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正的演变

“建正”的变化

儒家著作《独断》读记

             章丘老耋

                上卷·三十三至三十五

(原文)

三代建正之别名:夏以十三月为正,十寸为尺。律中大蔟,言万物始蔟而生,故以为正也。

殷以十二月为正,九寸为尺,律中大吕,言阴气大胜,助黄锺宣气而万物生,故以为正也。

周以十一月为正,八寸为尺,律中黄锺,言阳气踵黄泉而出,故以为正也。

三代建正之别名“建正”就是,建“正朔”。“正朔”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就是正月,“朔”就是初一。中华文明就是农耕文明。几千年来,中国人建立起了伟大、辉煌的农业文明。一个新的朝代建立之后,首先就是要“建正朔”。“汉武帝材质高妙,有崇先广统之规,故即位而开发大志,考合古今,模获前圣故事,建正朔,定制度,招选俊杰,奋扬威怒,武义四加,所征者服,兴起六艺,广进儒术,自开辟以来,唯汉家最为盛焉。[《桓子新论》] 因此夏商周三代“正朔”都不相同。

夏以十三月为正

夏代约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相传大禹建立。夏代以十三月为正月。“夏以十三月为正……所谓十三月者,承十二月而言,即正月耳。”[宋洪迈:《容斋续笔·三易之名》]一年有十二个月,第十二个月过完了,便进入正月。此时“十三月阳气已至,天地已交,万物皆出,蛰虫始振,人以为正,夏以为春。”[《后汉书·陈宠传》我们现在所说的“农历”,有人习惯于称作“夏历”,就是因为现在的“农历”延续了夏代以十三月为正的传统。

十寸为尺。

夏代已经有了长度单位。有了“寸”、“尺”、“丈”“仞”、“寻”等等的概念。《大戴礼记·王言》:“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寸、尺、 丈,度量的产生,都来自于自己的身体长度。大约手指的长度就是一寸,十寸大约等于手肘的长度,就是一尺。十尺就是一丈。

律中大蔟,言万物始蔟而生,故以为正也。

古人对于声律早就开始了关注和研究。“律”就以音律。古人把音律分为“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音律又与一年十二个月相对应。

黄钟(十一月);大吕(十二月);太簇(一月);夹钟(二月);姑洗(三月);仲吕(四月);蕤宾(五月);林钟(六月);夷则(七月);南吕(八月);无射(九月);应钟(十月)。“太蔟”相对应的是正月,意思是正月万物复苏,簇簇生长。所以以“太簇”为正月。

殷以十二月为正,九寸为尺,律中大吕,言阴气大胜,助黄锺宣气而万物生,故以为正也。

“殷”'商汤王建立的朝代,大约从公元前1600年至约公元前1046年。殷代以第十二月为正月。九寸为一尺。因为十二月,正是最寒冷的时候,阴气太重,所以选择“黄钟”宣导万物的生长。所以采取十二月为正月的做法。

周以十一月为正,八寸为尺,律中黄锺,言阳气踵黄泉而出,故以为正也。

周代是周武王建立的朝代。大约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

周代采取十一月为正月的做法。规定八寸为一尺。音律确为“黄钟”。希望阳气随着黄钟喷涌而出,所以一十一月为正月。

正月的变动,其实是古人在探索大自然与农业生产的规律。根据科学技术的进步,经验的总结和知识的创新,日历也在发生着变化。(署名 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 八书 律书
卷二十一上·律历志第一上
论律吕2【祐之预测:《五行大义》38】
《史记·律书第三》对农历月份的别称及释义
卷十六 ◎时序部一
6-淮南鸿烈解卷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