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录修正常被歪曲词句
userphoto

2014.08.22

关注

文字以独立的单元缔造了文化的载体,概念也建立于此母体之上,对于表达者和精神文化传承者而言,文字最深邃的内涵,不是字面所表达的表象,而潜藏在未能表达,不能言说的部分。读者须,以求达到文人合一之地,通过文字在时空中的对接,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应,这才能发挥出精神文化的真实作用。

意识如水,意象旖旎,我不知道有多少逆反的异象在人心之中作怪,我只知道只有打破了封尘在精神上的桎梏,方能心如止水,不随风而摇摆。在不断学习时,或许某个须臾之间,人可能就与某段时空的文字珠辉玉映了。

在阅读一些杂文中偶尔也会有一点收获和异趣,一个不小心就发现了很多人们日常应用的词句解释与事实恰恰相反,在用字上的一字之差、一音之别,也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在既定俗称的观念中,文字一旦变成了扭曲精神和真实的墙笼,不仅给大多数不明觉厉的国人带来负面情绪效应,给那些钟情于阅读的大众情人带来的影响也会伴随一生。文词解释错位,看似差错对于一个人无关紧要,而对于一群人,一个大国长时间的保持一种错位的思想来说,曲解的文化解释会一代代的毒害和持续下去,就非同小可了。在阅读中,我不经意的发现,有良知的作者和文化人还是很多的,很多学者都在为中国文化正本清源,指出了很多常见的错误。我只是一个喜欢文字表达交流的爱好者,在无意中阅读积累了一些正解的参考答案,虽然也不敢断然肯定,但能够给人作为参考的材料,也可以在“正观正见”的解释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就如黑夜中的萤火,使人眼睛一亮,也纵然是文字路途中的心灵收获吧!

孔子的语言是精炼的,具有以简驭繁的功能,言简意赅,字字如玑。同时,现代多数人已经没有了古人的淳厚质朴,古人的心境,与文言文的距离不在书本文字里,而在心上。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句话一旦被无知的人歪曲,就会以讹传讹,积非成识了。在太多的人嘲笑“孔老二”的古板和腐朽的同时,我也承认我曾经也是从这样的自以为是的傲慢态度中去看孔子的。而在论坛交流的十年后,今天的我已经再也不是那样认为了,我在发现孔子的正解中更多的是认识到了自己曾经的无知和不足。现代人,对于孔子的话语误解偏多,所以此文,着重先介绍一些他人不能理解,或者被他人曲解的孔子名言。

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似乎成为了孔子提倡愚民教育的典型依据。很多人理解,本末倒置,可惜可叹!很显然是断章取义,又以摘除标点符号的微妙手法来诋毁孔子的。我们再来看看原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看完正句,再稍微了解点孔子的,能够有点相像能力,联系下当时时代背景的人,都不会被这样的谣言所动摇。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质较高,(能够自觉、自律)就给他们宽松的环境;素质不高,胡搅蛮缠,就需要去实施教育,使他们懂得道理。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吻合,这句话也印证着孔子是一个重视教育,以教育为基础发展理念的教育家。

二:“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挑选官员以学生优异的成绩作为标准,学生认为优秀了就可以出仕做官。这种幼稚想法和如今我国的教育和就业机制竟然如出一撤。足见全体国民的智昏德衰。此句重点在于正确理解“优”字的含义是“好了,有余力”。整句的意思是:“做官做好了,有余力就需要去学习;学习学好了,有余力就去出仕做官(服务群众)。”孔子在教育方面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和品格情操,所以出仕的意义是福祉于民、造福社会。怎么可能像现代人先把出仕理解为做官,把做官理解为有权有势,有钱有美人,专门利己来用?可见,自私的人思想是狭隘的,狭隘思想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才会去这样解读孔子的语言。

