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中的南园

我家原住在乌鹊桥弄,弄堂狭小,仅容一辆三轮车通过。弄名却十分动听,因那里有乌鹊桥而得名。在街坊改造中,小弄变成大路,即更名为乌鹊桥路。乌鹊桥路北向针对乌鹊桥,南向过大云桥到南园。南园离我家很近。童年时代,南园一带是我常去玩乐的地方,尤其是春秋两季,几乎隔三差五就要去白相一次。有时候,与几个朋友们闲聊时,也常常讲起南园的情况,那时候的南园,至今记忆犹新。

  城市里的田野风光

  从苏州城地图上看,南园是在苏州城内,地块很大。其范围是南至城墙,东至护城河,北至十全街,西至约东大街处。上世纪五十年代,南园完全是一片农村景象,抬眼望去,农田片片,村庄处处,河水清清,杨柳依依,不需要步出城外,便能见到田野风光。


  南园是在城内,怎么是农村,这有它的历史变迁。南园原来是个大园林,亭台楼阁,奇花异石,一应俱全,因在苏州城的南面,所以称为“南园”。宋代徽宗时期,皇帝要造御花园,要搜罗各地的奇花异石,由苏州人朱勔总揽其事,他移走了那里的名贵花木,异峰奇石,剩下一个废园。北宋末,金兵侵入城内,一把火又将南园焚烧殆尽,成为一片焦土,沦为荒地。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占领苏州称王,遭到朱元璋大军的围困,城内缺粮少菜。在此情况下,张士诚开辟了南园与北园,种上水稻和蔬菜,供城里居民食用,南园就此变成了农村。住在那里的居民,以种田为生,称为农民。那里的几个村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合称为“南园大队”。这在其他城市里是少有的。


  南园上的农民,大都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种植蔬菜,有青菜、菠菜、鸡毛菜、莴苣笋、丝瓜、黄瓜、冬瓜、南瓜等,几乎样样都有。尤其是蔬菜、瓜果之类,农民们早晨三四点钟起来,到田里去采摘,挑到市场上去出售。那个菜真是新鲜,碧绿生青,而且,一年四季不断。所以,苏州人有句老话,叫做“杭州不断笋,苏州不断菜”。南园离我家很近,农民落市后回家经过我家门口,有的在我家门口歇歇脚,坐一会,喝点水。他们与我父亲很熟,交起了朋友,谈谈山海经,讲讲收成,不时送点应市蔬菜给我家,尝个鲜。


  种田要施肥料,那时的肥料有两种,一是大粪,二是煤灰。我们家一带的大粪和煤灰,是由南园农民包下来的。大清老早,家庭主妇就将马桶、煤灰放在大门口。等到家庭主妇买菜回来,马桶已经倒掉,煤灰已经取去。过了一个时期,农民给每家送点蔬菜、瓜果,算是谢意。


  南园,有几个不小的村落,聚居着农民,竹篱茅舍,小河环绕,杂树生花,风光十分优美。有个农民叫张士明,四十开外年纪,身板硬朗,憨厚朴实。他与我父亲是好朋友,曾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他家是平房,三开间,两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屋内陈设虽然简朴,但打扫得十分干净。门前一块空场,几棵杂树随风摇荡,不时飞来几只小鸟,鸣声啾啾,十分好听。他家另有一处房屋,堆放杂物。那时,我大儿子静沧结婚,家中无房,与他商量,借一处房屋作婚房,他欣然同意,解决了我的一大难题,使我十分感激。

  养蚕里的由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南园上有个蚕种场,范围虽不大,却小有名气。那里有一幢民国建筑的老式楼房,是养蚕场办公、养蚕的地方。听老年人说,这里的养蚕场属于浒墅关蚕种场的“大有七场”,培育的蚕种销往江苏、浙江两省的乡间,很有市场。那里,养蚕场旁边有一个大桑园,春天,桑叶爆芽,一片碧绿。养蚕场雇用民工看护桑园,采桑养蚕。场旁有十多家农户,自成一个村落,种菜为生。他们称自己的居处为“养蚕里”。养蚕里由此出名。抗日战争期间,日寇侵华,苏州沦陷,养蚕场被日军破坏,仅剩下一幢破房,四周杂草丛生,至为荒凉。


  养蚕场虽已停业,但其处残存的桑树还在,春天依旧爆芽长叶。我幼年时喜欢养蚕,就到那里去采摘桑叶。那时,桑田无人管理,所以采桑很自由,要多少采多少,足够喂蚕宝宝的。


  养蚕里靠近内城河处,俗称“南园河”,河水清清,河岸边水草丛生。河内鱼类较多,有鲢鱼、鲫鱼、鳊鱼、黑鱼等。我年轻时喜欢钓鱼,家中有一口渔具——扳罾。每当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吃过中饭,就带着渔具到南园河去扳鱼。同时,我口袋里带有一本唐诗,一边读诗,一边等鱼儿入网,要等到太阳落山才回家。下雨天,还披着蓑衣,坐在柳树底下,默诵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放下扳罾扳鱼。现在想来,自己像个渔翁,真有点少年老成了。每次扳鱼,总能扳到几条鲫鱼之类,带回家尝鲜。记得有一次,我背着斜阳,注意网内动静,忽见网内有水花微动,即将网扳起来,竟扳到了五条鲢鱼,真是喜出望外,回家后送两条给邻居,余下的自家烧煮,这种快乐的心情,比买鱼吃高兴得多了。


