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首个“乡村振兴”规划纲要辽宁发布

  大公网讯(记者 于珈琳 沈阳报道)全国首份乡村振兴规划纲要20日在辽宁沈阳发布。记者当日从沈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村屯共治”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辽宁省新民市乡村振兴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由沈阳市下辖县级市新民市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共同发布,将聚焦村屯发展,研究解决农业收益低、农村空心化、农民增收难系列问题等东北至全国的代表性问题,也为即将大规模推行的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新民市是沈阳所辖唯一县级市,区域面积3318平方公里,人口70万;辖24个乡镇、5个街道、335个行政村。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新民市近年来遇到了经济增长乏力、产业转型困难的瓶颈。乡村振兴的基本点在农村,是次发布的《纲要》为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全国第一份全域性、全方位、全系统的乡村振兴规划纲要。 

  突出改革多方面创新 

  新民市委书记顾少清发布了规划的具体内容。他介绍,《纲要》将聚焦村屯发展,以共建共享为突破口,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民社会组织、新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为抓手,致力于破解“在哪振兴、如何振兴、谁来振兴、依何振兴、持续振兴”等难题。特别是突出了改革方式、体制机制、改革主体等多方面的创新,通过菜单式自选改革任务、“有改革有奖励、不改革不奖励”、创新“N+X”考核机制等措施,调动乡镇、村屯自下而上改革的积极性。 

  《纲要》在基本原则上体现了规划性、自主性和参与性的特点,特别提出了确保有目标、有步骤、有举措地推进改革,而不是盲目的摸石头过河。以此为原则,提出了五个方面31项重点工作70余项重点任务,其中许多做法和举措引入了新经济形势下的新模式和思路,更重点提出了全域产业体、以产业标准倒逼生态标准、乡土载体承接、平台化治理、共享共建等突破已有体制机制做法的全新理念,引入PPP合作模式、设立创新创业扶持基金、引导农民以入股分红形式与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等一系列新做法新提法也被写入规划纲要。 

  据悉,这份规划将用于指导新民市未来三年的乡村振兴工作。期间,新民市将通过政府、村集体、农民、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促进村屯的全面发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将新民打造成为沈阳至东北的“现代农业展示区”“生态宜养区”“文明传承区”“治理示范区”。 

  专家:振兴乡村要突破体制机制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邓大才在此间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很多人都在思考,国家又会在乡村振兴战略投多少钱?乡村振兴难道真的是差钱吗?”他续言,用钱堆不出来乡村振兴,对于东北、沈阳和新民来说,振兴乡村,资源非常丰富,缺少的是“金点子”,缺少的是市场的机制、资本的力量,特别是缺少将资源变成资本的机制、将农民组织起来的机制、将不适宜的体制机制突破的机制。 

  邓大才认为,《纲要》是我国第一份较为系统完善的县市级“乡村振兴”纲要,具有路径探索、改革示范、特色实践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这是全国第一份乡村振兴纲要、第一份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纲要、第一份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第一份振兴乡村的宣言书,将其定为:以规划引领乡村振兴。 

  “东北、沈阳包括新民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制、机制传统,与市场接轨不足,与资本市场离得太远。所以,新民的乡村振兴,就是要在体制、机制上突破。”邓大才为乡村发展开出药方,认为体制、机制突破概括起来就是起、承、转、合。他建言,要建立群众组织机制、干部激励机制,建立好对接机制、引进机制、消化和转化机制,上接政策、下接地气。建立市场转换机制、资本扩张机制,撬动庞大的农村资源。做好融合机制、整合机制、组合机制、联合机制,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共同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农论坛 |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
乡村振兴 振兴乡村
乡村振兴村庄规划方案(2020
《教育规划纲要》十大亮点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