噪声特别敏感,旁边有人说话、走动,就会影响分数。


在林晖看来,很多在线教育公司的自适应技术,还停留在简单的基于知识点标签推荐相关题目——如果用户在某个知识点上做错了题,就不断推荐类似的题进行练习。林晖不希望按照传统的知识图谱给数据打标签,监督机器学习。给知识点打标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加入新的内容就必须进行新一轮的打标签动作。


▲英语流利说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林晖


知识图谱就是题目和知识点的关联,通过图谱将内容与内容关联起来。林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反推出知识图谱,一开始人工智能的预测能力很差,因为没有任何标签,它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不断涌进数据,神经网络可以不断学习,跳过知识图谱,建立内容与内容的联系。


机器学习如果能获得大量有标签的数据的话,效果最好。但是,大多数场景里,不一定能获得标签。打标签费时费力,这也是为什么半监督、无监督、自学习、对抗网络是人工智能的技术趋势。在英语流利说早期,打分系统一开始是人为调整算法,从懂你英语研发开始,改为自适应。在这个自适应系统里,有一位学生身份的AI,有一位老师身份的AI,通过类似对抗的方式,不断演练教学过程。


在2016年11月发布的App雅思流利说上,这家公司应用了口语评测技术。算法按发音、语法、词汇量和语用(流利度)四个维度给用户的雅思口语模拟考试打分,然后向用户指出错误在哪里,怎么改进。但目前机器还不能像真正的老师一样向用户提问。这正是英语流利说未来的目标。


老师是教育生产资料的核心,优质老师是稀缺的。从理论上来讲,通过互联网,一位优质的老师能够同时面对无限数量的学生教学,但是仅限于单向的传播。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方案、批改作业,老师能够承受的学生数量有限。


只做线下老师和学生的连接,在线教育公司的规模扩张会受制于优质老师的数量。


互联网改造行业,第一阶段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第二阶段是产品化,将很多简单重复性劳动用自助服务来取代;第三阶段,将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基础的个性化交互。


在英语流利说团队看来,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会给教育行业带来很多激动人心,甚至出人意料的新变化。


▲左起林晖、胡哲人、陈华、王翌、刘牧洋、翁翔坚


2005年王翌拿到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后,留学美国。他在美国的第一顿饭是在纽瓦克机场旁边的麦当劳,让他有些郁闷的是,学了十几年英语,托福接近满分,点餐时却听不懂服务员说什么,对方也没听明白他说什么。No.2(二号套餐),最后王翌选择了最简单的表达方式。


当年整天听ABC(美国广播公司)节目的这个年轻人,没有预料到今天,十多年后,在青海海拔4000米高的学校,会有300多位藏族孩子使用他所创造的英语流利说App学习英语。


你让大学生去边远山区做教育公益,不能从根子解决问题。


我们一定是全球化的公司,帮助每一个人成为未来的世界公民,让你能够对话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访流利说 CEO 王翌:从 0 到 1 后,他开始用 AI 破解 4500 万人的哑巴英语
流利说登陆美股 创始人王翌要做中国的AI教育之王
请一个AI当英语老师?这家刚创立4年的公司,积累用户5000万
流利说:AI+ 教育的头号玩家,这盘棋怎么玩?
AlphaGo之父大战英语流利说!柯洁哭了!
英语流利说:如何用人工智能帮你说一口流利英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