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略”和“战术”的无别

         读《荀子》第十二  议兵

(峻岫)

(原文)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临武君,战国时人,通兵法。曾率兵与秦国交战。“孙卿子”就是荀子。临武君与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用兵之道。赵孝成王,战国时期赵国第十任国君。赵孝成王问用兵。临武君首先回答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临武君的回答,大的原则是不错的。“得天时”就是用兵时的季节合适。不仅是季节,还有天气、气候、时间、甚至还包括天象和天命。比如“南人”就不适在北方天寒地冻的时候用兵;不谙风向、水性的将军,不能在台风季节用兵等等。所谓“得地利”就是占有地利优势,善于运用大山密林,地形地貌取胜。比如惯于北方陆地生活的人,则不适合南方水网密布的地方作战;惯于陆地作战的将领,不适合指挥海战等等,就是用兵受制于“地利”的具体的例子。“观敌之变动”这是了解敌情,“敌变我变”非常重要。所谓“后发先至”就是在敌人发动进攻还未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自己一方要先期到达,这就是掌握主动。主动或被动,往往是能否制胜的关键一着。荀子认为,临武君说的不对。他说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首先,荀子提出用兵之道,“在乎壹民”。所谓“壹民”就是团结民众,统一老百姓的思想、意志和行动。荀子说得对,要战胜敌人,“壹民”是最重要的一点,比任何的战术动作都重要。荀子举例说: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所谓“弓矢不调”,就是手中的弓矢不合适,弓不强,箭不利,不适用。要造好的弓矢,就要靠好的工匠。所谓“六马不和”就是马拉的战车不好,不坚固,不耐用,不能远行。要造好的车子,养好的马匹,要靠老百姓。如果作战没有好的士卒冲锋陷阵,不怕牺牲,那么商汤王难以灭夏,周武王难以灭殷。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所以说,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是先要团结老百姓,先统一老百姓的思想和行动,然后才是整备粮秣,打造兵器,任用将帅,调动兵马,排兵布阵。这才是善于用兵的人。

荀子说得对,要取得战争的胜利,首先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人民其心协力,团结一致,戮力同心,同仇敌忾,不怕牺牲,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才能战胜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荀子说的是用兵的战略指导思想,临武君所说,只是一些具体的战术。一场战役取得胜利,打了一次胜仗,可喜,但不可贺。只有战略目的最后达成,才是真正的克敌制胜,可喜可贺。只懂战术,只看到如何取得一场场战役的胜利,不是军事家。只有懂得战略,能够统揽全局,掌控局势,又懂得带兵打仗的人才是军事家。(署名 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荀子日课238丨欲成大事者,必先得人心
《资治通鉴》:人生成功难,失败易,百事之成必在敬之,败在慢之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31集
历史的尘埃——荀子论兵
秦纪一(1)--- 荀子论兵  
荀子注 卷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