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美散文欣赏----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

       端居的梦

1990624(庚午年闰五月初二)清早,一夜心神不定的我,刚进入迷糊状态,二哥的急促拍门声,把我惊醒。二哥从淮南连夜赶来家,我预感肯定有急事。当我在荒忙中起来,刚把房门打开,二哥还没跨进门槛便哭起来,说是母亲去逝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对于我犹如晴天霹雳,我怎么也不能相信,前天还有说有笑的母亲,此时就离我而去了!我的心似刀搅一样疼痛……

前天,在街市上我遇见母亲,还给母亲买了2斤猪肉,母亲告诉我,她下午要乘车到县城大姐家,说是大侄女(我大哥家女儿)参加高考,需要母亲去照顾。母亲到大姐家后,因不会使用大姐家的电饭锅,就让大哥过去照看侄女了。母亲便于昨天又乘车到淮南姨妈家串亲戚了。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加之老姊妹俩见面后话语多,影响了午休,母亲晚饭后,在出门散步时,突然大脑溢血,晕倒在马路边……母亲的音容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怎能料到前天街市上我们母子相遇就是我们母子的最后永诀呢!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当时为母亲买的2斤猪肉竟然是我对母亲的最后尽孝呢!

母亲啊,您不应该抛下儿女不管,永远地离开我们,您还没让我们儿女尽一点孝心,就突然不辞而别。母亲啊,您的离去,做儿女的没有一个在您身边,让儿女们怎能不极度悲伤!母亲啊,您的离去,因为我们没能为您送行,让您的儿女承受多大的悲痛打击!怎奈迢迢银汉,母子阴阳分隔已成残酷的现实,无论儿女怎么呼号、哭喊、悲恸,都不能唤回母亲的生命……

母亲一生勤劳,在苦与乐中生活;母亲的吃苦、耐劳、善良,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母亲为我们家庭的兴旺操劳一生,却没能享受福分,丢给儿女们的是深深的想念;母亲的平凡而又伟大,是远乡近邻皆知的,母亲的为人处事,深得左邻右舍的称赞。

母亲姓蒋,讳芸,生于中华民国13年岁次甲子年三月十七,公元1924420日。襁褓中被外祖母丢弃在爱婴堂(大概是当时国民政府办的福利院吧),被我祖父抱回家给我父亲做童养媳,是我祖母养育大的。抱养母亲后没过两年,祖父去世,家道衰落,祖母带着年幼的父母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

其实母亲的娘家是个富庶人家,外祖父兄弟四人,每人占一个庄子,有很多田产,是当时寿州东乡(现为淮南市孔店乡)蒋家岗有名地主。因受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影响,外公外婆把家中新生的唯一的长女遗弃,致使后来他家连生几个男儿都遭夭折,仅存活两位姨妈,据传说,那是遭了报应,而其他几位外叔祖家均有4个男儿,后嗣人丁兴旺。

听母亲说(母亲也是听祖母说的),当年蒋家把母亲送到爱婴堂后,送母亲的人刚走,就赶上我祖父去爱婴堂抱养女婴。爱婴堂人把母亲的生辰八字即蒋氏留下的家史记载交给祖父,又把祖父的家乡地址详细记录下来。当祖父把我母亲抱来家不久,蒋家便派人来看望母亲,并表露出后悔,要接母亲回去,我祖父和祖母说什么也不答应。至此我母亲从小到大从未走过娘家,直到解放后,蒋家衰落,母亲同情外祖母一人生活凄凉,才与蒋家走动。

母亲到了我们家,没少吃苦。据母亲说,祖父去世时,父亲七岁,母亲三岁,三年后十八岁的大伯又夭折,家中失去强壮的男丁,家境由原来的小康人家,衰落成仅剩住房和祖茔地的人家。年幼的父母与祖母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日子。有一年的腊月,离我们郢子约三里地的孟府地主家老(死)人,在家祭奠,按当时的风俗习惯,有钱人家老人去世,要在家中至少开一个月的亲吊(办丧事)。在祭奠期间,对穷人讨饭的,按人头排队,每人打发一份饭菜。八九岁的母亲光着脚丫,踏着雪,清早即顶风冒雪,到地主家讨饭,为了多要一些,母亲把讨来的饭菜送回家后再去,一天要在雪地里往返几次。母亲说她当时的脚都被冰冻割成一道道裂口,为止住裂口流血,只好把地主家给的孝布(白粗布)缠裹到脚上。那年的冬天,靠母亲的讨饭,度过了一家人的活命。

