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法无定法,自然妙有

书法与建筑有多少关系,不是本文讨论的问题,但本文的撰述是在和风书院装修完成后。装修和风书院,细读施工图纸,向二位设计师请教,阅读建筑师本人著作等,启发了我的思维,于是,写了这篇小文。

法无定法,妙有自然

王羲之《兰亭序》字法评析

文/ 施百忍

内容提要:在对《兰亭》书法文本的细读以及重字的比较之后,有感于《兰亭》字字美轮美奂,重字无一雷同,遂寻其理法,玩其体势,究其推移,是知理法遵循阴阳的对立、统一和互化,其旨在自然和谐,士气优雅。具体而言,方圆、长扁、正斜、参差、虚实、疏密、向背、裹束等皆“法”也。法理流布,则在“山林岩壑,清真风流”。

关键词:结构、字法、理法、自然

王羲之《兰亭集序》(神龙本)(以下简称《兰亭》),既是一篇美文(见施百忍《兰亭的惆怅》),又是米芾称誉的“天下行书第一”。无论从书法或文章的角度品读《兰亭》,均有感于“山林岩壑,清真风流”的基调。这个基调,有“远方”,也有“活泼”。就其书法而言,《兰亭》的字法、章法,形势相生,气韵生动,玩味之余,使人悠想清沂。其外,《兰亭》计有53个字有重字,例如大家熟知的“之”字有20个重字而无一雷同。大家忽略的“一”字也有7个重字,虽字字悬殊,但字字如法、字字有味。在同字比较中,“活泼”显而易见。“活泼”不是“拘泥”,“活泼”是“变化”。《兰亭》之变、之化,不可端倪。简单说,《兰亭》需用心观,而非用识想。明清之际,冯班《钝吟书要》云:“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晋人之理而立法,法定则字有常格,不及晋人矣;宋人用意,意在学晋人也。”冯班指出晋人用理,用理则“无可无不可”,这是《兰亭》同字变化不可端倪的原由。

《兰亭》用笔以“内力”为主,运为方圆曲直,化为刚柔相济,臻于遒劲挺拔。从篇首的一点之侧,楷法矩矱,继而兴会渐浓,一往情深。察其下笔处,优游自在,雍容和豫而无纤芥躁急忙碌。例如前面所举“一”字:

起承转合,提按顿挫,尽在一画之中。

此画平和,实为书者内心变化所至。

杀锋入纸,偃仰顿挫。

从弱到强,始露终蓄。收笔下按,避免滑过。

起承转收,如闲庭信步

敦实浑厚。

力实气满,蕴藉温良。

一画丰富如此,理一而分殊也。至若点线相离、相接、相交,情形亦不相同。例如“盛”字:

此字充实,仿佛让人看到唐朝颜真卿的影子。左上角的开口,令密处可以透风。

左上角的交叉笔触外露,似卯榫穿插,左右两个斜钩,一短一长,极其放纵。其它构件再与之粘合穿插,唯独露出左下一角,开启不闭,极具本色。

“盛”字的左上角,很明显可以看出相离、相交的手法。至于相接,《兰亭》大量地运用了“尖接法”。尖接之法,大有用处。例如:

左右构件各有一尖接,空明潇散。

中竖平正,开合上仰。“口”部二尖接,字密势足。

“人”厚重,放得开。底部尖接精微,委婉山响。

连接既能茂密,亦可疏朗。前者如左“其”,接处裹束;后者如右“斤”,二尖接而耳目一新。开合如斯,用笔如斯。

从“一”的笔画形态到点线相离、相接、相交的组合,就有了汉字结构。在同字结构的比较中,《兰亭》结构的非程式化,使人好察。例如“知”字:

第一、二笔收,下则放。上下离而不接,似有愉悦之情。“口”呈三角形,简约见精神。

撇画下按后提起,非常特别,与右边收紧的口,使这个字稳如磐石。

这两个“知”字情调各异,或轻松或稳重。当我们把两个字放在一起时,感到有些突然;当我们回到整体中观赏时,却是自然。这说明生成点画与结构的过程有一个“场”。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这是从外到内的体察,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山林岩壑,清真风流”的基调可以互参。其实,晋人书法既立于理,更成于法。静观《兰亭》,可知理法遵循阴阳对立、统一和互化,讲究自然和谐,流露士气优雅。具体而言,如方圆、长扁、正斜、参差、虚实、疏密、向背、裹束等等皆“法”也。

1、方圆

方折构字,显得冷峻;圆转构字,显得活脱。例如“為”字:

运用方折构字,横折钩趯出圆弧,舒缓方折的刻厉,显得冷峻。

上密下疏,婉转流动间,如清泉石上流。

清逸洒落,密中见疏,水落石出也。

几个转折,曲折动人。凝练之笔,明净秀美。

以上四个“为”字,第一个用方折,后面三个用圆转,一冷一暖,一刚一柔。

2、长扁

一个字,有时为了取纵势而将形体拉长,有时为了取横势,而把字形压扁。例如“之”字:

转折开合,蹲笔煞住笔势,强化了节奏。

纵向取势,前者厚重苍劲,后者若水鸭击水。

当然,长扁并非随意为之,例如“曰”原本为扁,“目”原本为长,这就不能把扁者拉长,或者把长者压扁。

3、正斜

字的轴线主要有“|/”三种变化,中间为正,左右为斜。例如“於”字:

轴线向左倾斜

轴线居中

轴线向右倾斜

同一个字轴线的倾斜不同,趣味也不同。第一个字左构件三笔接得牢固,收敛沉着。右构件意态奇变,春意骀荡。第二个字寓方圆于相向,藏收放于曲直,和乐天真。第三个字“亅”右斜,钩脚饱满,直挺干净。右构件跳动变化,或断或连,若酒旗风暖。

