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黄:三识黄稚荃-一位文學藝術修養全面的女性學者
向黄:三识黃稚荃-一位文學藝術修養全面的女性學者
(刊于《巴蜀史志》 2011年第3期 57-59页)
 
(1947年黄稚荃在國史舘) 
(黃稚荃題跋)
(黃稚荃梅花圖)


                                                                       小引
        若論現代知名的女性教授,真是寥寥可數,難怪《現代學林點將錄》有這麽一段話:“中國古來既有閨閣詩人的傳統,承此風氣,新文化運動以來,‘美女作家’層出不窮,幾可與男性群體分庭抗禮,而相形之下,美女教授則頗顯稀缺。檢點民國前後,顯露頭角者,略有…黃稚荃…”,作者把黃先生列爲稀缺的女性學者。
        的確,黃稚荃先生是現代中國數得上的女性教授。記得二十余年前,我因爲投門守墨居徐無聞先生,學習書法篆刻,開始接觸到四川女學者黃稚荃先生。想當年,先師要准備出一本自己的篆刻集,要我清洗一批他镌刻的印章,其中有兩方很大的印章印象很深,其中有一方朱文印“杜鄰”。我問誰是“杜鄰”,先生回答道:“喔,就是黃稚荃先生嘛,她的家就靠在杜甫草堂。那可是一位很有學問的女先生,先君的紀念集子《鴻冥老人遊藝留珍》就是請她題簽的。”從此,黃先生的名字就牢牢地印在我的腦海裏。自此以後就開始留心黃先生。在這個過程中,我特別感受到無論性別如何,作爲中國文化的研究與修行者,黃先生的一生是爲後人景仰的學者一生;是一位在詩詞、文史、書法、繪畫都取得相當成就的中國古典知識分子。
                                                                        一
        黃稚荃于光緒(光緒三十四年戊甲)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四川江安縣。這一年,即公元一九〇八年。黃先生在《稚荃三十以前詩》自序中寫道:“余生六齡庭闱,教辨四聲清濁,讀唐宋人短篇詩。及長就外傅,優遊文苑。”——六歲起在家裏就開始受到了系統的古典文化教育,長大以後在文化人的圈子裏交遊。江安文風盛行,黃稚荃的本家黃姓爲江安望族,父親黃荃齋是江安才子,做過省議員,精詩詞、工書法、曉音律。雖爲舊時人物,但黃老先生對于女孩子的教育確實具有超前意識,黃稚荃及兩個妹妹少荃、筱荃均得到良好的教育。
       黃稚荃二十三歲于畢業國立成都高等師範。次年,以一冊《楚辭考異》、一冊自作詩報考北平師範大學研究生院曆史科。師從著名學者、詩人黃節(晦聞),爲黃得意門生之一,獲曆史科研究生學位。
       自二十七歲以來,黃稚荃先後擔任成都第一女子師範、四川大學等校的教授。教學之余,撰寫出《文選*顔、鮑、謝詩評補》、《論顔、謝異同》等論著。前者以考證研究彌補前人論顔、謝詩之不足;後者獨辟路徑,以顔、謝二人之詩格、聲華、出處、遭遇、識見、交遊、性格、結局等,分爲“四同四異”予以論證、辨析。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甲申),三十七歲。先生被聘爲國史館籌委會編審。1946年國民政府正式成立國史館。黃先生以其紮實的研究實力被聘爲編修,成爲民國時期少有的女性國史研究學者。                                                                                     二
        黃稚荃先生不僅在歷史研究有自己的成果,而且因其家學淵源,在詩詞創作上卓有成就。在父親的熏陶和自己鑽研下,她精于詩律,青年時期的詩作就得到時賢的贊譽。謝無量在《稚荃三十以前詩》的序中講到“三十以前之作,已熨貼而深秀如此。所謂卓然大雅之音,亦其材性之敏,有過人者矣。”特別對“集中,丁丑避寇諸章,骎骎摩少陵之壘。”指出她的詩作力追杜甫,有工部胸懷。實際上是因爲除了黃稚荃先生熱愛偉大詩人杜甫的詩歌,著意于杜詩,更重要的是她所處的時代正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中華民族正處危難之時,人民在顛沛流離、水深火熱裏掙紮。作爲身處其中、具有正義感的詩人,當然就有杜甫一般愛國愛民、悲天憫人的情懷。正如她的組詩《丁丑秋避寇還蜀雜詩》跋語中所記載的一樣:“民國二十六(1937)年八月三十日,日寇大舉進攻上海,十五日轟炸南京,予率諸幼稚還蜀,一月始抵重慶,途中作詩十四首。”其中之一:
 佳麗南朝地,
    偏安不可求。    
風掀黃海浪,
兵逼白門秋。
未覺還家樂,
翻城避地憂。
覆巢悲累卵,
何處足淹留。

        該詩對于政府的偏安十分不解與悲憤,發出了“覆巢悲累卵,何處足淹留”的呼聲。另外一首則講自己在逃難過程中的感受:  
天地扁舟窄,
淒涼八月決。
荒墟余廢壘,
古樹有歸鴉。
江水湛湛際,
寒蘆瑟瑟花。
離心雜孤憤,
日暮怅天涯。

