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赶会,在阜阳火了几百年!如今要消失?

逢会是一些农村集市为了发展经济,丰富百姓精神文明选取特定时日而举行的大型社会活动,安徽阜阳亳州一带尤为流行。

二十年前,阜阳的城镇化率还不高,农村热闹非凡。

二十年后,物是人非,已没有原来的氛围。

儿时记忆里,除了过年,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逢会。

到了会上,人山人海。马戏杂技表演、各类小吃数不胜数、叫卖声连绵不绝。

那时候,方圆几十公里的人们都会赶来,有的学校甚至放假一天,让我们去赶会吃好喝好。男女老少共同奏响热闹的民俗。

三月初八,颍东老庙会。再去时,人流量比记忆中小了许多,从街头到街尾还是要走1个小时,会上老年人却占了八成。

唏嘘中走完全程,没有马戏杂技表演,套圈摊位前无人问津,街口也没有卖牛的了。

很多东西都在消失,不过有些东西还在。

老年人占了八成

老庙街很长,碰到逢会的话,从这头走到那头要将近一个小时左右。

与昔日相比,老庙会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街上的摊位大多都卖着比较实用的商品,摆摊的是老人,逛老庙会的还是老人。

现在的条件好了,赶会基本都是骑电动车或老年代步车。买的东西也都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没有年轻人的庙会,务实了许多。

阜阳农村的老人们基本都是“留守”,一个村子里常住的年轻人很少。这些老人不习惯城市生活,圈子在这,根也在这。

人们都有故土情结。多少年来这些老人大多都是40后-60后之间,很少外出过,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天生的恐惧。

而到了70后,外出务工兴起,常年在外早已习惯了城市生活,故乡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现在的庙会八成都是老人,他们是主力军,年轻人很少再去赶会。随着时间推移,主力军从舞台消失,冷清终将代替了热闹。

这只不过是最后的狂欢。

这些东西还在

在记忆中,会上的套圈摊位前必定是站满了人。套到的人满载而归,没套到的人也不在乎,就是图个乐。

以前,一条街上套圈的摊位有很多,各种类型。而如今的会上,套圈还有,只不过零零星星摆在偏僻的角落,也很少有人光顾了。

被老人“占领”的庙会,售卖农产品、家禽幼苗的最多,比市里面卖的产品质量好很多。

前来摆摊的老人不是专业商人,他们只是将自己种的东西拿来换点钱,尽量满足生活需求,不给小孩添麻烦。

还有那些最早一批的Tony老师,他们的工具很简单,价格也很便宜,街头放个板凳,放个水盆,就是一家理发店。

印象里的赶会,手中必须要有一袋爆米花。边逛边吃,虽然通常情况下吃不完,但传统制作爆米花的方式实在太香了。

吃永远都是赶会最大的主题,尽管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再去赶会了,但街上还是有各类小吃。

刚从温饱线跨过来的人们,总是希望能搜索到一些特殊的美食,来抚慰多年空虚的胃。

与以往赶会不同,现在的街上出现了许多外地而来的美食。对阜阳人来说,只要好吃就行。

棉花糖、冰糖葫芦,都是小时候的最爱。

尽管很多东西都在消失,但在街上仍能偶尔看到父亲带着小孩来赶会,就像多年前一样。

世界上最高的地方,莫过于父亲的肩头。

再过十年,赶会还存在吗?

听说,去老庙赶会一定要去最后面的庙,奈何此次出行过于仓促,老庙街太长,走了将近一个小时还没走到头,只能作罢。

整个过程下来,虽也热闹,但总觉得和小时候的赶会有很多不一样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已经没有闲心再去赶会了。如果不大力倡导以及转型,我们记忆里的赶会也许将要消失。

这不是危言耸听,民俗的传承需要各方面一起努力。阜阳的庙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被人们边缘化,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后代也许只能从书本上了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旧京四大庙会,老北京人的记忆,听过名字的人已经不多了
在庙会遭遇包容
“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白塔寺庙会,老街坊们凭儿时记忆重新复原--李九治
名言警句-年龄差异篇
《小村庙会》
鱼台县唐马集:此处是最原汁原味的家乡集市,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