  大约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再到那里去闲游,只见高楼幢幢,一排一排的,在此建造了住宅新村,因是航运职工居住,故名“航运新村”,后来改称“养蚕里新村”。其地区仍称养蚕里,但已不见旧时踪影,面貌大变,好似身临异地,真是“旧貌换新颜”了。

  结草庵里捉赚绩

  去南园游乐,从乌鹊桥弄底走出去,必经大云桥。大云桥系石板平桥,桥北堍东侧,有一大云庵,后称结草庵。民国初,有殿宇四十余间,尚有十余尊佛像。日寇侵华时日军在庵内养马,遭到严重破坏,墙塌壁倒,佛像破碎,成为一个荒庵。小时候与几个小友常去庵内白相。尤其是秋天,到庵内去捉赚绩(蟋蟀)。庵外有小河环绕,庵在水中央。小河与南园河相通,河上架有七孔石桥,石柱石栏,看上去十分古朴。空地上长满了野草,堆满了碎砖。不知是哪位农民,在空地上种了几颗南瓜。我们就翻动砖块,或者翻动南瓜,去寻找赚绩。当翻动碎砖或南瓜时,赚绩就跳将出来,大家赶紧去捉,捉到了放入赚绩罐头,其快乐之情可想而知。一次,我们正在翻动南瓜时,被一个农民伯伯看见了,将我们训了一通,从此,我们就不敢去了。


  听老年人说,结草庵很有名气,明代沈周、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常去庵内白相,或读书,或作画,或吟诗。长大后翻阅古籍,书上记载确有其事。沈周还写过一篇游记,文徵明等有诗吟咏。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100医院扩建,将结草庵并入,庵即全部消失。2003年初,沧浪区计划编一套“文化沧浪丛书”,我是撰稿者之一,负责编写《子城》一书,中有“寺庙拾萃”一章。为此,我曾去100医院(原结草庵)踏访,走进故地,只见房屋一片,汽车满院,已不见旧时的庵堂。但庵的一些遗迹尚存,那七孔桥质朴古老,没有毁坏,依然静静地横卧在那里,留着旧时的身影。桥下小河虽不与外河相通,仍然清水一泓,时有鱼儿戏水,倍觉可爱。还有二棵古栝和一棵白皮松,枝叶茂盛,苍劲挺拔,古貌犹存。

  有点特别的篦箕街

  现在的新市路一带,原属南园地界,古称“篦箕街”。小时候也去捉过赚绩,那里乱砖成堆,野草遍地,十分荒凉。记得那里的一条街,有点特别,不是碎石路,而是用石条铺的,两边砌横石条,中间砌坚石条,一条一条地连接起来。因为年代久远,石条已很不平正,有松动的,有断裂的,有翘起来的,石缝中长出野草,很少有行人走过。回来一问老父,父亲说,这叫“篦箕街”,两边的石条像篦箕的齿,中间的石条像篦箕的背,所以有这个名称。


  在苏州人口中,篦箕街还有个“留街不留头”的民间传说。宋朝年代,范仲淹任苏州知府,他看见苏州城内的街巷都是烂泥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就叫人砌了两条石板街,一在孔庙前,一在范庄前。这事被一个奸臣告到了朝廷,说范仲淹造篦箕街有谋反之心。皇帝下了圣旨,要范仲淹拆掉篦箕街,并说“留街不留头,留头不留街”,由你自己选择。范仲淹要让老百姓走走好路,选择了“留街不留头”,等待皇帝发落。因为范仲淹为人正直,声望很高,结果呢,皇帝也不敢杀范仲淹,街也留下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开辟了南门,在南门外造了人民桥,交通方便多了。在那里举办过城乡物资交流会。我怀着好奇,也曾去轧闹猛,但见竹棚处处,红旗飘扬,摊位一个接一个,排得老长,陈列的商品五花八门,农产品、工业品应有尽有。经过多次举办,那里逐渐热闹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并开始建造房屋,筑路铺街。因是新兴的市场,所以起名叫“新市路”。


  现在的新市路,真是今非昔比了。已是一条广阔的街道,两边楼房成片,商店林立,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西端建造了新市桥,直通盘胥路;东端连接竹辉路,直通葑门;南端,南门市场一片繁荣,盘门三景也对外开放,游人络绎不绝。同以前的景况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勤劳的苏州人,在一片荒地上绘出了一张美丽的图画。


编辑:大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州十全街
一根丝的情结
蚕业巨子
强行摊派怎么变成了“农民意愿”
长泾明清街,浮光掠影游江阴古街
苏州蚕专:第一部分(创校篇)1903~46年由拍摄者-白泽干先生。谨此表示感谢!注:此片并非校史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