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被历史掩盖的大明顶级聪明人

事先声明,此文章为原创,请大家支持原创

大明王朝有这么一批顶级聪明人,叶伯巨就是这批聪明人中的佼佼者。叶伯巨的人生中干的最大一件事就是拼死力谏朱元璋的分封制度,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结果却很惨,叶伯巨最后死在狱中。这件事从头到尾来看,如果你细品明史,你会发现叶伯巨在这件事上其实是赌了一把,但他输给了人性。下面的内容就让小弟为你们好好分析一下。

朱元璋

从朱元璋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洪武大帝骨子里浓浓的家国天下思想。在九大封建王朝中,朱元璋的统一难度是最高的,小弟从来不相信什么白手起家,但朱元璋却用自己传奇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了这世界上还真有白手起家这回事儿。平心而论,朱元璋的统一剧本是属于噩梦级的,也只有朱元璋才能玩的转这噩梦级剧情。正因为得之不易,所以朱元璋才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江山。当时摆在朱元璋面前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把这偌大的江山给一代代的平稳传承下去,朱元璋的野心很大,他要的是属于朱家的永世江山。在朱元璋浓厚的家国天下思想中,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们才是最牢靠的,这些儿子们才是他最大的依靠,于是分封制开始实行了。但鉴于汉朝的七国之乱,朱元璋在施行分封制时他也是对自己儿子们加以小心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朱元璋对分封诸王权利的约束。

在分封制施行之初,各个王府的相、傅大多兼任地方大员且基本全由开国功勋大臣担任。其中最著名的有这么几个人,郑九成是秦王府的左相,他同时还担任陕西行省参政,大名鼎鼎的耿炳文也是秦王府的人,他是秦王府的武相,同时他还是陕西行省右丞;汪河是晋王府的左相,他还兼任山西行省参政;广西行省参政蔡仙是靖江王相,蔡仙的权利远不止于此,他还兼任参政提督广西卫。诸如此类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各个王府有了这些开国功勋大臣的辅佐与加入后,他们的实力更为稳固,可以说这也达到了朱元璋想要的效果。儿子们的实力强了,大明的江山也必然更为稳固。这时候,这些王爷们还没到自己的封地,耿炳文,郑九成他们实际上担任的是地方上的要职,王府的职位只不过是虚的。所以说朱元璋给予自己儿子们的权利还停留在纸面层面上。

洪武九年(1376)正月,诸王即将启程到自己的封地。这时候朱标还活着,朱标这年21岁。朱元璋这时候意识到情况有点不对劲,如果把诸王的实力搞的过强,那年轻的朱标在未来能否控制住这些弟弟们,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朱元璋的心头。出于长远利益考虑,朱元璋立马调整了政策,他让耿炳文,郑九成这些功勋大臣们依旧担任各个王府的相、傅,与此同时,朱元璋不允许他们再担任地方上的要职。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削弱,无形之中也为朱标铺平了道路。

朱标影视形象

朱元璋觉得这些削弱还不够,他在暗中依然继续着不为人知的削弱诸王的行动。朱元璋这一系列的暗箱操作被一位顶级聪明人敏锐的察觉到了,没错,这位顶级聪明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叶伯巨。洪武九年十月,朝廷以星变求言,叶伯巨马上提出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说实在的,任何一种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在这之前,也有人对朱元璋委婉的提出分封制的一些弊端,但从未有叶伯巨这么极端的操作。如果你细品明史,那么你会发现在这个事件里面其实是有隐藏剧情的。叶伯巨作为一位顶级聪明人,他肯定能提前看出分封制在未来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弊端,但在这篇上疏中叶伯巨也有附和朱元璋的意思在里头。朱元璋一系列的暗箱操作被叶伯巨敏锐的察觉到,聪明的叶伯巨一下子就猜出了朱元璋的内心想法,所以叶伯巨的上疏中既有为大明长远利益考虑的目的也有讨好朱元璋的意味在里头。

当时,大明的顶级聪明人有很多,叶伯巨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发现朱元璋这一系列暗箱操作的聪明人。为什么其他人不敢这么刚?为什么顶级聪明的叶伯巨要这么冒险?叶伯巨的行为简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历史上对叶伯巨的记载很少,基本上全是叶伯巨上疏分封制这件事,但从其他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小弟把一件事与几个人联系在一起从而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叶伯巨如此冒险的最大原因所在,叶伯巨是出于无奈,无奈到他必须披着分封制弊端的外衣来赌一次。

刘伯温死于1375年,叶伯巨拼死力谏是在1376年,这中间的时间仅相隔一年多一点。叶伯巨是浙江宁海人,网友们,你们联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明初两大集团之一的浙东集团。叶伯巨在元朝时就很有名气,他在年轻时就跟各路文人们密切交往,都是浙江一个圈子的,跟刘伯温认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大明建立之初,地域,家乡观念特别严重,淮西集团的排外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作为浙江出身的叶伯巨,他自然要被淮西集团认定为浙东集团的一份子。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的斗争有多激烈,懂明史的人都该清楚。说句良心话,以叶伯巨耿直与忠正的性格来看他是不可能搞党争的,叶伯巨属于什么样的人?叶伯巨是一心为朝廷的,淮西集团提出的政策对朝廷有利,我叶伯巨支持;浙东集团提出的政策对大明有益,我叶伯巨也一样支持。可以说叶伯巨的个人立场是站在国家层面上的。叶伯巨是正八经的好官,但令人惋惜的是他被迫卷入到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只要有斗争就势必要有牺牲品。叶伯巨是冤枉的,就因为浙江出身从而让他成为了淮西集团要打击的目标之一,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两大集团的斗争有多激烈。

