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晃膀实用法解要

        一、怎样出手 

       引敌出手决曰:“出手引手,见手使手,不见手不使手,见手必使手。见手不使手,必然要失手。”盖与敌交手时,要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先动,不着不发,一着即发。秘诀曰:善用刚者如蜻蜓点水,一落即起。使掌要喷掌而出,使脚时亦如从口中㈩,喷脚而出,蹬踩敌大腿内侧,彼则失势,远用踢打,近用摔拿,故有诀曰:远了使上手,近了使用肘;远了用脚踢,近了使用膝;能要一时进,莫要一时存;能意莫带形,带形必难赢。 

       二、怎样还手 

       未交手即气聚神凝,气擎不散,两手交搁胸前,看他哪脚在前,即近身,一边注意他的膀根,制住他的手臂,此即闪门之法,以待他的动静。我先出手照住他的膀根,一伸手便是头手,不俟二手。若他先出手,我也照住他膀根。一伸手即使不得,亦必顾住他手,另觅打法,不至于迟而又生变,盖此法乃开时离尺之巧,照住他膀根开一寸,则手梢已离一尺矣。或遇捷手,退晃打我,我不换手,不屈臂,摧二气打之。或我击他右,他退左进右,我不回手,挪打他右膀根,盖我在圈内、他在圈外,他以劳、我以逸,任他滑快无不奇中,此前手击而前手打之秘诀:间亦有继后手者,则用所当用,非强施也。若用之不当,动必横身,每见用此而败,而迎人冲打者未见有此失也。 
       注:此段论述了还手中的几种常用打法:交手不拦不架,应闪过敌手,上步靠近敌身,且以一手制住敌之膀根,此为闪门之法,多在头手、二手中用。因我手已制住敌膀根,自有开时离尺之巧,此时他动我亦动,即可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截气捣虚法:所渭头手法,是指我使手击敌的头手,并不包括开始的“引导”或“破门”之手,头手既出,二手、三手也紧跟而至,连绵不断,一气呵成。技击中,我上步出乎,不论是否已击中敌身,我并不回手,只变换步法、方向,以二气摧之,仍以前手打人,此即以逸待劳的“前手法”。前手击敌迅速,出手快,常猝不及防,是单手连击,威力不如后手。前手过后,再动步上手,以另一只手击敌,即用后手打,称“后手法”。后手击敌是左右转换:其截力较大,但必须动步迅速,迟则不能得㈠而入,多在迎人冲打时用之。 

       三、怎样找门 

       拳之摧人,必近其身方能使敌跌出,如物藏室,不得其门,纵有神拳亦无法登堂直人,探而取之。拳之门在手,而手之门有三:手畹一也,此为大门;肘心二也,此进一层二门;膀根三也,此更进一层三门。进此二门已进内院,可以登堂入室。故交手只在手腕者,则屈伸往来,任意变幻,无穷无尽,手捷者先得,手慢者吃亏,终不能摧人一点即倒。注意肘心者虽进一层门,末及近身,尚有变化,亦不能操必胜之权。惟一要以眼注定他膀根,不论他先山于或我先出手,只在此处留心,逮住他手粘连不离,随我变化任意指挥,无不如意,他自不能逃我范围、师云:先学理,后学艺;言不明艺不精,理不明艺不通。 
       注:本段文中强调了交手时不要只在大门,二门外周旋,要得门而人,登堂入室,只有靠近敌身,才能使敌跌出。其中“得门而人”之“人”指使手逼近敌身,“登堂入室”之“人”指靠近敌身的肩肋胸腹:怎样得“门”呢?要知敌出拳用力的方向,“门”就是敌人的背后以及其露出破绽的胸腹腰肋,两腿内侧也是要害之处,攻击此处才能真正威胁和牵制敌人,才算是“人室”。打的部位如是手脚臀背,敌心不惊,则神不散,不能有效地破敌顾法而取胜。交手时一般不要拦截架打,而应以闪化为上,且闪化即打,使敌摸不清我力量的大小和方向,见门即人,直摧敌身,这要比捣虚之法更胜一筹,其每出一手都使敌感到很大的威胁。 

