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卫女思嫁

                                  《韩诗外传》第·三

(峻岫)

(原文)

高子问于孟子曰:“夫嫁娶者、非己所自亲也,卫女何以得编于诗也?”孟子曰:“有卫女之志则可,无卫女之志则怠。若伊尹于太甲,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夫道二:常之谓经,变之谓权,怀其常道,而挟其变权,乃得为贤。夫卫女、行中孝,虑中圣,权如之何?”《诗》曰:“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孟子就是孟轲,战国时期邹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这位高子是生活在孟子同时代的齐国人。高子问孟子:“夫嫁娶者非己所自亲也,卫女何以得编于诗也?《诗经·国风·卫风》其中有一首名为《竹竿》的诗: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写一个女子,手举着长长的竹竿在淇水垂钓,心里思念着远方的意中人。《毛诗注疏》说:“《竹竿》,卫女思归也。适异国而不见答,思而能以礼者也。”卫国有个女子,想出嫁,意中人在远方,但始终没有信来,她希望能够以礼相待,不免有些忧虑。所以高子问孟子,自古以来嫁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个人能做主的事情。既然这位卫国女子在婚姻上自作主张,怎么还能够写进《诗经》里面去呢?孟子回答说:“有卫女之志则可,无卫女之志则怠。虽然婚姻必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作为一个女人,能没有自己的想法吗?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有想法很正常,很正当。如果对自己的婚姻大事都麻木不仁,无所谓,那么就是说,这个女人心死了。一个心死的女人,能是正常的吗?若伊尹于太甲,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孟子拿伊尹作比喻。“伊尹生乎空桑。"[《列子·天瑞》]伊尹的母亲就是采桑女,伊尹出生后被遗弃,是莘国庖人收养了他。他的养父是个屠夫,又是个做饭的奴隶。伊尹虽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是他善于学习,聪明有智慧,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调和五味”。商汤王娶有莘国王的女儿为王妃。伊尹成了王妃的陪嫁,来到汤王身边,后来成为商汤王的宰相。这里的“篡”不是篡位,而是“篡改”的意思。孟子的话是说:如果伊尹安心做个陪嫁,安心做个好奴隶,那么伊尹一辈子也成不了商汤王之师。何况,所谓“道”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常之谓经,变之谓权怀其常道,而挟其变权,乃得为贤。一方面是常态,一方面是权变。“常”是经常的,“变”是权且的。因此要心怀常道,根据情况适应变化。这就是贤人。心猿意马,想入非非,不知道依照客观规律办事,不依照法律办事,就是“无常”;胶柱鼓瑟,刻舟求剑,不知变通,不知改变,就是死脑筋,不知“权变”。“无常”不行,不知“权变”也不行,都是违反“道”的表现。夫卫女、行中孝,虑中圣,权如之何?这个卫女行忠孝之道,考虑圣人的教诲,还懂得权变,懂得世道人心,有什么不可呢?《诗经》上说“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这首诗出自《诗经·鄘风·载驰》说卫宣公之女,出嫁许穆公为夫人。眼看着北狄侵卫,卫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她非常痛心,希望能够拯救卫国,但是遭到许国人的反对。于是就创造了这首《载驰》,以表达心迹。许穆夫人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诗歌的意思是:你们不同意我回卫国去,我看你们都不是善良之辈,这不是我思谋不远造成的。每个女人都梦想得到一生的幸福,都会期盼得到丈夫的爱恋,父母的祝愿,家人的理解,这很正常。高子的想法狭隘片面;孟子则让人感觉通情达理,和蔼可亲。(署名 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一节 伊尹之志
尽心上13.31-32|《孟子》没有那么难
日读简贴:臣子可以放逐国君吗?
【诗经·溱洧】作者:先秦·佚名
什么是“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
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一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