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 第297条诸家解说

太空游客 独秀经方 2022-08-16 14:53 发表于安徽

第297条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下利止,则水谷竭,眩冒则阳气脱,故死。

清·吴谦《医宗金鉴》

【注】

少阴病利止,若胃和能食,神清气爽,是为欲愈也。今利止头眩,时时昏冒不省,是气脱神去,故下利虽止,仍主死也。

【集注】

方有执曰:头眩,俗谓昏晕也。诸阳在头,下利止而头眩者,阳无根据附,浮越于外,神气散乱,故时时自冒也,死可知矣。

张锡驹曰:此条死证,全在头眩、自冒上看出,若利止而头不眩不冒,此中已和矣,安能死乎?

张璐曰:人身阴阳相为根据附着也。阴亡于下,则诸阳之上聚于头者,纷然而动,所以头眩时时自冒,阳脱于上而主死也。可见阳回利止则生,阴尽利止则死矣。

汪琥曰:下利止,则病当愈,今者反为死候,非阳回而利止,乃阳脱而利尽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冒家自汗则愈,今头眩而时时自冒,清阳之气已脱。此非阳回而利止,是水谷已竭,无物更行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下利止而眩冒者,阳根下绝,欲从上脱,是以死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少阴为病,寒水太甚,则为自利。若下利已止,便当寒尽阳回,此利止手足温者所以可治也。然必身和脉微,时见微汗,乃为阴阳自和。若阴竭于下而阳脱于上,则必有眩冒之变。盖血虚之人,往往头眩。下寒愈甚,必见戴阳。窃意此证,当重用龙骨、牡蛎以潜阳,四逆汤以温肾,用大补气血之熟地、潞参以固脱,譬之油灯欲灭,火必忽然大明,或烟飞于上,益以膏油则火归其原矣,或亦愚者之千虑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论述少阴病阳气上脱,阴阳离绝的死证。

少阴病下利止为好现象,若此时正气恢复,邪去则病愈。但此条文则指出下利虽止,而头目眩晕,时时刻刻有失神晕厥之象,此为死证。此下利止为泻无可泻,阴气已绝,阳气上脱致眩冒。阳气上脱,阴气下绝,这也是阴阳离决之病,为不好治之病。这不仅仅限于少阴病,临床上腹泻病人泻久后出现头晕也不是好现象,因为头是清阳之府,病人泻久而见头晕,是脾气下陷、清阳不升的表现。何况是少阴病的阴阳离决?下利止为阴已绝,时时自冒为阳已离,此为阴阳离决之象,与上条之下厥上绝相似。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少阴病并于太阴而下利,胃气不复,精气泄尽而利止,头眩、时时昏冒者,为血虚上竭之证,必死。头眩,时时昏冒者,有似于今所谓脑贫血证。本条所述为精气虚竭所致也。

此是少阴病并于太阴。下利止,要辨佳恶。胃气复,利止为佳;里虚已极,无利可下而利止为恶。本条属后者。眩为头晕、头眩者,由于吐利而津液丧失太过所致。冒为头发沉,其重者为昏冒,血虚不足以奉上也。以上都是虚脱衰竭的现像,故曰死。

阳气尽者死,阴血竭者亦死,此阴阳互根之理,兹不赘述。少阴病并于太阴当虑此变也。

王付【释疑解惑】 

怎样理解“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答:㈠张仲景论“少阴病”,即辨阴竭阳脱证。㈡辨识“下利止而头眩”的病变证机是下利无度阴津耗尽,阴精阳气欲竭而不能上荣于头。㈢张仲景论“下利止而头眩”的目的是强调辨危重病证,即使某些症状表现有减轻,未必就是病情好转,只有全面了解与仔细观察病情,才能得出正确结论。㈣辨识“时时自冒者”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辨头晕目眩;二是辨头昏沉而不清醒,病变证机是阴从下竭,阳从上亡,病情危重,难以救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微结”证的病机与临床应用
名老中医之路之(10 )袁鹤侪
【临诊碎玉】经方临证实验---运用经方治疗“头汗出”证
为什么要辨阴阳两纲?如何辨别?
【每日学伤寒】病有发热恶寒者...
厥阴病死证之二-《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3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