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相关的心脏毒性损伤

  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一个“医学创造了奇迹但与风险并存”的典型病例。一位40年前曾接受过颈胸部斗篷野放疗的56岁霍奇金淋巴瘤(HD)女性,突发呼吸困难和休克,虽予积极抢救但仍在入院5h后死亡。尸检报告显示:患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同时伴有肺、甲状腺、食管、脾等多脏器病变,所有病变特征均符合放射性损伤。尸检的最后结果表明:患者最终是死于40年前放疗引起的损伤而不是原发恶性肿瘤。近十几年来,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都呈现了显著上升趋势,随着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得以长期生存。心脏毒性是最威胁患者生命的毒副作用之一,如何对放化疗相关的心脏毒性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并尽可能地降低心脏毒性损伤的风险和程度,以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已成了肿瘤医师和心血管医师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将成为减少心脏毒性致死或致残的关键所在。肿瘤科医师应与心脏专科医师密切合作,创建一个新的学科——肿瘤心脏学,组建一个新的临床科室——肿瘤心脏专科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心脏专科医师对肿瘤治疗包括药物的使用不太熟悉,考虑心脏毒性这个问题的角度与肿瘤科医师相差很大,而肿瘤科医师对于心脏毒性机制及防治知识也较陌生,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现代医学需要多学科交叉和整合,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跨越肿瘤医师与心脏医师之间的交流障碍,真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来源:中华心血管杂志


=========快乐的分割线=========

[分享]喜欢这篇文章吗?点击右上角按钮,将它发给你的亲朋好友,或将它分享到朋友圈吧!


[关注]想要了解心血管领域的发展动态、名家访谈、会议实况以及用药科普吗?赶快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共账号: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预防策略
肿瘤治疗的心血管毒性损伤,“治好了癌症,却死于心脏病”
为何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病?化疗药物会引起轻重不一的心脏损伤
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心血管风险评估和诊治流程
直肠癌手术后必须进行放化疗吗
2016 年欧洲癌症治疗与心血管毒性实用指南 - 丁香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