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林拳 正宗真传铁线拳(上)*
铁桥三

铁桥三,原名梁坤(1813-1886),广东南海县人。幼嗜武,后遇洪拳巨子、福建莆田少林寺僧觉因和尚,遂拜为师,入广州白云山能仁寺带发修行,逾七年而尽得师传真技。迨觉因和尚以110岁高龄圆寂,公失所依,乃下山而居。一日漫步长堤,见有人以武博彩,甚为热闹。公“雄心”顿起,遂以一臂而挂六人,徐行百步,容色不改。众咸谓其铁臂神力,莫不叹服。公从此扬名,因在家排行第三,故世号之“铁桥三”。


铁线拳(上)


01
上段
第1-28式

1.敬礼开拳

敬礼开拳手拱桥,合拳并掌谒明朝。

桥中伏藏冲挂手,谁解深义真微妙。

【练法】面南自然而立。双手下垂,腰正头平,敛神静气。随后吊左脚(脚尖着地,脚跟离地),曲右膝,右手成拳,左手成掌(四指撑天),提至右胸前腋下,再一齐堆出,拱手顶礼(如下图)。


此为洪拳有名之拜谒桥手。

【要点】出手时目向前视,口唇吸气闭紧。内力悠然贯于桥拳掌中。

【对敌】当我静立时,若敌一拳由中路打入,我可立出此拳掌,连消带打,再顺势扭手,成双挂拳打落。可参看工字伏虎拳之第九式。

【阐释】此敬礼开拳,中藏深义。其吊脚势表示鞠躬,左掌像月,右拳像日,合而为一“明”字。相传洪拳祖师以此暗喻反清复明之志。此势又名拜谒桥手,乃洪拳连消带打法门之一。

2.二虎潜踪

二虎潜踪真奥妙,洪家内功练手桥。

全凭呼吸生气力,今世谁知此秘要。

【练法】承上式。扭手一收,在两手变拳时口喝一声“哈”,接着双拳立即向上打出(可参看工字伏虎拳第九式)。然后气呼至尽,合口,将拳藏腰收后,贴于命门穴;同时收回吊脚,胸部挺直,眼平头正,两脚直而不曲(如下图)。


【要点】合口,以鼻呼吸,连作三次;注力于两臂。

【对敌】此势由拱手而变双挂拳打出,然后藏拳于腰后。义见第一式,此略。

此势旨在修炼内功,以鼻调息,蓄宗气于胸,并注之于胸。

【阐释】凡练洪拳者,切莫小视此式。须知此挺胸合口注力之法,乃洪拳内功产生之秘要。

久习此法大有益于肺部。

3.双剑切桥

双剑切桥成掌刀,练就夹力未枉劳。

洪家短打千般劲,总由此法见秋毫。

【练法】承上式。将所藏两拳,从后沿胁提上至胸腋;随后拳心相对,松指放拳一夹成切掌,形如刀剑(如下图);同时开口呼气,出“嗬”一声。


此名双剑切桥,指尖朝天而不向下。

【要点】切掌指尖向上,掌心相对。发“嗬”声时先抱纳一气,再行呼出。以声带劲,注力指掌。

【对敌】此势一法三用:一练夹力;二练沉肩;三练刀掌。

实战中,夹掌可以夹人头部,沉肩可以稳身定桥,而以掌化刀,则可以寸劲打人。

此属洪拳近身短打之法。

【阐释】此双剑切桥,无形无势,似极简单无力,但洞悉洪拳者,皆知其含义不浅。盖洪家技击,讲究近身短打,贴马擒拿,其所有功夫,无不由短桥发力而成。

此势正是练短力之法,习者切勿忽之。

4.老僧挑担

老僧挑担双?顶,?起口出吃一声。

不仅破他来夹抱,还有殊效治肩症。

【练法】承上式。两切掌向外一摊(掌心朝天),接着分三节握拳:第一节屈握四指;第二节指扣掌心;第三节拇指合于食指之上成拳(动作要快)。然后两手离肋往上一抽,成外顶之势,两拳相对于双肩之间(与腮部平行);同时口出“吃”一声。


【要点】两手握拳与顶抽拳要一气呵成。

【对敌】此势主练肩膊抽力之劲。“吃”一声,乃以声催力。

当我势如上式时,若敌前来抱我,我即抽手顶,以此法击其心胸。在近身短打中,此势颇具威力。

【阐释】此法尚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凡肩部诸症,如肩周炎、肩关节痛等,练此法百日,必收奇效。惜今人鲜如也。

