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化冲突为合作:你真的会“对话”吗?


领教
导言

前两年跟企业家们去以色列游学时,曾有幸与特拉维夫大学张平教授相处过半天,他一上来就对“对话”这事儿做了一个小说明。他说很多所谓的“对话”不过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从始至终,双方的思想就像两条平行线从来没交集过,而真正的对话是需要进入对方的思想中,探寻想法的形成,就像下文说的那样:“语言、含义从一位参与者流动到另一位参与者那里。”


还在纠结我的团队怎么就听不懂我说话的老板们,不妨好好研究下“对话”的秘密,真是价值连城呢。今儿就把这当作圣诞礼物送给大家吧,不用谢!




幸运的是,大多数对话引导者已经在区分对话与其他谈话形态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最明显的一点表现在对话与争辩、讨论的差异上。

争话不是争辩:
对话不为“赢”


对话引导者一致认为,争辩就是对话的对立面。争辩的目的在于胜、打击对手,对话的目的则完全不同,在对话中很难用“赢”或“输”来判定。在对话中,所有参与者会一起“赢”、一起“输”,但将对话用在这种目的上是错误的。对话的参与者迟早会明白,若只是为了赢而把对方踩在脚下,是不可能促进彼此了解的。

不妨想象一下有一群邻居,有些人的立场较为开放,也有些人比较保守,他们在一起谈论如何改善学校的教学水平。一开始大家都心平气和,因为家中都有正在就学的孩子,也深知教育的优劣将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因为大家都是邻居,对于小区的议题都相当关心,也很重视教育,所以才想在这些令人困扰的议题上寻求答案。

当谈论到学校面临的困境时,理念较为开放的邻居开始抨击较为保守的邻居,并表示不赞同对方支持教育券的立场,认为此做法有悖公立学院的传统。而一些理念较为保守的邻居,则反击较开放的教育改革政策,认为那只是为了寻求虚无飘渺的平等,却牺牲了教学的质量。

双方开始出现敌对气氛,被抨击的一方出现了防御性反应,不再聆听和了解对方,努力捍卫自己的立场并打击对手,想要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出语病以便提出反驳。这些细微的变化发生于不自觉中,没有人注意到讨论已经从谈话变成了争辩。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对话已经无法进行。

下表根据一位杰出的对话实践者马克·格容(Mark Gerzon)的著作整理得出,比较了争辨与对话的差异,让对话实践者可以区分这两种谈话形态。

争辩与对话的差异

(小编按:这个表格价值连城哟。)

争辩

对话

假设这当中有正确的答案,而且你知道这个答案。

假设许多人知道部分答案,可以一起找出解决方案。

争锋相对一方参与者试图证明另一方是错的。

合作无间:参与者一起合作,直到达成一致的理解。

重点是赢。

重点是探讨共同点。

聆听对方,找出对方的错误,以便反驳对方的论证。

聆听对话,企图了解对方,找出意义和共识。

将假设当作事实。

让假设浮现,重新审视

批评对方的看法。

重新评估所有的观点。

捍卫自己的立场,反驳对方的想法。

承认对方的想法可以让自己进步。

找出瑕疵,打击对方

寻找优点,尊重对方的立场。

找到验证自己立场的结论或观点。

发现新的选项,而不是单纯地做结论。

对话不是讨论:
对话让语言、含义“流动”


上表清楚地显示争辩与对话是两种相反的谈话形态,虽然还不确定应该将讨论的重点定位在哪里,但对话依旧是较为重要的一种谈话形态。只有更清楚两者之间的差异,才能更加了解对话的特质。

让我们先从“非差异性”谈起。很多人误以为,两个人之间的严肃谈话就是对话,人多一点的严肃谈话就是讨论。这种流于表面的区分方式意味着,人们对于“对话”的真正含义依旧感到模糊。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卡尔·罗杰斯:对话录》,作者发表了一系列与多位杰出心理学家的对话,其中也包括马丁·布伯。因为书名上有“对话”两个字,而且许多与对话领域相关的专业人士都参与其中,该书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其中定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而且,书名的选择一定也暗含了编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

