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严廷年母(仁智信道)

《列女传·新刊续列女传·卷八之十一》

(峻岫)

 

关键词:“万石严妪”

提示:这里说的是汉代河南太守严延年母亲的事迹。母亲生了严延年等五个儿子,每人都是两千石俸禄的高官。五个儿子的俸禄加起来正好一万石,所以叫“万石严妪”。严母是个聪明睿智之人,他见儿子是个酷吏,便不愿进儿子的衙门。她奉劝儿子用仁义教化百姓,全安愚民,做热爱百姓的好父母官。在儿子这里过完年,母亲拍手要走,说:“我不自意老当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汝东海,扫除墓地耳。”实在是心酸直言,悲凉之语。果然,“结延年罪名十事,下御史案验,遂弃延年于市。”

 

 

 

河南太守东海严延年之母也。(这里说的是河南太守严延年母亲的事迹。严延年,字次卿,东海郡下邳人。)生五男,皆有吏材,至二千石,东海号曰“万石严妪”。(严延年的母亲生了五个儿子,都是俸禄两千石的官吏。因此夫人号称:“万石严妪”。)延年为河南太守,所在名为严能。(严延年在河南太守任上,得绰号“严能”。)冬月,传属县囚,论府下,流血数里,河南号曰“屠伯”。(严延年是个酷吏,每年十一月,他都要在府衙审理,判决囚犯,用刑酷烈,流血数里。人送外号“屠伯”。严延年审判囚犯随意而判。大家都认为此人是死罪,却把他放了;大家认为此人不该判死罪,却把人家杀了。“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战栗不敢犯禁。”[《资治通鉴》卷二十七]其母常从东海来,欲就延年腊。(母亲从东海来河南过年。)到洛阳,适见报囚,母大惊,便止都亭,不肯入府。(母亲来的时候,正好遇见严延年审理囚犯。“都亭”都邑中的传舍。秦代规定十里一亭,以供休息。严母见严延年审理囚犯,残酷用刑,大惊失色,在都亭止步,不进严延年的衙门。)延年出至都亭谒,母闭阁不见。(严延年前往都亭拜见母亲,母亲关门闭户不见他。)延年免冠顿首合下,母乃见之,因责数延年曰:“幸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义教化,有以全安愚民,顾乘刑罚多刑杀人,欲以致威,岂为民父母之意哉﹖”(严延年再三叩头,母亲才见他。母亲说:你有幸做了太守,治理的地方有千里之大,你不用仁义教化百姓,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却严苛地动用刑罚,依靠杀人来树立威信,难道这是身为老百姓的父母官该做的事情吗!)延年服罪,顿首谢,因为御归府舍。(严延年承认自己有错误,这才把母亲迎回道衙门里,住下。)母毕正腊已,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老当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汝东海,扫除墓地耳。”(过年后,老母亲告辞而去,临走她说:天道神明,人为万物之灵,不可以随便说杀就杀。我不想老了,看见我儿子遭受刑戮。我走了,回东海老家打扫墓地去了。刑罚不严厉不行,但是酷刑不能解决犯罪问题,滥杀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反而激化矛盾,造成严重的对立情绪。老娘的话,充满深情,又充满了报应不爽的预测和心境的悲凉。)遂去,归郡,见昆弟宗族,复为言之。(回家以后,老人家又对其他儿子们说起这件事情,引以为戒。)后岁余,为府丞所章,结延年罪名十事,下御史案验,遂弃延年于市。(严延年担任御史,得罪很多人。他参奏过大将军霍光废黜昌邑王,拥立汉宣帝之事。又弹劾大司农田延年手执兵器,冲犯了皇上的侍从车子。反正今天参这个,明天参那个。一个叫做义的府丞,平常严延年对他不错,因为外巡视蝗灾,意见相左。“义愈益恐,自筮,得死卦,忽忽不乐,取告至长安,上书言延年罪名十事;已拜奏,因饮药自杀,以明不欺。事下御史丞按验,得其语言怨望、诽谤政治数事。十一月,延年坐不道,弃市。”[《资治通鉴》卷二十七]东海莫不称母贤智。(母亲早看到这一步了。其实心酸。)

君子谓:“严母仁智信道。”(严母是很睿智,但是不能使儿子改变作风,仁慈爱民,也是母亲的失败。)诗云﹕“心之忧矣,宁自全矣。”其严母之谓也。(这里引用的的诗歌出自《诗经·大雅·瞻卬》略有改动。意思是心里忧伤,怎么能够保全自身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代官秩中的百石千石万石,到底是读“食”,还是读“担”?
唐朝官员的工资多拿了,母亲骂他贪,他却不以为然道:大家都这样
二十四廉
魏晋南北朝官员的俸禄、工资收入表
漫谈“二千石”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  第八十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