刘伯温

刘伯温死于1375年,刘伯温死的很蹊跷,小弟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述过。刘伯温死后,浙东集团瞬间被瓦解,浙东集团根本没了与淮西集团对抗的资本。被打上浙东集团烙印的叶伯巨只能找一个机会来赌一次,分封制就是一个最佳契机。如果是我,小弟也选择赌一次,要不然被淮西集团弄死要不然被朱元璋弄死,反正都是个死,还不如死在皇帝手里,最关键的是赌朱元璋还有一定生还的几率。人生到了这种赌概率的地步,我们也可以看出叶伯巨有多无奈。叶伯巨上疏分封制的弊端最大的目的还是出于大明王朝长远的利益考虑,但这其中也有投机的成分存在。如果在这件事上把朱元璋弄高兴了,叶伯巨就可以来一次胜利大逃亡了。

结局很不好,朱元璋最后弄死了叶伯巨。这样的结局肯定是在叶伯巨的意料之内,毕竟这是一个赌概率的事件而且自己要押的这一面实在是概率低的可怜。为什么?就算朱元璋不弄他,叶伯巨这样的上疏内容也势必要被淮西集团拿来大做文章。叶伯巨的上疏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想必朱元璋的心里是欣赏叶伯巨的,但这种欣赏也只能停留在心里层面,朱元璋在行动上是不敢支持叶伯巨的,朱元璋不能也不敢保叶伯巨,为什么?朱元璋削弱诸王的操作是暗中进行的,虽然缓慢但有效,如果按照叶伯巨上疏的内容去做,那一切就公开化了。一旦公开化,诸王势必对朱元璋产生嫌隙,这种局面是朱元璋最不愿意面对的。朱元璋搞的分封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血缘,朱元璋所做的一切全都是建立在血缘之上。如果这种先天优势因公开化而导致彼此之间产生信任裂痕,那局面就彻底乱了。所以朱元璋必须处死叶伯巨来维持住他与诸王之间的信任,这种血缘优势是朱元璋不容许他人破坏的。

死在淮西集团手里和死在皇帝手里是有本质区别的。叶伯巨顶级的操作虽然让他最后死在朱元璋的手里,但他却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很多人都佩服叶伯巨的先见之明。如果死在淮西集团手里,叶伯巨肯定得不到这些。其实朱元璋对叶伯巨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看似残暴的朱元璋最后也只是让叶伯巨饿死在狱中。清人修的明史有些地方总是爱夸大,明明是饿死的,清人非要在前面加上扯淡的四个字,受尽虐待。以朱元璋的性格,如果他真要虐待叶伯巨,那叶伯巨连饿死的机会都没有。退一万步来说,朱元璋虐待人的手段可多了去了,朱元璋有好几种手段能让叶伯巨生不如死,但叶伯巨最后的结局也仅仅是饿死而已。虽然饿死也挺残忍的,但总比其他残酷刑法虐待而死强的太多太多。还有一点可以证明明史中关于叶伯巨受尽虐待是胡说八道。当时有人要救叶伯巨,他们趁朱元璋高兴的时候建议把叶伯巨关押到刑部,朱元璋很痛快的答应了,这说明朱元璋根本就不想折磨叶伯巨。朱元璋也知道叶伯巨到了刑部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样,没人会折磨他。虽然那时候还没有锦衣卫,但锦衣卫的前身拱卫司还存在,他俩的职能基本差不了多少。如果朱元璋真想折磨叶伯巨,那朱元璋把叶伯巨扔到拱卫司就完事了。

叶伯巨的死是必然的,上疏了一份“挑拨离间”的奏折,最后在残暴的朱元璋手中以饿死而了结此生,叶伯巨算是幸运的了。

前后联系叶伯巨的上疏,我们会发现这篇上疏真的很有学问。聪明人与愚笨人之间的最大差距就是如果聪明人知道自己处于濒死的局面,他会保证一丝生还概率然后通过巧妙的操作去赴死继而达到利益最大化。与其说是赌概率,倒不如说是赌人性。叶伯巨死前赌的是朱元璋的人性,死后赌的则是后人的人性。在朱元璋那里,叶伯巨输了,但在后人这里,叶伯巨大获全胜。小弟个人认为叶伯巨是赢家,懂的人自然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明开国的“山头之争”,李善长脑子堪称“八核”,皇帝忌惮!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为什么封赏最低,做过一件事让朱元璋害怕
原来大明这个国号,朱元璋没有别的选择,其他两派他得罪不起
[煮酒论史]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
屡出奇策的刘伯温,为何被朱元璋压着打,连命都没保住?
胡惟庸为了活命,拉拢三万多人作案,朱元璋:都杀了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