罗杰斯博士和其他人的谈话非常有趣,也令人深思,但我并不认为这些应该被称为对话。书中呈现的是罗杰斯在观众面前进行的一些访谈,时而穿插着罗杰斯本人的意见。将之称作对话的原因在访问布伯的结尾处才揭开谜底。


访问最后,主持人也就是哲学教授莫里斯·弗里德曼对观众说:“我们很感谢罗杰斯博士和布伯博士带来的对话,这是一场很独特的对话……有了各位(观众)参与的这种三方对话,再加上我,就成为四方对话。”(主持人以强调的语气表达。)

弗里德曼教授在这里做了一个很常见,但却错误的假设,认为对话应该是“两方”的。但是对话(Dialogue)和“di”(两方)并没有关系,而是来自希腊字根“dia”,代表的是“穿越”或“穿透”之意(如“Diaphanous”就有透明之意)。另外,“logos”是“字”或“含义”的意思。


对话界最早期的实践者大卫·玻姆从字源上诠释了对话,并形容对话仿佛让语言、含义从一位参与者流动到另一位参与者那里。需要强调的是,对话并不限于两方的参与;其实,一些相关著作认为,要获得最好的对话效果,参与人数应该介于1020多位。主持人错误地将罗杰斯与布伯这两位重要理论家之间的讨论定义为对话,着实是一种讽刺。

究竟,对话与讨论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关键在于以下3项特质,3项特质并存就是对话;缺少其中一个,一场对话就可能只是讨论或其他谈话形态,而非对话。


对话的特质一:平等


对话实践者认为,在对话中,必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所有参与者。走出对话的架构,大家的社会地位或许悬殊,但当进入真正的对话时,就必须遵从平等的先决条件——不得强迫、不得摆官腔仗势欺人、不得因对方的政治态度不正确而暗示提出制裁。无论在公开或私下场合,对话中都不能有任何强制的影响因素存在。

讨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强制的影响力,这会削弱现场的平等状态,也因此影响了对话的效果。罗杰斯与布伯的知名对话就是一种示范,其间偶尔会浮现出一些细微的不对等状态;罗杰斯认为自己若能在和病患对话时持有全方位的共情,那么便能对病患的想法、感受产生全方位的共鸣,因而彼此才能融人真正的“我-你”的对话中。但是,布伯的看法却出乎现场观众的意料之外,他否定了罗杰斯的论述,并指出罗杰斯与病患两方,在先决条件上就无法对等,因为病患找罗杰斯的目的是寻求帮助,可是他却无法提供等价的协助或回馈。布伯表示,在如此不平等的状态下依旧认为可以进行真正的对话,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布伯所谓的“我-你”的对话,不可能发生在医师与病患不对等的关系之间。两方可以进行治疗,但是与对话无关。

换言之,处于不同阶层或权势地位的人依然有可能进行对话,但较不容易达成。唯有双方互相信任,位阶较高者愿意放下权威,以真正平等的姿态进行互动,才有可能展开对话。遇到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一定要彼此信任才会有诚实以待的对话出现。上述例子中,布伯指出,治疗框架之外的罗杰斯可以和病患进行对话(针对可行的议题,如社区议题),但是在正式的医生与病患关系之间双方无法进行对话。

权威人士很容易陷入一种迷思,即自认为自己与对方平等,但事实却不然。在电影《第一武士》中,阿瑟王品格高尚,他自豪地展示了自己准备的圆桌,认为在圆形的桌子上没有领袖的专属座位,而他也只是圆桌武士中的一员,所以大家都是平等的。但是每次圆桌会议作出的所有决策都出自阿瑟王的决定或是其主导的结果;或许圆桌表面上象征着平等,但事实却相反,在场的领袖毫无疑问正是阿瑟王。(小编忍不住说:这在公司会议里不要太常见哦。)

用圆桌象征对话的确很贴切,若是参与者地位不对等就无法进行对话,如同电影里所清楚表达的,若要打造真正平等的状态让彼此能够对话,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家具。


