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督导世界的商学院

英国商人总爱指责商学院的学者只说不做, 美国商人则认为他们徒有其表。随着全球 化的加深,商学院的学者正在开始变得越 来越“名副其实”。在过去的十年里,商业 教育的全球化程度甚至超过了商业本身。 这不仅对商业教育影响深远(商学院是门 大生意,也是全球精英的培养基地),在其 他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别的院校也 很有可能会跟随商学院的步伐走向世界。

现在许多商学院已经在地球的另一端建起 了校园。法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 是这一潮流的先驱。2000 年,欧洲工商管 理学院在新加坡建起了一座奢华的校园, 配备了专职师资。学生不仅可以选择在新加坡或者法国开始自己的MBA 学业,还可以在两国之间轮换学习,学院中大约 35% 到40% 的学生是“轮换生”(在一国开始学业,在另一国结束学业的学生), 人数与呆在国外的学生人数相同。其他的一些名校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 学院(Wharton School)和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Booth School)也在海外开 设了EMBA 课程(针对在职高级管理人员开办的MBA 课程)。

缺少资金或者不打算在海外建新校园的商学院还有其它的选择。在学生们的 热烈期望下,很多知名商学院开始与国外同仁合作开设春季假期的课程。比 如中欧国际商学院就与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以及沃顿商学 院展开了合作,教授EMBA 的课程。很多商学院还引进了“全球体验要求”的 理念。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Ross School of Business)要求所有一年级的 MBA 学生必须拥有在海外工作七周的经历。

全世界最顶尖的商业院校在招生上也在变得更加国际化。2008 年,美国最 好的55 个MBA 课程(《金融时报》排名)中,34% 的学生是外国人,而欧洲国家最优秀的55 个课程中,外国人的比例甚至达到了85%(其 中外国教员的比例在美国为26%,在欧洲则达到了46%)。 较小的机构也在努力使自己变得国际化。根据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统计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2007 年出国学习的学生 有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商科——比选择其他任何 专业的人数都要多。

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也在以迅猛的速度成立商学院。据国 际精英商学院协会统计,全球有超过13000 所院校提供商 科学位。中国和印度占了拥有其中的2700 所,而且这些院校 几乎都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之后成立的。1997 年,中国和印 度的大学只设立了74 门商业课程;而到2007 年,这一数字 达到了641 门。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院校致力于依靠自己的力 量走向世界(或者至少是走出国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外 籍生源的比例从2002 年的10% 上升到了2009 年的40%,并 且希望把自身打造成东方的常青藤联盟。

在商业教育快速的全球化中也存在诸多缺陷。最明显的就 是质量监管:商业教育市场中充斥着招摇撞骗,由于隔着半 个地球,学生很难一一甄别。全球化还推高了商业教育本已 过高的成本。出国留学、开展国际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 最好的学者,这些都价格不菲。最糟糕的是,全球化意味着 毫无意义的噱头——从“360 度的思维”到“战略性阶梯”, 像禽流感一样在全世界各地到处传播。

商学院夸耀其将不同国家的人聚到同一屋檐下,拓宽了学生 的视野,质问其固有偏见。这是言过其实,口音不同、肤色各异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同的世界观。无 论来自哪里,愿意学习MBA 课程的学生 基本都是通晓英语的世界主义者。同 其他大洲的MBA 同学相处或许反而会 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 像他们一样的人。而事实并非如此。 尽管存在诸多缺点,商业教育全球化 仍然利大于弊。因为商业正在快速全 球化:在世界500 强企业中,新兴市场 企业的比例已经从2005 年的8.2% 上 升到2010 年的17.4%,5 年之内翻了 一番。在这样的趋势下,商学院也必 须加快自己全球化的步伐。顶尖的商 学院将自己的高标准传向四面八方, 西班牙的IESE 商学院已经帮助其他 15 个国家建立了商学院。中国的中欧 国际工商学院在加纳也成立了一所商学院。本土化的商学院通常都会调整课程以适应当地情况: 比如莫斯科管理学院斯科尔科沃(Skolkovo),它为MBA 学 生提供了强调反腐的课程。全球化还增加了选择的余地: 新加坡只有四所本地学校提供商科文凭,不过新加坡人可 以选择到当地70 所特许设立的国际学校拿学位。

全球化多一点,美国化少一点

随着商业教育越来越全球化,其美国化的程度也在衰退。 不久之前,这个领域还一直由教授美国案例的美国商学院 主导。现在,美国大学的战略课程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案例来 自于国外公司。申请参加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资格统考(美 国学校用来选拔其学生的考试)的亚洲学生比例已由2001 年的85% 降到2009 年的67%。

一个囊括欧美亚的全球商学院超级联盟正在形成。所有学 院都疯狂地争取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谁出价最高,一流学 者就飞到哪儿)。MBA 时尚引领全球:从波士顿到北京到 班加罗尔,这个世界未来的主人翁们正在管理理论的源泉 中汲取或多或少的营养。至于有没有滋润到就不得而知了。

