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期食管癌-----碘染色
碘染色有助早期发现食管癌

    在中国城市肿瘤早诊早治工作中,碘染色是食管癌筛查中应用的一项内镜辅助技术。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通过喷洒碘液对食管黏膜染色,然后根据食管黏膜着色深浅、着色范围及边缘,判断肿瘤存在的可能,在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的发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内镜下碘染色为何能发现早期食管癌?这是因为正常人食管的鳞状上皮细胞内含有糖原,糖原遇碘后呈棕色着色反应,正常食管黏膜被染成棕褐色树皮样(称之为着色),当食管黏膜因各种病因出现形态改变时, 如糜烂、 溃疡、 瘢痕、 肿瘤或基底细胞增生等, 造成正常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缺损或损伤时,使糖原缺失或减少,与碘结合减少,呈现不同程度的黄色(称之为不着色)。当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时,如棘皮症, 碘染色后呈深棕色(称之为过染)。内镜医生通过对异常染色区域钳取食管黏膜进行病理活检可早期诊断食管癌。

    有研究人员应用内镜下碘染色对我国食管癌高发区3164名高危人群进行普查。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均不着色,内镜下病变显示非常清楚,明显减少了病变遗漏的可能。而碘液染色发现的食管癌前病变,有22%-55%是常规内镜不能发现的。

    临床上采用的食管黏膜染色剂一般为1.2%卢戈氏碘液,对食管及胃粘膜刺激小,除碘过敏或甲亢的病人禁用外,一般无明显副作用。

    湖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唐石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管碘染色小知识
检测食管早癌之碘染色内镜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断16个重要问题!
早期食管癌病例(6)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探讨
【王教授在线答(一)】关于如何筛查、术前精细检查等方面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