对话的特质二:共情


对话实践者也一致认为,对话的第二个重要特质就是:能够以毫无保留的共情响应对方的看法。以之前邻居之间讨论学校改革为例,假设双方能开放立场,不要急着捍卫自己的理念,而是尽量了解对方的想法,或许就有机会体会彼此为什么会有这些看法与感受。

拥有共情的天赋——能够为别人着想、感受对方的感受,是对话中不可或缺的技能。若是参与者无法以充满共情的态度对待彼此,虽然讨论可以进行,但却无法构成对话,这也是为什么讨论比对话更常见的原因。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分享某种构想很容易,但要用共情看待自己不赞同的看法时,大多数人都很少有意愿或耐心付诸行动。


对话的特质三:让假设付出水面


深度探索对话的理论学家们也表示,对话与讨论的差异在于:对话必须让参与者的深层假设浮出水面。对话时,要鼓励参与者思考自己对其他参与者的假设的看法,将这些假设公开之后并不是要抛到脑后,而是要让大家即使无法苟同这些立场,也要给予尊重的态度。

以美国社会的情境为例,当非裔美国人与美国白人一起讨论类似社会福利的议题时,若是有哪位美国后人说些类似种族歧视的话语,大多数非裔美国人会保持安静不回应,因为觉得即使表达意见也没有用。倘若这时人说“这听起来很像种族歧视”,说歧视话语的美国白人听到有人提醒,可能会安静地克制一下态度,或是当即恼怒、激动地反驳;无论他有何种反应,这种未经处理的紧张气氛已经影响了整个讨论。

同样的议题若换作是真诚的对话,整个场景就会有所不同。


参与者中可能会有人询问非裔美国人,针对那句话是否感受到种族歧视,所有人都可以在毫无防御性反应的状况下思考答案。或是当有人指控那句话含有族歧视意味时,让所有人先将讨论暂缓一下,然后把焦点放在彼此的假设上,并判断种族歧视的思路是如何形成的。当所有假设被明确道出后,即便参与者们还是会提出反对意见,现场紧张的气氛已经稍微缓和,所有参与者也会更了解彼此的想法。

大卫·玻姆强调,我们最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埋藏在内心深处,它会带来很大的阻碍,让人们越来越孤立,并和其他人产生距离感。他认为,人们提出的假设是与自己的看法相关联的。事实上,玻姆所说的就是:“当这些攸关你是谁,以及你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假设被攻击时,你会觉得对方是在对你进行人身攻击。”

由此可见,讨论与对话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对话停止评判的动作,并会让假设浮出水面。讨论时,参与者往往会避开内心深处的假设,而随之刻意出现的挖掘真相的行为,往往会冒犯谈话礼仪。如若有人提出这些假设,也很可能会触怒对方而导致攻击性的言语,或是当事人产生封闭和退缩的情况,就要准备收拾残局。

在平常的讨论中,若公开谈论敏感的假设,气氛可能会白热化到让人感到不舒服,讨论也有可能因此中断;所有参与者事后回想起来的可能就是场良好的或差劲的讨论。这就说到了重点!对话绝对不是这样进行的。


对话的独特性在于:它要求参与者毫无保留地公开自己的假设、预设立场,因为大家都处于一个安全的对话空间里,以便他人可以在没有情绪性反弹或判断下作出回应。当敏感的假设浮出水面时,如何才能做到不立刻出现防御性反应?当我们最坚持的理念受到挑战,又该如何克制或是发泄自己的愤怒、焦虑感?这些响应都需要学习与练习。

把假设想象成一个多层次结构(换言之,假设之后还有假设……无限延伸),当越多参与者愿意正视、探索这些假设时,就越不需要受人批评或过度自我审视。未经检验的假设可能会导致误会、判断失误,但对话却是少数可以让人们把假设说出来,并用有效的方法面对真实想法的沟通模式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索罗斯十大投资理念(三)
倾听的三个技巧
你不知道的“脸失明”症原来如此可怕!
OD的50种干预措施和适用场景4
会议、管理、培训效率太低怎么办?
深度汇谈,《第五项修炼》No.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