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湿痰饮: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之一

 水湿痰饮是机体水被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继发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水湿痰饮的相同点:四者皆为阴邪,都是津液代谢障碍停留于体内的病理产物。不同点:①湿邪,多成弥散状态布散全身,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以分泌物、排泄物量多黏浊,头重如裹或四肢酸重,病程缠绵为其特点。②水邪,质地清稀,多溢于体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其特点。③饮邪,较水邪稍稠,质地仍清稀,根据停留部位和表现的不同,《金匮要略》有痰饮(狭义)、支饮、悬饮、溢饮之分。④痰邪,质地稠浊,随气流行,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无处不到,广泛伤害人体,症状变化多端,为全身性疾病。

   水湿痰饮虽有一定区别,但四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湿痰饮不能截然分开,常以“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统称。


水湿痰饮具有下述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的运行  水湿痰饮为有形之病理产物,易停留于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中,阻滞气机,阻碍气血的运行。

2.流于经络,致经气不利,气血运行受阻  见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症。若停于咽喉,见梅核气,自觉咽中有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或结于颈为瘿瘤;或留于皮下见痰核或明疽流注。

   3.留于脏腑,致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  如痰在肺,肺失宣降,见胸闷、咳嗽、喘促等症;痰在脾胃,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见皖援胀满、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症;痰在心,心血不运,神明不主,见胸闷、心悸、神昏等症;痰在肝,肝失巯泄,气机不利,见胸胁胀满、眩晕昏冒等症;痰在肾,肾失气化,见腰膝痹痛、足冷,甚则水肿。

   4.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痰饮为病,致病广泛,原因有二:①病位不一,痰饮可随气而升降,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全身任何部位,无处不到,影响多个脏腑组织,症状表现各异。②病因不同。导致痰饮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六淫、七情、饮食劳逸均可诱发,表现出病类繁多,症状怪异的特点。

   痰饮为病,不仅致病广泛,而且变化多端。①变化快,症状杂。如痫证,因痰而发,平时如常人,发时突然昏仆,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吐涎沫,发后诸症顿失。②性多变,可转化。痰饮停留体内,病变发展可以伤阳化寒、郁而化火、化燥伤阴、挟风挟热,故古人有“百病多由痰怍祟”“怪病多痰”之说。

   5.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痰饮之邪本为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阻滞气机,影响脏腑的功能,困阻脏腑气化,加重水液代谢障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故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另外,水湿痰饮本性重浊、黏滞,也可使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6.易扰乱神明  是指痰浊之邪易上扰神明,影响及心,出现一系列神志失常的病证。临床上痰浊上蕞清窍的眩晕证,痉迷心窍的痴呆、癫证,痰火扰心的狂证,都易见到许多精神失调的表现。

   7.多见滑腻舌苔  痰饮为病,虽病证繁多,错综复杂,但共同的特点均为腻苔或滑苔。这是水湿痰饮致病的特点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石: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之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四)
运用“一气周流”论治甲状腺结节
体内有一种“火”,不能清,只能发。我们在...
【医道传承】国医大师李佃贵:创新提出浊毒病机理论
1 李士懋经验介绍(弟子报道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