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很多人生搬硬套,生吞活剥这句断章之语,认为古代或者孔子认为:上了士大夫的官员可以免除刑罚,因为士大夫的官员地位显赫,有损于政治形象;平民百姓因为出生卑贱低下,不被上级礼遇是理所应当的,逆来顺受的。这种见解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专门研习过孔子的学说,不能真正了解孔子融入情境,没有全段全文的去详细了解。在看见他人误解传讹的以后,也犯了不独立去认识,人与亦云的毛病。根据全文愿意来翻译:“提醒那些士大夫以上的官员们,你们都是代表执政造福人民素质较高的群体,要洁身自爱,千万不要触犯法律,不要犯罪辱没自己,要是犯了罪,等候刑具加身,不如自追其究,罪行严重的自行了断。而劳动人民,因为劳务繁忙,没有时间学习礼仪规范,不用过多要求他们去讲究礼节,礼节的修养着重于知识分子的官员们。可见,孔子的语言太精炼,对于现代人来说真是一道棘手的菜,生吞会卡主脖子,更需要的是心领神会。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可谓是在当今流传最广的、引用的人最多的孔子的名人名言。这句话始终概念模糊,满腹疑问。而真的如大众文化解释的那样吗?自己所不喜欢不愿意的事物,不要去施加于他人。?在我看到了多种有趣的解释以后,不得不打上这个问号。风观舞研究的最后结论是以欲为代表的四种方式:“欲-施;欲-不施;不欲-施;不欲-不施。”对比下来,任何一种形态在社会实践中都有可能发生,也没有特定的是非善恶高下之分,这就使人疑惑了?这句话有多少高明之处?为什么孔圣人说的这句话就是对的呢?难道仅仅因为他是孔子吗?在无厘头之际,老学究勿笑鹏老兄出来正本清源了。原来据考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话是——“己所不喻,勿师于人。”意思是——自己所不能透彻事物的道理时,不要去教育别人。谜底终于揭开了,我也是豁然开朗,这样的解释才是合情合理、毫无遗漏、使人信服的。孔子向来述而不作,还真的有可能被他的徒子徒孙们把他老人家的意思理解错了,讹传了几千年的名句,原来不是本意。不知,当更多的读者知晓时,会不会有逸兴瑞飞,拨云见月之感呢?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孔子,误解他的语言,这都没有关系。在这个文化开放的年代,因为我相信别有用心,诋毁传统文化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而国民的无知者无畏的精神,人云亦云的习惯却在深深的伤害着自己,也会在文化的毁谤中自戕精神,这种危害是隐而不见的,却又会时时刻刻使人们带着误解去认识事物原来的样子,意识的毒素首先会侵害自己的思想和心智。除孔子外的一些被断章取义,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句子也有很多。

五:庄子的“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崖。”把这个原本的“偷懒格言”加以剪裁,包装成了“励志金句”。如“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一样,为了激励学子们好好学习。后半句在学校不见踪影,“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全句表达了:是故缘督以为经,养亲尽年以为准,而游刃于无崖之境,以有余地不至殆已。庄子的这样一句警示箴言就被后来的教育者在单方面的“善意”中,使太多人大脑短路,不知全然的道理,不得不说在建国以来,这种教育失之于一种特色的偏激。

六: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也是为了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在几十年的学生教育中,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没听说过爱迪生的后半句:“更多时候,那1%的灵感要比99%的汗水重要的多。”爱迪生说的是自己的真心话。他在告诉人们:只有勤奋是不够的,人更多的是需要独立观察思考,锻炼自己才思敏锐的能力,善于创造才是走向成就的要素。看看我们的教育届吧!看起来是为了学生去勤奋学习,在整个教育界就可以刻意隐藏全句的真相吗?如果被掩盖了一半话语的真话不是断章取义的谎言,我们又怎样去区分谎言和真实的距离?我们又怎样去甄别道德品德和诚实教育的品质?在教育的层面都不能做到诚实不欺,我们的教育界有什么资格去从事百年大计的教育事业?教育本身是启发化人的,而我国的教育确实有刻意隐瞒误导人思维的嫌疑,从一个细节反映出来了没有诚信的群体是从何而来。

七:看看这个既定俗称的“无奸不商”。这句话在近代成为了生意场上不择手段的竞争理念,这也正说明了文化断层和文化浩劫以后,中国人传统文化的断层的结果。基本都是积非成是的认定观念了。有个网友考证来源发现:原来中国古代的米商是用“尖”这个斗状的量具来卖米的,卖米的时候,为了生意好做,用“尖”盛米时,就尽量盛的高些,像山一样冒个尖出来,顾客就会感到满意实惠,生意也自然好做。原意是讲,做生意要实信,才能做好生意。可惜在积重难返的文化沉淀中,在文化断层的无知中,以讹传讹多了,妄念成识。负面影响也就会越来越大,仅仅是这一个“无尖不商”的原始故事和寓意的丢失,就对于现代整个中国商界的危害至深之广,难以估量,诚信危机和食品危机的爆发,与这个被误传的“无奸不商”的意识毒害有莫大的关系。