5.惊鸿敛翼

惊鸿敛翼说洪家,一树别开三样花。

觉因和尚传铁线,桥三遗技仅余它。

【练法】承上式。将左右两拳由上向下切落,放拳变掌,口出“吃”一声。掌对腰中,腕贴盆骨,手向后,指尖朝外(如下图)。


【要点】放拳切掌要有力。口出“吃”声。

【对敌】此势为冚手,由此可变标串掌攻敌。

【阐释】南粤洪拳,有一门三家之说。一为南少林之洪拳,由福建少林寺觉因和尚及感法禅师传入,以铁桥三、颜耀庭、颜殿雄为代表;二乃洪门中所有拳术之通称;三指粤人洪熙官所创之拳术,亦叫洪拳。

铁线拳为觉因和尚所传,由铁桥三行之于世,乃南少林之“洪拳”,学者当体认之。

6.左右寸桥

左右寸桥练铁臂,三公成后得者稀。

若悟其法习不断,铁手负象更何奇。

【练法】承上式。将腰间两掌,各向左右标伸而出,同时口出“咝”一声(如下图)。


【要点】臂直与肩平。

【对敌】此势为左右齐攻之法。

【阐释】此法固可攻敌,但其深义,却在练铁桥手。

欲使手桥似铁,全凭练此标指之劲。初练时空臂而发,继则以沙包缚臂,初仅三五斤,渐而加至百斤,最后双臂能承重五百斤以上,便告功成。

当年铁桥三便以此铁桥手而一举扬名。可知此法非同寻常也。

7.三度珠桥

三度珠桥练铁桥,洪拳手法多奥妙。

连续三展一指天,力贯掌指为其要。

【练法】承上式。左右手一沉,两掌变一指撑天势,同时口发“咝”一声(如下图)。此名珠桥手。


然后奖左右珠桥手徐徐收至肩上耳下,再缓缓向左右推伸而出,连续三次。

此名三展手。

【要点】沉桥发声,三展珠桥时要挺胸,力贯两臂。

【对敌】当我势如上式时,若敌出手截我中臂,我即沉抽后,反夹其臂。此乃洪拳之拑夹手法。

8.大仙拱手

大仙拱手非敬礼,掌前拳后徐推挤。

专练内功不练桥,一语道破此根底。

【练法】承上式。在三展珠桥之后,将两手收回于肩,右手转握成拳,左手化掌,随之徐徐向前推出。口合不出声(如下图)。然后再转扭两手成拳,抽后藏于腰脊处。


【要点】两手推出时,拳略后于掌,成日月手势。

【对敌】此势可用于推挡正面扑来之敌。

【阐释】此大仙拱手,形似拱手开礼,实有不同。一般拱手礼,义在练桥;此势则义在拳掌之发。

铁线拳七十势,势势虽不离技击,但究其根本,却在于拳掌劲力之收发运用。

广州洪拳前辈邱全先生曾说,洪拳乃南少林一派拳术之内功精髓。铁线拳则是洪拳内功之根本法门。

出大仙拱手时,不可图快。一定要力贯指端而徐出,否则难有内功之效。

9.二字拑阳

二字拑阳马如山,屈膝挟力趾暗攀。

唇齿合力声不进,落地生根事未难。

【练法】承上式。两拳藏腰不动,左右两脚分开横移:先摆脚尖,后摆脚跟,再摆动脚尖,屈膝成马(如下图)。此时两脚距离约一尺二寸。


此名二字拑阳马,洪拳习称为“脚开二步半”。

【要点】双膝微曲,两脚展开,力贯于下势如拑夹,足趾紧着地面。口合不发声。

【对敌】此势落地生根,敌固难撼;而我出手攻敌,力量倍增。

【阐释】洪拳特重腰马。其练马之法,初练立势,次则练此二字拑阳马。久之马步坚稳,如铜浇铁铸。最后再练四平,直至落地生根。

相传铁桥三马步落地,左右各以大汉六人用绳扯其双脚,岿然而不可动。

10.掩护丹田

掩护丹田交加手,势如金剪情不留。

若敌胆敢来攻我,管叫他臂断难收。

【练法】承上式。二字拑阳马不动,转出背后两拳,成十字铰剪手:右臂在下,左臂在上,交加护住脐下丹田部位(如下图)。


此名下金剪手。

【要点】两手拳臂相交一截;同时合口,鼻发“唔”声,以气助力。