英国商人总爱指责商学院的学者只说不做, 美国商人则认为他们徒有其表。随着全球 化的加深,商学院的学者正在开始变得越 来越“名副其实”。在过去的十年里,商业 教育的全球化程度甚至超过了商业本身。 这不仅对商业教育影响深远(商学院是门 大生意,也是全球精英的培养基地),在其 他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别的院校也 很有可能会跟随商学院的步伐走向世界。

现在许多商学院已经在地球的另一端建起 了校园。法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 是这一潮流的先驱。2000 年,欧洲工商管 理学院在新加坡建起了一座奢华的校园, 配备了专职师资。学生不仅可以选择在新加坡或者法国开始自己的MBA 学业,还可以在两国之间轮换学习,学院中大约 35% 到40% 的学生是“轮换生”(在一国开始学业,在另一国结束学业的学生), 人数与呆在国外的学生人数相同。其他的一些名校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 学院(Wharton School)和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Booth School)也在海外开 设了EMBA 课程(针对在职高级管理人员开办的MBA 课程)。

缺少资金或者不打算在海外建新校园的商学院还有其它的选择。在学生们的 热烈期望下,很多知名商学院开始与国外同仁合作开设春季假期的课程。比 如中欧国际商学院就与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以及沃顿商学 院展开了合作,教授EMBA 的课程。很多商学院还引进了“全球体验要求”的 理念。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Ross School of Business)要求所有一年级的 MBA 学生必须拥有在海外工作七周的经历。

全世界最顶尖的商业院校在招生上也在变得更加国际化。2008 年,美国最 好的55 个MBA 课程(《金融时报》排名)中,34% 的学生是外国人,而欧洲国家最优秀的55 个课程中,外国人的比例甚至达到了85%(其 中外国教员的比例在美国为26%,在欧洲则达到了46%)。 较小的机构也在努力使自己变得国际化。根据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统计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2007 年出国学习的学生 有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商科——比选择其他任何 专业的人数都要多。

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也在以迅猛的速度成立商学院。据国 际精英商学院协会统计,全球有超过13000 所院校提供商 科学位。中国和印度占了拥有其中的2700 所,而且这些院校 几乎都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之后成立的。1997 年,中国和印 度的大学只设立了74 门商业课程;而到2007 年,这一数字 达到了641 门。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院校致力于依靠自己的力 量走向世界(或者至少是走出国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外 籍生源的比例从2002 年的10% 上升到了2009 年的40%,并 且希望把自身打造成东方的常青藤联盟。

在商业教育快速的全球化中也存在诸多缺陷。最明显的就 是质量监管:商业教育市场中充斥着招摇撞骗,由于隔着半 个地球,学生很难一一甄别。全球化还推高了商业教育本已 过高的成本。出国留学、开展国际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 最好的学者,这些都价格不菲。最糟糕的是,全球化意味着 毫无意义的噱头——从“360 度的思维”到“战略性阶梯”, 像禽流感一样在全世界各地到处传播。

商学院夸耀其将不同国家的人聚到同一屋檐下,拓宽了学生 的视野,质问其固有偏见。这是言过其实,口音不同、肤色各异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同的世界观。无 论来自哪里,愿意学习MBA 课程的学生 基本都是通晓英语的世界主义者。同 其他大洲的MBA 同学相处或许反而会 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 像他们一样的人。而事实并非如此。 尽管存在诸多缺点,商业教育全球化 仍然利大于弊。因为商业正在快速全 球化:在世界500 强企业中,新兴市场 企业的比例已经从2005 年的8.2% 上 升到2010 年的17.4%,5 年之内翻了 一番。在这样的趋势下,商学院也必 须加快自己全球化的步伐。顶尖的商 学院将自己的高标准传向四面八方, 西班牙的IESE 商学院已经帮助其他 15 个国家建立了商学院。中国的中欧 国际工商学院在加纳也成立了一所商学院。本土化的商学院通常都会调整课程以适应当地情况: 比如莫斯科管理学院斯科尔科沃(Skolkovo),它为MBA 学 生提供了强调反腐的课程。全球化还增加了选择的余地: 新加坡只有四所本地学校提供商科文凭,不过新加坡人可 以选择到当地70 所特许设立的国际学校拿学位。

全球化多一点,美国化少一点

随着商业教育越来越全球化,其美国化的程度也在衰退。 不久之前,这个领域还一直由教授美国案例的美国商学院 主导。现在,美国大学的战略课程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案例来 自于国外公司。申请参加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资格统考(美 国学校用来选拔其学生的考试)的亚洲学生比例已由2001 年的85% 降到2009 年的67%。

一个囊括欧美亚的全球商学院超级联盟正在形成。所有学 院都疯狂地争取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谁出价最高,一流学 者就飞到哪儿)。MBA 时尚引领全球:从波士顿到北京到 班加罗尔,这个世界未来的主人翁们正在管理理论的源泉 中汲取或多或少的营养。至于有没有滋润到就不得而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佳本科商学院
亚洲MBA毕业生难获用人单位青睐
第一理财网
福布斯全球MBA榜单今日公布,中欧稳居亚洲首位
留学专家详解马云为什么被哈佛拒绝?
2021 QS全球EMBA排名新鲜出炉!法国院校又双叒叕霸世界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