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收藏古玉器以及鉴别方法   张祖仁收藏玉器30多年,尤其喜欢古玉器和明清玉器,刚开始他收藏玉器主要是去古玩市场,先认识和鉴别造假玉器的种类和特征入手,并向玉器藏家请教真玉器的特点和特征,从中摸

如何收藏古玉器以及鉴别方法

张祖仁收藏玉器30多年,尤其喜欢古玉器和明清玉器,刚开始他收藏玉器主要是去古玩市场,先认识和鉴别造假玉器的种类和特征入手,并向玉器藏家请教真玉器的特点和特征,从中摸索出一套鉴别玉器和方法和诀窍,并收藏了一百多件真玉器,受到藏家的好评。张祖仁的主要方法和诀窍是:

玉器在收藏品种中占有较大的位置,这与中国古人爱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古玩市场上玉器品种良莠不齐,尤其是一句黄金有价玉无价让不少想收藏古玉的爱好者望而却步。
      
  张祖仁说中国人喜爱玉器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久,各类玉材也不下几种,要想分门别类地弄清它们,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用心观察。由此可知,玉器的收藏鉴赏实际上是一个知识和经验长期积累的过程。
 
  张祖仁说什么是玉?泛指一切温润而带有光泽的美石。古人辨玉主要以质地颜色为基本标准。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旧石器时代,人类发现玉石并钻孔磨制成小件挂饰至今,玉器已经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得它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我国玉料主要有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南阳独山玉、河南密玉、陕西蓝田玉等,其中以产于新疆昆仑山麓矶河床中的和田玉最为珍贵。但和田玉从殷商时代至今已连续开采4000多年,产量也越来越低,目前价格扶摇直上,尤其是上等白玉、碧玉的价格,每年都出现几倍的上涨,古玉收藏的升值潜力可想而知。
   
  张祖仁说玉器收藏爱好者大多是从对玉器的喜爱而开始的,从书籍、图册上了解到一些古玉器的相关知识后,便逐渐在古玩市场跌摸滚爬,慢慢认识了解了古玉,并能初步分辨出什么是和田玉,什么是岫岩玉的。我国玉器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古高玉器(新石器时期、商代、西周、东周),汉唐玉器、宋元玉器和明清玉器几个具备典型特点的时期。其中,明清玉器集古今之大成,其阴刻、阳刻、浮雕、透雕、俏色,描金镶嵌无所不备,而且,线条婉转流畅,变化多姿,外表则润滑细腻,光泽柔和,做工精细,雍容典雅,其高超的雕琢技艺为历代玉器之最。尤其是明代、清代的玉器,无论是从材质、品种、数量、加工技术和装饰纹饰上,都达到了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高度。我国玉器主要以动物生肖类的佩玩占了大宗,如人、马、鹿、猪、兔、鱼、蝉、鸳鸯等。其次就是各类装饰、手镯、翎管、戒指、环、钗、簪、及雕花玉片等。器皿用具笔杆、印章、拐杖头等等。由于这些小件民间玉器档次较低,往往为大收藏家所不屑,而且其价格也不是很高,因此对于初涉古玉器的收藏爱好者来说,不能不说这是收藏了解玉器的一条捷径。

张祖仁介绍玉有不同的颜色,一般以纯而鲜艳漂亮为优品。古人辨玉分为白、青、黄、碧、墨5种颜色。以色为玉石划分等级,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区别玉材的一大法则。因此,玉的颜色是鉴定玉器优劣真伪的主要依据。而在古玉中,玉石的沁色因其丰富多彩、绚丽斑斓,更为收藏鉴赏家所珍爱。古代玉器长期埋于地下,由于受温度、湿度以及各种物质的作用而发生的色变,被称为沁色。黄色沁称土沁,白色为水沁,绿色为铜沁,紫红色为血沁,黑色为水银沁。仿古者为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往往采用人工仿沁的方式,改变玉器的颜色,牟取高额利益。仿沁的手法也各种各样,较难辨认。
     
    张祖仁说鉴定玉器采用以下常用方法:
   
  1、将质地松软的玉器用乌梅水煮,然后用提油法上色,俗称梅玉
   
  2、将玉与铁屑拌在一起,以醋淬而埋于地下。数月后,玉器表面被铁屑蚀出橘皮纹,杂有土斑和深红色铁锈,俗称叩玉
   
  3、通过烧烤玉器使颜色变白以充古代的鸡骨白,鸡骨白玉与真玉相比表面有火烧的细裂纹。
   
  4提油上色的玉器,颜色渗入玉肌,这种作伪的沁色在天阴时颜色较鲜,天晴时则略显混浊。
   
  5对到手的古玉仔细把玩和细心比较,就能慢慢掌握古玉的特点,也就能更具法眼。同时,常观察了解市场玉器动态,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吃药,遭受经济损失。


  6所渭忌油,是指古玉应避免接触油腻。这是因为油脂可封堵玉质的微细孔隙,使玉质中的灰土不能退出来,玉器自然不会莹润,也便不会透出所谓的清光

   
   7玉器包括古玉,常常都经过过蜡处理。新玉因无,闭塞土门反使杂质、脏物不易侵入,加之光泽更好,自然是件好事。古玉则因有,便不能使土门闭塞,因而过蜡对玉质没有好处。商人之所以要过蜡,只是为了买相

  
  8古玉每天都接触人体,同样沾有人体分泌的油脂及汗液等的酸碱性。过去玩玉的人有二种办法可解决这一问题,一谓之温吐,二谓之干吐。  
  
  9、古玉忌腥
  玉器与腥物接触,不但使玉器含有腥味,也会伤至玉质。人们发现,在海滨出土的玉器,往往没有一件是完美的。古人认为,这便是由于腥气或腥液所伤。实际上,是因为腥气或腥液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如卤盐等,对玉器有一定的腐蚀,而导致玉质受损,所以古玉要避免与腥物相触。
  
  10、古玉忌污秽
  古玉忌污秽的道理与忌油相似,即污秽会使土门闭塞,而使玉质中的灰土不能退出,甚至反受其浊。因此玩玉之时,事先要洗净双手。
  
  11、古玉怕冰
  即所谓畏冰。过去的玩玉之人认为,如果古玉时常近冰,或被冻,则色沁就不活,没有润感,谓之死色

  
  12、古玉怕火
  即所谓畏火。。古玉如果常靠近火或热源,则可能使色浆尽褪,所谓色浆主要是指玉质的表面光泽和透明度。古玉近火受热,尤其是高温,可导致裂纹的产生,亦可伤及玉质,从而失去光泽,降低透明度。

  
  13、古玉怕惊怕跌 
  此即所谓畏惊气。是指当佩戴者受惊或不慎,将玉器跌落在地或碰撞于硬物之上,重则粉身碎骨,轻则产生裂纹,即使看不见裂纹,也不意味其完好无损。因为重撞之下,内部结构总会受影响,即便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纹。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福州二中张静

 邮编350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高古玉真赝鉴别选录
春秋、战汉玉器鉴真赝
春秋、战汉玉器分级鉴真赝
玉器保养之“三忌,四怕”
【科普】丨养玉——古玉的收藏与养护(下)
如何在市场上买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