       四、怎样破门 

       破门即破敌颐法。当敌内功不如我时,可用大破硬进,重摧轰击,如人无人之境,此即“大破硬进无遮拦”之势、破门而人,直接使手击敌;当敌身尤空门,我需破门而人,主动使手击敌的要决足顺势上步,市敌头部,敌若招架,其门即破;敌若闪化打我,我也闪化打他,千万不要招架,一着不中,二手即发,进步靠身,穷追猛打。有时拗势掌明知无用,但却能引敌仰身招手,囚为这是人之本能,愈是不能抗打的要害部位,在受到打击或遇到攻击时,就愈想救护,这种本能不论艺高艺低,人皆有之,这就是许多使手动作中要击打敌头部的原因之一,敌颐法已破,要一招连一招,一招紧一招,使敌心惊神乱,继尔乘机制敌。破门之法中,还有一般的抓腕或抓臂,只要两手臂稍一接触,我立即翻手抓住敌腕或手臂,而且一抓就要用力,使敌被抓时感到有一股力量,敌必向相反方向抽缩、挣扎,这是本能,我就借敌本能反应,破门而人,出手击敌;也可以一只手抓敌,借敌反抗之力带动我身步,松手即打;还可以不管敌反抗力量大小,只借敌被抓时不能防护的一瞬间,用另一只手击敌。 
       注:顺势出拳动作最简单,有“貌不惊人”之态,使敌感到平淡无奇,容易对付,然而变化却灵活方便、诀曰“单鞭(顺势)伸开一条线,四面来人能改变”,因此它的应变能力也最强。破门之法中的翻手抓拿,要一碰就抓,一抓就狠,借本能挣扎、抽缩,破门而人。大势变化无“见劲使劲,借他劲”,也是两种破门之法:一是在敌用力招架我平时,我可故意加力对抗,敌误以为角力而加大力量时,我却一接就松开,并迅速击打其有门之处(“拳打眨眼之功”),敌必心慌意乱,故可破敌顾法(诀曰“见劲使劲,使劲松手,松手就打”);二是借他劲,也就是借劲使劲,我使手,敌只要一招架我手,我就可借敌招架劲,顺势一领,一带,一拨、一推等,就在这瞬间,敌必不能回力,运转不灵,我另一只手可趁势击敌,也可以同一只手击敌。 

       五、怎样诱打 

       诱打即诱敌深入,反手打。敌出手"我时,不要过早地闪化(也叫不露形),使敌误认为我尚无准备而继续打进来:当敌手脚已接触我身而尚未着力时,我忽然闪化并随手击敌,此时敌用招已暴露,不能立即回手救护,且力量亦发,身步转换已不灵便,只有挨打。引诱可多采用闪化,故意把敌拳脚放进来;使敌手脚放长,姿势变老,打敌措手不及:引进的方法比较特殊,它顺敌之力量和敌习惯的变化方式,自然而然地将敌手领进,不易被敌察觉,当敌发觉被擒拿时,为时已晚。 
       注:内外皆修,真元充足、抗打能力强而又变转灵活的高手,时常故意横身而立,露出胸腹,大开中门,诱敌正面冲击,“不怕打,却又不让打”,再忽然闪化,猝然出击,使敌措手不及。 

       六、怎样闪打 

       闪打者,闪化即打。交手中,闪化不能只避实,同时还要击其虚:兵贵神速,要在快中抓战机。闪化主要靠步法的闪化,其次才是身法,至于手法,只能是防护性的动作,不能去招架。在步法和身法闪化的同时,能不能打击敌人,主要看步法变化、步法主要是向前迈步、挪步、疾步或跳步等,迫近敌人,出手击打,但有时也用抽撤转换身形,特殊情况下才用后撤步、挪步、疾步或跳步。敌攻来,闪化是上策。“任其勇猛气总偏,此有彼无是天然”,

       敌气与力只能着一面,不能面面俱到:如败势的闪化是一种抽撒、退让的拳势,其变化中包含着打,主要用腿,以快为先。孙子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败势法达到无形无声的程度,顺其自然,败中取胜,此乃闪化中之妙招,正如孙子曰:“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注:在具体交手中,各种打法,随手拈来,交错穿插,灵活使用,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平日交手练习中,只要对力?击打的不是我身体要害(如头部、心窝,腿内侧和档部等),都不要闪化,而让对方击打,这样可练习抗打及闪化的时机;从而在运动中把握战机,克敌制胜。 

       七、怎样出敌不意,攻敌不备 

       敌一出手称为一气,此时我不回手,摧二气以打之;敌再出手,我仍不回手,摧三气以打之,此即一气摧二.二摧三,乃出敌不意之法,亦叫埋伏法。其特点是以逸待劳,以静制动,乘敌之气而摧之,就是说在第一手打法中,就已准备了对敌第二手或第三手的打法,打敌什么部位呢?只要是“门”都可以,用拳打还是脚踢都行,抓、拿,摔、打可随意使用,出其不意,敌必难防。如闪化即打是最简单的埋伏法,打法简单,速度较快,且多连续进行,但有时威力小大,只能起调动敌手脚.转移敌注意力的作用,所以常用来破敌顾认。 
       敌一出手,任其多么勇猛,气总偏着一面,不能面面俱到,这就是“此有彼无是天然”的规律。如㈩直劲者,必无横力,我应击其横;山横劲者无直力,我应截具直,此即为攻敌不备之法,亦叫捣虚之法;其特点是迂回截击,避实击虚,因此辨敌虚实最为重要。打法因是截击敌之力,有时也是一些抓、拿、拌、打等法的破法。实战中,敌出手上步时,我必须也要出手上步,不能有丝毫迟钝,否则迟易生变,贻误战机。此时步法至为重要,不论何种手法和身法,如没有步法的配合,常会成为空招,废招,造成失误。步法变化是各种打法的灵魂和精髓,亦是战而能肿的关键,谚云“能胜在于进步占势,不败在于退步避锋”:步法一活,放纵有千斤之力,能奈我何?孙子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在实战中,千变万化快为先,机不可失,此谓“拳打眨眼之功”,摔、打、抓,拿。击敌措手不及,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就是利于我出击的时间,只有眨眼的一刹那,若能充分利用战机,则可任意发挥,无不如意,三拳两脚,敌顾法即可破,我可操必胜之权。 
       注:实战中我不要穷十周旋,劳神伤气,空耗体力,而要把握战机,战机就在敌动之时、只要“敌动我亦动”,就能抓住这个时机:不论敌动的是手脚还是步法,或者二者都动,“我亦动”则主要是动步法,只要步法一动,则全身可动,敌我之态势就完全改变,击故姿势也更为主动,攻敌不备,指要攻敌防守不严的部位,这种部位在任何技击过程中部必然存在,这是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任何打法都有其破法,没有破法的所谓“绝招”是不存在的,在各种打法中,敌大防备的部位一般是在使劲、用劲部位的侧面和根部,如蹬踩敌两腿的内侧,则使敌无力反抗,可使敌摔倒;推动敌之肩部,可使敌出拳尤力;推动敌之膀根,可使敌臂改变方向;若向反方向扭转或摆动敌之肩,肘,腕、指关节,就可以使用擒敌法;敌向前的力帚受到侧面的截击就会失效等。搏斗之中,此处不可不知。 