【对敌】当我势成二字拑阳马时,若敌一拳入中击我下腹,我即出此剪手,截断其臂。

此势为洪拳绝手之一。

【阐释】此势出如利剪,十分厉害,乃洪拳著名之常用手法。

练习此法,需日截一木手桩,至能断二寸圆杂木者,方告功成。而由此断铁弯铜,殊非难事。

11.抽手护胸

抽手护胸中金剪,外剪断桥势相连。

一换顺势变双挂,痛击敌首反争先。

【练法】承上式。先口发“嗬”声,呼出浊气;然后将原来之金剪手向上一抽,至与喉部相齐(如下图)。


【要点】金剪手上抽时,左臂力向外压,右臂力向内勾,注气发力。

【对敌】此势为护中手法。当我手护丹田时,若敌一拳袭我心胸,我即可以此式将其来拳撑开。然后或外剪挟断其臂,或顺势变挂拳击其头首。

【阐释】此势为洪拳有名之中金剪手,又名双闸手。

洪拳金剪手,有上金剪、中金剪、下金剪三势。前势护腹,是下金剪;此势护胸,为中金剪;下势遮头,为上金剪。皆属洪拳之截桥手法。

此法专门断人手桥,以外剪为要。

12.两手遮天

两手遮天上金剪,欲厚肩膊须常练。

膂力成就非小可,一拳出去打通天。

【练法】承上式。先吸入一口气,然后发出“哟”一声,将力贯于肘节之间;紧接着两臂夹力往上一抽至额顶,双拳随之半开变掌(如下图)。


此势又名上金剪。

【要点】两臂抽至额顶,拳疾变掌。

【对敌】此势为护上手法。当我势成中剪手时,若敌一拳劈向我头,我即可以此格挡。

【阐释】此势虽有技击之用,但真义不在技击,乃在练肩肘之劲力。而肩肘一旦力厚,则无论何拳打击,都有雄势。

此外,修炼此式还能治肩颈综合症。

13.秦琼献锏

秦琼献锏千斤坠,沉?一挟敌臂碎。

莫轻洪家短桥马,试问挡我又有谁。

【练法】承上式。二字拑阳马不变,静心注力于左右两肘间;力足后,两往下一沉,傍至腋下,同时口出“嘻”声,双掌成爪,掌心朝天(如下图)。


【要点】沉发劲,口出“嘻”声。挺腰使肩颈大贯筋能动之有力。

【对敌】当我两手遮天时,腰肋空虚;若敌一拳趁虚而入,我即沉一逼,以此势拦截。

【阐释】此势除能截手拦桥外,还能练肩膊之劲,以及旁触后撞之功。

此乃洪拳有名之千斤坠肘法,不可小视。

14.饿鹰扑食

饿鹰扑食马低桩,反掌展臂头要昂。

内功逼生有形法,洪拳真谛在此藏。

【练法】承上式。开脚转坐低桩成半四平大马,随即俯腰,两手分向左右,肩腋与膝相接,反掌朝天,如饿鹰展翅(如下图)。


【要点】低桩坐马,昂首视前,手开如翼,合口闭气。

【对敌】此势为洪拳中之鹰形身法。唯求形僇,不论技击。旨在练低蹲腰马与反掌展臂之力,使腰马桥手均成极度之状,逼迫劲力增长。

【阐释】洪拳素重内功,有所谓逼生内功之法。诸如三展手、标指、反手坐势等,饿鹰扑食亦属此类。练铁线拳者,当知此拳以内方招式皆为此而立

15.迫桥

迫桥一说铁线拳,觉因和尚开其源。

后有三公传此技,林师世荣始弘宣。

【练法】承上式。腰马一挺而上,全身振起,由低桩转为高桩,将四平马换回二字拑阳马,接着疾收展开之两臂,经胸前向左右逼开;两一沉傍腰,掌心向上,同时口发“”一声(如下图)。


此名迫桥,为洪拳十二桥手之一。

【要点】换马要稳。沉、托掌,喝一声“”,助力逼桥。

【对敌】此势跃身而起,劲猛冲天。但义不在技击,而在迫桥。久练沉托掌,对敌时以此击人下颚,便可置其死地。故此迫桥实属洪拳绝命手之一。

【阐释】洪拳之论技击,不在乎打人什么部位,而专取内功,若内力充沛至拳如锤,掌如刀,指如钩,桥如铁,又何患坚而不摧。故凡练洪拳者,不知修习内功之要,是谓枉劳,必将徒具其表。

