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文化应追求怎样的价值观(2)

  所以,大学文化的价值观不仅追求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还追求其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追求发展的自主性。

  其三、素质教育是大学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体现。大学文化的价值观不能停留在口头或文字上,而要体现在实践中,这就是素质教育。

  从“人本性”出发,大学要把素质教育放在核心地位。现在的问题恰恰是,素质教育在口头提得很高,在实践上至多放在补充地位,这显然是对于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偏离。

  从“全面性”出发,素质教育必须是超越“知识传授”的德智体美以及心理的全面教育。素质教育不是知识传授的补充或扩充,而是升华和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观,也是教育文化发展的新境界。去年,南开大学制定了《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将实施“公能”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的基本方略。其核心理念是“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它强调以“公能”为主线,促进知行合一,德、智、体、美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它具有多层次性和系统性,包括在人本层面,要求全面发展,人格丰富健全;在专业层面,要求优良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知识深厚,具有突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发展层面,要求公能兼备,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

  从“适应性”出发,素质教育又要超越通识教育,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包括社会变化所产生的对于人的素质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素质教育要包含和超越专业教育,一是表现为要超越专业技能培养而着眼于专业素质(包括专业道德、责任感、审美、知识、能力、作风等)养成,二是要适应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对于专业适应性的新要求注意培养举一反三和更新发展的能力,三是要适应时代要求发展创新素质(包括意识、能力、心理等多个方面)。

  从“自主性”出发,素质教育必须突出学生自主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某种程度上我国大学教育有着工业化思维定式,把培养人与工业上的“加工”看成一件事,用造器的办法育才,将学生看作被动的受教育者,对他们进行灌输;在大学自身发展方面,也特别强调“学科建设模式”以及人才评估体系的“标准化”,这些都是培养人的误区。大学文化要超越“工具文化”,大学不是要把学生加工成专业的工具,而是培养成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人。自主发展不等于简单地凭兴趣发展,兴趣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是学习的动力,也往往是学习的结果。教育的真谛不是使学生“学会”,而是使他们“会学”和“肯学”。素质教育不是外在地“驱使”学生全面发展,而是有效启发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自觉”,并帮助他们实现这种内在的发展需要。

  总之,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引导大学发展的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驱动这种力量向确定方向作用的发动机。以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的自主的和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发展,并以此为准则推进大学内部方方面面的改革,应当成为大学在其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不懈追求。

  (龚克 王泠一 作者分别为南开大学校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

[责任编辑:窦宝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大国崛起从文明崛起开始(名家笔谈)
亡羊补牢式教育需改进
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
什么是好的通识教育(3)
我要学习29:上大学加速社会化进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