4、参差

点画和结字,勿整平如算子,当如鳞羽参差之状。最小如“丶”,非一揿即收,宜起承转合,笔力深入;再如“一”,勿一滑而过,宜偃仰迟涩;再如“乀”,讲究一波三折。

又有一字中点画重叠排列者,例如“形”字:

“开”的两画两直有长短、向背、粗细、开合而不呆板。右旁三撇,下撇之首顶着上撇之腹,避免呆板,美在斯。

又如“此”字:

竖向线条各各不同,均分中有不均。最后一笔轻松含蓄。可见,竖画多者,宜有伸缩、向背、曲直、粗细、欹侧之变化。

又有一字中构件并列者,例如“竹”字:

左合右开,交叠错落。

字势左低右高,又有轻重、粘接、收放之变化。

又有纵向者,如“齊”字:

底部构件右移,略错位,层次丰富,在“齐”中寻找不齐,不齐而能齐,参差也。

另外,参差的效果还可通过大小、宽窄、高低、长短、伸缩、开合等变化来显现,这需要在反复的读临中积累经验,以避免有积薪、束苇、篱栅(zhà)、阶梯之状,而无潇散、悠远、趣味、情性之旨。

5、虚实疏密

虚实与疏密有点接近但不相同,我们这样界定二者:虚实,形质为实,笔势属虚。进一步说,形质有疏密,黑多白少则密,白多黑少乃疏。另外,毛笔离纸或入纸时的笔触、游丝虽非笔形要素,却是情性的要素,可谓虚实相生。

例如“”字:

字呈上斜之势,左疏右密,缩左伸右。

左简明右繁茂,黑白相衬,爽健清劲。

又如“時”、“異”:

留白新奇,乃疏密之妙用。所谓“心远地自偏”也。

交错纵横疑无路,茂密通明清光来。

又如“娱”字:

左右两构件欹侧互依,气脉呼应,连接一起。

又如“畢”字:

刚劲之力流布而结字疏朗,悬针纵逸,寓沉雄于静穆之中。

又如“癸丑”、“之外”:

“癸丑”二字,一轻一重,一俯一仰,形独气贯。

两字以游丝相连,可作一字观。“之”为合,“外”为开。但“之”字之合又有上开下合,“外”字之开乃左合右开。玩味这组点线,节奏优雅。

以上所举字例,笔触、游丝历历在目,由于笔触、游丝非笔形要素,所以临池时不能刻意临写,只能在通其情性中自然流露。从中,亦见中锋之高妙,信非力运之能成。概言之,运用连与不连、高低、错位、避就、轻重、放纵一笔等方法,可令字中留白产生变化而疏密有致。

6、向背

就竖向笔画而言,有相向:();相背:)(;相随:))。扩言之,构件面向字心的叫作相向。构件背向字心的叫作相背。构件左右取向一致的叫作相随。

例如“情”字:

左右构件面向字心,相向。横向笔画及左右构件的外轮廓,左低右高,秩序统一。字心笔画聚拢,留白明显。

左右构件背向字心,相背。此字奇险而平正,突破常规却创造新规。

又如“不”字:

《兰亭》有7个“不”字,形态各不相同。此字夸张相随的笔致,潇散似醉,纵逸熙熙。

7、裹束

用笔不明“内力”,则点线或拖沓或僵硬;结字不知理法,则字法或松懈或拘谨。裹束一法,诚如东坡居士云:“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话虽笼统,却为实情。

例如“林”字:

左低右高,左缩右伸。左合形成块面,与右边长线相得益彰。

又如“無”字:

行笔轻重缓急,中间四竖裹束,节奏鲜明。

又如“視”字:

左构件裹束逊让,右构件点画与之作穿插之势,左右各各向中轴微斜,势若接而还离。末后两笔,放纵沉静,上合下开,随意所如。

又如“喻”、“嗟”二字:

“口”减省为两点,附丽撇捺。“俞”内增一画,纵横收放,变化辉映。

“口”旁墨黑背后透出一点亮光,显虚实之妙。“差”字弱化竖线,三横间有离合,纵向空间层次叠错,藏之于疏密中。

可见,当伸缩、大小、开合、疏密等对立统一的一方被发挥到了极致,就出现了裹束。即如以上两个“口”旁,将点线面发挥到了极致,口或为两点,或近块面,这是可以借鉴的裹束之法。

其实,笔法、字法、章法,三者皆不可偏废。孙过庭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本文重点评析字法,对于笔法和章法则从略,但在上文中,我们点明了“内力”和“场”,并因在“内力场”中变化的《兰亭》字法而欲罢不能。如此这般,其来有自。明·赵宦光《寒山帚谈》说:

古今临摹,取舍绝然两途。古人不畏无笔势,而畏无结构;今人唯笔势自务,而不知结构为何物。毋论唐摹晋帖,有结构无笔势为佐证,按《淳化》、《太清》二贴,即不过同朝百年间物耳,取舍顿异,何有于今日乎竟不知。笔势人人可以自取,结构非力学,则全不知也。

由此可知,笔法、字法、章法虽不可偏废,但对字法的评析,甚为重要。这就如同《大学》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静”在中心,为共法。《庄子》内七篇,《人间世》居中而知庄子不出人间世。结构有了,再融入笔势,施以章法,书法也才优雅,所谓同自然之妙有也。

· 施百忍 | 兰亭的惆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322裹束22-用笔和裹束的要点
书法结字法
书法结字详解,三大原则、五种方法细说结体,掌握这几点就够用了
王羲之 《兰亭序》
书法的学习四:造形意识
结体三十六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