那種無以複加的離亂苦痛,只能用“淒涼”“孤憤”來表達了。她的老師詩人、書法家趙熙(香宋)評這組詩中的某句是“人在句中。”
         她的詩作不僅得到師友的激賞,還得到同爲女性詩人的呂碧城女士很高的贊譽。呂碧城與鑒湖女俠秋瑾相知相惜,是人稱“雄辯高談驚四筵”的民國著名女詩人。1937年夏,黃先生將詩稿寄給居住在香港的呂碧城,呂碧城見到她的詩稿後,即“獎譽有嘉”。在寄贈她本人的《傳言玉女》一詞中寫道:“青蓮再世,別是蛾眉姽婳。”對黃先生的詩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黃先生的詩來源于她那飽經憂患的生活。但凡涉及她丈夫的文字裏,總會感受到她對夫君冷融(字傑生)的憐愛與尊敬,她希望能夠相夫教子、長相厮守。然而世事險惡,冷先生在蒙藏委員會和西康省民政廳任上,因爲力主抗戰、嚴禁鴉片、整肅吏治,觸怒了當時的軍閥而遭人暗殺于溫江公平場。某些人想“盡快安葬”以草草了事,也有人寄來恐嚇信,阻攔真相的調查。黃先生強掩悲痛,力申正義,要求當局“立即上報中央,請明令緝凶”。還撰挽聯:
取義成仁,正氣長昭君不朽;
簡賢依德,余生荼苦我應甘。
真摯情義,令人希噓不已。
                                                                            三
        黃稚荃先生善畫亦善書。二十九歲那年,曾作工筆白描《洛神圖》。國立四川大學文學院院長向楚(仙喬)題詩其上曰:“翩然翠羽稱明珰,神清千年水亦香。雅繼會稽王大令,風流爲寫十三行。”此畫上還有謝無量、林山腴等時賢題詩。
        黃先生一生鍾情于書畫。鼎革以後,因舊疾,身體一直不好。“母親中年時,生活極度清貧,加以阿迪森斯病的折磨,真可謂貧病交加。”(其子黃懷昭語)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爲學生,黃稚荃先生在其晚年,整理出版了向楚的詩稿。她在《空石居詩存*前言》裏講:“乙未(1955年)冬,稚荃因病還成都療養,常與先生相見,閑談辄及詩”。

       後來,她的生活是每況愈下,最困難的時候居然是“家中水米皆無,母子向隅,陋室無煙。”但是,黃先生並沒有爲困難嚇倒,如她的兒子所憶:“仍念書、練字不辍。”就這樣,黃稚荃先生數十年潛心研究書法,于篆、隸、真、行、草諸體皆工,蜀中遍及先生翰墨,名山大川、古刹名勝多見先生筆墨。
        在繪畫方面,尤善畫墨梅,有《梅譜》行世。不僅國內爲公家私人藏笈,而且亦爲域外人士收藏並輯錄刊行于世。
       黃稚荃先生由大家閨秀,到京都才女、青蓮再世,到中歲撫孤、不改其樂,直到老年。她的品格、才學、藝術都得到世人推崇,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世人認爲她的詩、史、書、畫成就很高,號稱“四絕”。今人以能夠得到她的片紙只字爲榮。


       黃稚荃(1908~1993)女,又名黃先澤,詩人、書法家、畫家。筆名杜鄰,四川江安縣人。早年畢業于成都高等師範國文系,1931年以全國前四名考取北京師範大學研究院。後任四川大學附中、成都第一女子師範、成都第一師範、大同公學、成都公學教師和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等職。早年曾師從著名學者黃晦聞、趙熙、向楚諸先生,博采衆家之長,造詣很深。黃長于詩、史、書、畫,號稱“四絕”,有“蜀中才女”之譽。曾數十年潛心描摹書法,于篆、隸、真、行、草諸體皆工,並善畫墨梅,尤工于詩。名重士林,聲望極高。
        黃稚荃先生于1943-1949年間,曾任四川省臨時參議員、國民政府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編審、國史館編修、國大代表和立法委員等職。1950年後,曾任四川省政協常委、中華詩詞學會顧問、四川詩書畫院顧問、四川詩詞學會名譽會長等職。著有《杜詩在中國詩史上的地位》、《杜詩劄記》、《李清照著作十論》、《稚荃三十以前詩》、《楚辭考異》、《文選顔、鮑、謝詩評補)、《杜鄰存稿》等。


【說明】 數年前,余在《成都日報-天下成都》寫過一篇介紹黃稚荃先生的文字。經研究黃稚荃資料後,首次提出了黃稚荃的詩、書、畫、史“四絕”之說。之後,該說被社會認定。今年年初在思槐堂書法展覽上,經奇晉師之介,認識四川地方志館的葉女士。葉女士要我寫一篇關于四川女性的文字,余對葉說,“我比較熟悉的是黃先生,而且已經寫過一篇。”她說沒關系,再寫一下,于是就有了本文。本文是應《巴蜀史志》之約,在前一篇的基礎上敷衍而成。今發出來,供熱愛黃先生的同好及文史方家批評指正。
黃稚荃:一位文學藝術修養全面的女性學者http://xishlp.blog.163.com/blog/static/99842206201112295157469/?suggestedreading
【又補】此文被2011成都文联新编之《收藏成都》收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鞏本棟教授學術自述(一):學術的起步
朱青长联集
空厂:杜邻画记
名家 · 缅怀 | 她几乎已被遗忘,她不应该被遗忘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