八:再看“人不为己,天珠地灭。”这句话似乎成为了当今中国多数人奉为圭臬。大力肯定了人性的自私,认可这句话的人看他人都好像别人心底善良点,为他人多着想的人都很虚伪,另有所图一样。你和这些说话办事,你告诉他们办事不是为自己,他们不相信,告诉他们是为自己办的,他们就会非常理解,乐于接受,意思要你知道他的人情。这句话,大力肯定了人性的自私,也助长了那些人行私事的声气和心态。可见,语言文字对于人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至深至远。文化起到的作用也可谓关系重大。同时,在特定的时候,人对于文字理解也会随着个人的造化、知识的广博、意识的提升而改变。岸边居士老兄曾经就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使人耳目一新:“人不为己,天之地灭”的意思从更加广大和长远的看来,人类不能为全体人类的长远利益着眼,人人若只图短利,自私自利,人类就会向毁灭,被天诛地灭。这样的解释不能不说是耐人寻味的。还看过另一些高人带着传统的古韵去解释:人不“为”己中的为字,不是第四音,而是修为的为是第二音节。因此这个为字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其中代表了双重的意境——第一重代表了儒家的理念,人生在世,须有所作为,有所担当,具有一种大丈夫的使命感。带着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道义和责任的“为”。第二重涵义就代表了修为。这个为字代表不断提高自己的德性和修养,学习进取,与时俱进,才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停止了修为运动,不进则退,就不符合生命存在的自然之道,自然会失去生机,老化顽愚,走向衰败灭亡。文化这种传递信息的载体,只有你窥见了其中的博大精深时,体会了其中味道和精妙时,才会具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另人玩味咀嚼。


九:一些词汇的多面性很有意思,可以反映中华文化的绮丽与汉字的灵性之美。例如“空玄来风”,是用来形容毫无根据的谣传。而在道家看来,没有空穴就不会风来,空穴是风来的前提,风来是空穴的结果,这是一句因果辩证关系的呼应词,词性无贬褒之意,出处属于中性。

比如“忍”,很多人认为忍是很难受的,因为心上一把刀。想想,人的心在刀上修炼,是多么艰难的事情,修什么,修心量啊!佛教之所以提倡行者修忍辱,主要是让一个人不断消解外界刺激对心灵的干扰和影响,渐渐达到一种宠辱不惊、如如不动的境界。无忍之忍,堪为真忍,这就是无私无我的至境。

再如“网开一面”。从网开去开始,就联想到捕鱼-撒网-网开、、、。开一面,等待鱼或者鸟进入时收拢,网开一面的原始意义是捕捉鱼鸟之用。后来发展到第二层意思:捕捉到鱼后,小鱼放生,网开一面,就成为了放生,象征了佛家的发慈悲心。第三层发展到清朝以后,奢靡之风盛行,如林语堂先生笔下的以“脸面”文化为凸现的代表形象。网开一面就变成了人与人之间情面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代名词。可见:网开一面,可捉可放,生杀与否,一念之间。文化玩的深了,寓意也变得悠远,异趣也变得微妙,说简单点,对于个体而言也就是一种心智的修行,健脑的练习。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历史的演变中,历经了多次的磨难与浩劫。无数的真迹失传,在政治倾向的偏激中文化和经典的也在焚烧和浩劫中历经洗礼,很多记载难以诰全。一些著名经典能保存至今,是无数文化传承者的功德,也是中国文艺荟萃的宠幸,更是以后世界文人的福海。在辨别真伪的智慧与品性中,每一个文者都是被考验者。不懂得珍惜的一些“文”人,却不懂得其中的坎坷与曲折,抱着怨古自贬、或者自赞毁他的草率和盲目妄言成习。有甚者敢言中国文化不值一提,可谓是;“己所淫欲,乱施于人。”而人们不取,反辱其声。却不知在贬损自己。所以,记录一些能够纠正常被扭曲的文化解释是有必要的。分享其中的滋味,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玉如因何为短命的“二次简化字”大哭?
必须纠正!12句被错用多年的经典名言
48岁的孔子,为何不愿意出仕为官,正是给世人们留下了一大宝藏!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学生不愿意做官,孔子很高兴(5—6,讲于2021年8月4日)
8个被误读最深的名言锦句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