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纽约》导演李晓雨:心安之处即为家

    速途网3月12日消息(报道 王美洁)《情归巴黎》中萨布蕾娜曾说:“美国是我的祖国,但巴黎才是我的故乡。”而对于3月6日上映电影《北京纽约》的导演李晓雨来说,这句话则应该换成“中国是我的祖国,更是我的故乡。”


  很多人可能还不熟悉李晓雨这个名字,毕竟十五岁离家、远赴海外追求艺术梦想的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潜心摄影艺术并成为一个艺术家的过程上了。但说起她的成绩,却不得不让人钦佩艳羡。17岁在伦敦做灯光助理,19岁就成为了全球最年轻的专业摄影师;07年凭《迷幻公园》在戛纳电影节斩获特别纪念奖,被《美国综艺报》评为“国际十佳电影摄影师”,《好莱坞记者报》也将她列为“新一代十大摄影师”;09年波士顿电影评论节,她与偶像杜可风再度获得“最佳电影摄影”,她还是《Vogue》国际版专访的第一位女性电影摄影师。多年游走于世界各地使她的作品中既拥有东方的内敛含蓄,又拥有以国际视野看问题的角度。她就像无比虔诚的信徒一样,用镜头记录下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镜头就是她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的唯一方式。

  但当受了多次伤的李晓雨被医生警告不能再扛机器做摄影师的时候,她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好像瞬间被切断了。于是,对于这个世界,她选择换一种表达方式。她改行做广告导演,自己写脚本,但广告好像并不能满足她更强烈的表达需求,于是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整理思绪,前后写了200多页,创作出了一个她真正想讲出来的故事,这便是《北京纽约》。都说电影是导演的孩子,这话一点没错,《北京纽约》便是李晓雨的孩子。


  《北京纽约》表面上似乎是一部爱情电影,甚至在最近导演与制片人宣传方式不合事件中被称之为“三八档电影“,但我想它不仅于此。李晓雨常年游走各国,对于城市这个概念肯定有其独到的理解:在这个时代,城市究竟代表了什么?城市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并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城市、人、梦想、爱情到底是何种关系?我想李晓雨想追究的问题已不止爱情,而是探讨一种现代人的”平衡之道“。更准确的说,则是现代女性在追求梦想与爱情中的平衡之道,而城市便是追求此平衡之道的空间。

  也许你可以说她是部女性电影,Ayn Rand曾说,“你的人生,你的成就,你的幸福,你的人,都同等重要。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活出一个你所认为的最精彩的自我,崇高的自尊观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导演或许想表达,每个女人,不分时代不分国家更不分年龄,只是作为一个“人”的本身去思考,她的价值不需要他人来体现,也不需要爱情来映照,她们终将成为Beauvoir所形容的那样,总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并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这里便不得不说李晓雨亲自挑选《北京纽约》的女主角了,选择林志玲是因为李晓雨认为她是诠释女主茉莉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并不仅仅因为她温柔善良,长了一张做错事值得被原谅的与角色外形完美契合的脸,更是因为她身上那种自信优雅,感染他人的内在美,更是符合导演对茉莉这个角色的最大希冀,即对待生活和工作那令人肃然起敬、给人无限能量的态度,她让你想要成为她那样美好的人。而这,不就正是现代女性在追求爱情与梦想路上最应拥有的东西吗?

  李晓雨曾问林志玲“到底哪儿才是家“,林志玲说有父母的地方便是家,但李晓雨却说“心安之处即为家”。确实,在北京也好,在纽约也罢,每个人追逐美好的心都是一样的,城市反而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而所谓女神,不过遗世独立,心静如水,四海皆为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6年的纽约地铁站,摄影师很大牌
女神不老,看这些年来林志玲演过的电影,最后一部电影你看过吗?
《北京纽约》:虐心的爱情只能靠想象
微博正文
《北京·纽约》:唯美凄丽的双城爱情
林志玲开启“王牌”节奏 不再是往日花瓶(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