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场上的仁义

                                              战场上的仁义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第十卷·《曲礼·子贡问》·

(峻岫)

(原文)

楚伐吴,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弃疾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商阳手弓。弃疾曰:“子射诸。”射之,毙一人,韔其弓。又及,弃疾谓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辄掩其目,止其御,曰:“吾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子闻之,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子路怫然进曰:“人臣之节,当君大事,唯力所及,死而后已。夫子何善此?”子曰:“然。如汝言也,吾取其有不忍杀人之心而已。”

春秋时期,诸侯间相互攻伐的战争,经常发生。多次发生楚伐吴的战斗。“十年,楚灵王会诸侯而以伐吴之硃方,以诛齐庆封。吴亦攻楚,取三邑而去。十一年,楚伐吴,至雩娄。十二年,楚复来伐,次於乾谿,楚师败走。”[《史记·吴太伯世家》]“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工尹,楚官名。弃疾,楚公子弃疾也。[《礼记正义·檀弓下》]陈弃疾就是楚恭王的儿子,后立为楚平王。陈弃疾与工尹商阳追赶吴国的军队。“及之,弃疾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商阳手弓。”当他们追赶上吴国军队的时候,陈弃疾说:这是“王事”,就是天大的事,你是善射的弓箭手,由你射箭就是了。于是商阳弯弓射箭。“弃疾曰:“子射诸。”射之,毙一人,韔其弓。又及,弃疾谓之,又毙二人。”陈弃疾命令说:你射箭呀?商阳射倒了一个人,就把弓箭装进了袋子,不忍再射。陈弃疾命令商阳继续射箭,结果又射杀了两个人。“每毙一人,辄掩其目,止其御,曰:“吾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每当商阳射杀一人,他都会闭上眼睛,不忍直视。商阳为什么这样呢?这是商阳动了仁慈之心,动了不忍之心。原因是:“朝燕於寝,大夫坐于上,士立于下,然则商阳与御者皆士也。”[《礼记正义·檀弓下》]作为士,我没有资格坐在朝堂上,何用如此卖力地杀人呢?我已经射杀了三人,这就够了,就可以回去交差了。“孔子闻之,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杀人也有礼呀!“子路怫然进曰:‘人臣之节,当君大事,唯力所及,死而后已。夫子何善此?’”子路是一个耿直、勇敢的人,他不同意孔子的意见。他说:作为臣子,为了君王大事,就应该尽忠职守,全力以地赴杀敌,怎么能杀掉三个敌人就算了呢!老夫子也太善良了吧!子曰:‘然。如汝言也,吾取其有不忍杀人之心而已。’”孔子说子路呀,你说得对,我也就是称赞他有不忍杀人之心罢了。

子路说的没有错,臣子、战士为了国家,上了战场,就要拼命杀敌,冲锋陷阵,义无反顾,对敌不能有怜悯之心,不能有仁慈之心,不能有不忍之心。你怜悯敌人,敌人不会怜悯你;你对敌人仁慈,敌人不会对你仁慈;你对敌人手下留情,敌人不会对你手下留情。战场上只有爱憎分明,只有你死我活,只有杀敌报国。商阳因为自己地位低下,就不拼命杀敌,敷衍了事,是错误的。

不过孔子的言论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商阳不忍射箭这一件事情说的,也有些道理。“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诸侯们相互攻伐,打来打去,不是王位争夺,就是扩张势力;不是抢夺粮食财物,就是霸占百姓子女;不是兄弟相残,就是冤冤相报。战争来了,不问是非,不问缘由,不问对错,不问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鼓噪而前,打糊涂仗,乱砍乱杀,越是尽力杀敌,罪孽越重;越不顾生死,越是不可饶恕。战争是残酷的,是要牺牲性命的。为正义而战,为国家民族而战是光荣的,伟大的,纵然一死重于泰山;为少数人的利益而战,为邪恶势力而战,为一己之私而战,死有余辜,遗臭万年。(署名  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公治长第五》
仲尼弟子列传(一)
有功逊让一分
《论语·子路篇》感悟六十四
《礼记》檀弓下61~62
雾满拦江:愚蠢不是善良,恶行绝无好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