观近百年洪拳诸家中,若论内功修炼之法,当首推铁线拳。故铁线拳一向独门秘传,从不公开。直至林世荣先师将其弘扬普教,方渐为人知。

16.定金桥

定金桥手主内功,掌成四指朝天冲。

尤须注力于腕下,出后手定势沉雄。

【练法】承上式。静心注力于两手大拇指及手腕下,随后变四指撑天掌向前推出(惟拇指直向)。同时口出“嗬”声,眼视前方(如下图);然后将势定住。


此名定金桥。

【要点】贯力于桥手指掌之中,推掌时头要平,腰不可太挺。

【对敌】此法用于推敌。通常在以迫桥格开来拳后发出。若敌较近我身,亦可以寻其空虚之处,用此掌推击之。

【阐释】此定金桥,为洪拳十二桥手之一。其旨仍以练桥力为主。习者要注意贯力于手臂之中,沉稳而出。若只求技击,不重内功,则技击终显浅薄。

17.虎啸龙吟

虎啸龙吟双抛?,坐马沉力劲乃生。

挺腰前望抛数下,呦声呼气勿蛮撑。

【练法】承上式。将原二字拑阳马向外略转,上身一坐,成插腰坐马势;同时飞肘抛,掌心向上,置于耳下。


【要点】坐四平八分马,连续抛上下数次。每次皆发“滴”字音。

【对敌】此势为短打手法。当我定金桥时,若敌趁势向我抱扑而来,我即可一坐马,以此抛手击他。

【阐释】此势以坐势练马,以抛练顶力。坐马抛一稳,则击人之力倍增。

相传练习此法,乃取两沙包,坐马抛,左右击之。

18.双寸桥

双寸桥出说剑指,硬功日练本其事。

有心成此无敌剑,百日苦功莫嫌迟。

【练法】承上式。左右两足内转,随后腰身一挺耸起,两掌向下,运至胸前腋底一拍,立即朝前标出,口出“系”声(如下图)。


【要点】变四平马为二字拑阳马,掌指标直,腰身挺起。

【对敌】若我抛中敌,即可随发此势,沉掌一拍,立变标指插其喉颈要害。

【阐释】此双寸桥,又名双标串掌,乃洪拳十二桥手中之寸桥;其力在指端而出手如剑。

然欲使十指如剑,则须练硬功。

19.制桥

制桥一势耳下出,洪家十二桥中术。

专制中下二路手,横直拳势法一律。

【练法】承上式。二字拑阳马不动;将两掌由上向下一运,收至双耳旁,掌心斜朝下;随即分三节握拳,渐贯力入拳中,再徐徐向脐下斜出,同时口出“捂”一声(如下图)。


【要点】握拳向脐斜出,劲力要足。

【对敌】此势为洪拳十二桥手之一。当我标指时,若敌乘我桥下空虚而入,我即双手向下一运,分拨开其拳掌,然后上抽斜下而出,以拳制之。

【阐释】此制桥由上向下,斜冚而出。不论直拳、横拳还是抛拳,只要由中下路而入,皆可制之。但若遇挂槌由上而来,则须先避其锐,再以法制之。

20.分金槌

分金槌从金剪变,截桥一剪防在先。

再劈双拳谁可挡,洪家散手此真篇。

【练法】承上式。两拳变十字手收回胸前(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如下图),然后鼻发“唔”声,身腰一挺,两拳分别向左右劈出。