       八、怎样打浑元连环式 

       谚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此乃培养内丹、追求真形、内外兼修互练、达神气合一、形气合一之要义,“内丹未有不借外丹而成者”,练功与技击中,各种拳势的内气是最基本的。气有沉浮之别,劲有明暗(阴阳)之分,法有沾闪之异。技击之际,气沉者胜,气浮者败。收拳时吸气为佳,发拳时吐气为妙;运之则奔行十周身,蓄之则汇拢于一处,市之不能伤,推之不能去;提之则来,放之则散;若离若合,能聚能分:苟无气行筋络之间,则拳击之处必无劲。虽见其有隙可乘,敢于发手进攻,而气不能蓄,误其时机,实为可惜。自古至今,拳家首重练气,则能发能攻,用之不尽,修炼持久,可从容应付,免气喘上浮之弊,动贵气擎不散,则真元充足,内气调动,愈战愈勇,能勇增百倍;无饥饿疲乏现象。此即浑元一气,一身之势法。 
       动静乃拳法之基本要素,练形练势不外动静。动贵气擎不散,静如山?难摇,方能来去无失,每见俗学俱不稳妥,盖未究二尖之照与不照。三尖照则无东斜四歪之患,三尖不照则此牵彼扯,必有摇晃之失;如十字势左脚前、右手前者,右手正照左脚尖,头照右手,则上中下一线不歪不斜必稳;侧身右脚前顺势者,头照右手,右手照脚必稳,其余类同。故动静互根,温养有法,既练形、气、神的身心又练方法,能使形气合一、神气合一而达内外一体、此即浑元之态,有“结胎还原之妙”。所渭“结胎”即内丹养成,中气常团聚中宫(膻中穴);”还原”即还本来面目,动则有无阻无碍、无牵人挂、流畅自然的浑元之势。人身之内气发于命门,此气源,注于四末即手足,动则气擎不散,静如山岳难摇,方有动静互根之效,此即由外丹练内丹之法。但要气擎不散,必须百脉畅通,道路滑利,行气如风轮旋转,滚走不停,动之如流星赶月,粘连沾随,形影不离。此须练之于平日,气聚精凝,结胎十中宫,早成根蒂,方能用之当前无不坚实,不然如炮十五硝磺,弩弓无弦箭,满腔空洞,无物可发,欲求猛勇疾快,如海倾山倒,势不可遏必不能,此为浑元连环式最吃紧者,明此理,还宜通其义、知其用,上气在下欲人上莫牵其下,下气在上欲入下莫滞其上;前气在后顺其后而前自入,后气在前理其前而后;左气在右留意右,右气在左留意于左:如直撞手入气于前,不勒后手撑后肘,气不得自背而入。上冲手,手不下插,肩不下脱,气不得自肋而升。分摆者,胸不开则气不得人于后;合抱者,背不开则气不裹于前;直起者须勾其脚,直落者须缩其颈;左手气在右脚,右手气在左衔,俯势、栽势、前探势宜掀其后脚之跟。坠垫当坐其臀,举势宜颠其足;栽磕莫骄足,恐上顶;踢、趟莫仲脚,虑下扯,扩而充之,势势皆然-总之,气之落也归于一处,气之来也不自一处,惟疏其源。通其流,尤牵扯之患,方能气之流利中无间断。一有间断则必别起炉灶,是以求快而反迟,求利而反钝。明乎此,转关有一定之势,接落有一定之气,尤悖谬无牵扯,方能顺具自然,阴转阳,阳变阴,转结承递无有止息,此即浑元一势连,亦渭之浑元连环势,用之神明,未有不克之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鸿拳交手十加一法秘要
大道本由自然来——释析自然门功夫-国际自然门气功学会-搜狐博客
武当内家拳“白手”解析(上)
八卦掌用法
[转载]《国术凶猛之六合无双》中的传统武学之二心意六合拳
孙振松传形意入门 浏览文章 武风内家拳综合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