【要点】头平目正,两拳劈开分拦要猛。

【对敌】当我以上式制敌时,敌若再出另一拳打我,我即先变金剪手拦截,然后两手分开一劈,用此分金槌打他。

【阐释】此式去势凶猛,以横槌打人中路,力发千钧,中者不死亦残,非同小可。由金剪手变分金劈拦,乃洪拳绝技之一。

21.二虎潜踪

二虎潜踪呼浊气,徐徐还立式未奇。

浊气尽吐方为美,呼吸之道从来秘。

【练法】承上式。以内合二步半收马,三挪而双脚合拢;同时与之对应,将分金两拳分三次后收,最后人成立式,藏拳腰后(如下图)。


【要点】收拳时出“嗬”音,呼出浊气。

【对敌】此势为洪拳之呼吸气法,以备下势之展开。

【阐释】洪拳讲究运气调息,以为内功基础。此时将浊气吐尽,则下势随时可开。

22.扇面子午

扇面子午金剪手,上中下外有左右。

临阵随机能变化,强敌纵来无处走。

【练法】承上式。左脚前子f--步,右转身成右子午马势,同时双拳从背后抽至胸前交加一截,成中金剪十字手;随之合n闭气,與t出“晤”一声(如下图)。


【要点】马步手势连贸而成;马要稳,桥要硬。

【对敌】此势用于拦_截右方来拳,为金剪手之变化。

【阐释】洪拳金剪手,除上、中、下三式外,尚有此右金剪及左金剪之变招。

23.开弓射雕

开弓射雕是挂槌,连消带打显神威。

一截一挂変化妙,双势连环不可摧。

【练法】承上式。口发“”一声长响,两拳随声一劈拉开,左右与肩平;身略倾斜,目视左拳,马成子午(如下图)。


【要点】拳随声变,身略倾斜。

【对敌】此势由金剪手变化而来。金剪手是截,此势是劈挂,合而为洪拳中有名之截挂势。

凡金剪手之用,无非一般一挂。或由截变挂,或由挂变截;皆是硬桥硬打,十分有力。

【阐释】平常单练此散手招式,便足以防身。

24.外膀手

外膀手见开真言,桥膀三马与金剪。

洪拳精髓悉在此,学者留心如法练。

【练法】承上式。左拳不变,右拳变一指掌(即单伸食指,余四指微曲);然后合口用鼻,连发“唔、唔、唔”三声,右手一指掌随声悠然转向胸前,掌心向外(如下图)。


此名外膀手。

【要点】右掌转至胸前后,目视左拳。

【对敌】此势旨在修炼内力,不作技击论。

【阐释】传统洪拳,以三大手为根,三大马为基。所谓三大手,即一桥二剪三膀手。

一桥指十二枝桥,即刚、柔、迫、直、分、定、寸、提、留、运、制、订十二手桥。

二剪指上、中、下、左、右五种十字金剪手。

三膀手即内膀手和外膀手。

而三大马即是子午马、四平八分马及二字拑阳马。

学者若如能悉知此桥、膀、剪、马,则洪拳神髓可尽得之。

25.外膀手二

外膀手二是刚桥,二臂展劲为秘要。

沉?合口唔一声,洪家桥马威不小。

【练法】承上式。将对膀之左拳移至胸前,再一沉静;随将原胸前之右掌往右展开,同时左拳向左方划出,合口发“唔”一声(如下图)。


【要点】右掌左拳同时展开,目视左拳。

【对敌】此势亦主练桥手功夫,不言技击拆义。

其由前势之外膀合桥变为外膀展桥,名外膀手二。

【阐释】洪拳十二桥手中之刚桥,固无一定之势;但凡两手展开,沉劲逼力,桥手刚硬者,皆以名之。如此式即是。

26.柔桥内膀

柔桥内膀徐徐出,洪家至宝内功术。

莫说此势无用处,不是久练不知珠。

【练法】承上式。右子午马不变,将外膀手之左拳右掌收回胸前,同时合口用鼻连发“唔、唔、唔”三声,以气带手回合。随后再转左弓右箭子午马,合口鼻发“唔、唔、唔”三声,同时将左拳右掌徐徐推出(如下图)。


【要点】先收拳掌,再转马徐徐推出。

【对敌】此势由外膀手化内膀柔桥,主旨仍在修炼内功。

大凡柔桥,出手必缓,以逼生内力为要。此式一抽腕指,内功顿生。

内功厚则技击自强。

【阐释】洪家刚桥之出,宜雄猛沉稳;而柔桥之出,则宜缓慢,务必沉逼内力而发。

27.内膀手二

内膀手二是短桥,飞?撞击侧身腰。

谁识洪家真手法,长短结合变化妙。

【练法】承上式。从柔桥内膀手中,转右势子午马,将原拳掌向内一反,两争往外飞出顶去,同时口发“嘀”一声(如下图)。


【要点】拳掌内反接两争飞顶要猛。

【对敌】此势专练飞争侧击。实战中,若敌从我两侧来攻,我即可以此飞争撞地。

【阐释】洪拳以外膀手为长桥,以内膀手为短桥。合外内膀手之势,则远近并济。

长桥以拳掌打人,短桥则以争膊撞人。其势虽异,其劲同刚。

28.订桥

订桥一势手抽提,飞?交来势雄齐。

掌指按沉生暗力,子午马转敌魂迷。

【练法】承上式。马转左弓右箭步,同时左拳向上一抽,右掌向下一按,口出“哟”一声(如下图);紧接着再口发“嗬”一声,原势不变。


此名订桥。

【要点】抽拳按掌,左弓右箭,“嗬”声吐气。

【对敌】此势练转马与上下变桥,其旨亦在练内功逼力。

【阐释】据前辈洪拳名家所言,此订桥又叫“钉桥”。谓抽拳一提,打人如入钉故。与凤眼拳之长手钉人不同。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洪拳 | 十二桥手(上)
铁线拳十三十四式秦琼献锏和饿鹰扑食
铁线拳图文一起看,我师傅得意之拳(仅供参考)
十二路谭腿.十二支桥手
铁线拳拳谱(一)
八极拳内功五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