母亲上十岁后,跟祖母学得一手针线活,绣花描凤,剪布裁衣,做鞋纳帽样样皆会。农闲时,跟祖母为富人家做针线活,农忙时,便到田间地头拾麦穗、高粱头、豆角秧,挖人家落下的地瓜、胡萝卜等,为家里积累过冬粮食。

贫困的生活磨砺了母亲的吃苦耐劳,锻炼出了母亲的好身手。记得大集体时,很多人出工不出力,工效差,队里想出了小旦包工的办法,来提高工效,即按件记酬。母亲裁、割、收、锄样样都领先于别人,是生产队唯一得工分最多的社员,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母亲的劳动手艺的。她的左右手皆能插秧,别人一天起早摸黑,快手也只能插一亩地的秧,母亲却能插一亩二分地,那时的秧不像现在好插,一亩地要拔六七百把秧苗(现在只需拔一百多把秧苗),插的秧苗比现在稠密且每撮大多了,母亲的右手裁累了就用左手插,这是极少人能办到的事。母亲做农事的本领,在我们当地传扬很远,至今与一些年长者谈起母亲,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母指,赞扬母亲的本事。

我小的时候,记得母亲早晨天不亮就把一大锅稀饭煮好了,挎着畚箕拾上一圈粪,生产队才吹哨出工。放工回家后,别人都忙着吃饭,母亲却一只手端着稀饭碗,一只手提留着挎箕拾牲畜的粪便积肥,从来就没见过母亲做到餐桌上吃一顿安稳饭。母亲吃了饭、拾了粪、喂了猪、洗刷了锅碗、整理了家务后,还照样赶上生产队的出工,数年如一日。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家境十分困难,全家好几口人全靠父母劳动维持生活,还要供大姐、大哥上学。母亲为了供养大姐、大哥上学,经常到田野挖草根、挖荸荠制淀粉卖钱。母亲还利用夜晚时间劳作,就如马南村先生写中国妇女的三分之一时间那样,母亲总是利用夜晚时间做很多事:她把白天未做完的事,都留在夜晚做;给我们孩子裁衣做鞋,缝缝补补,都是放在晚上时间做的,因为白天要下地干农活;冬天的夜晚,母亲天天纺棉线、织布匹到深夜,不听到鸡叫不休息;这已经养成了母亲的劳作习惯。母亲夜晚做事的时间,远远超过白天的三分之一。

母亲不仅勤劳,而且善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大集体的人民公社时期,人们下地劳动,消极怠工,就如今天的反腐败一样天天斗私批修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庄稼年年欠收,每到春天,生产队里总是有几户人家缺粮断炊,揭不开锅。那时我们家的大姐、大哥已经参加社会工作,家里的境况比别人家好多了,母亲就主动上前帮助人家解决困难。或借一点粮食给断炊的人家,或是塞给人家2斤粮票;看到春天里靠吃野菜、槐花、榆树叶充饥的邻居,面黄肌瘦的,就主动送给他们一点米面油盐,让他们暂度饥荒。有很多次我看到母亲把邻居的饭碗夺过来,从我家锅里盛上满满一碗米饭端给他(她)们吃,并且告诉邻居:刮五风时都没有把我们饿死,现在总比刮五风好多了,熬过荒年就是熟年,鼓励邻居树立生活信心,相信将来的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母亲的预言终于实现了,现在的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农村的人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有很多人家都走上了富裕之路。此时想起母亲勤劳一生,却没能闲下来让我们儿女为她老人家尽尽孝心,心里十分难受。

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五个儿女,我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全部走出去,参加了行政、医务等工作,为母亲争了光。在我们这偏远的乡村是极为少见的,令母亲满足和自豪。我们做儿女的为母亲争气,不让母亲白费苦心,母亲虽苦也觉得快乐。

由于母亲的庇荫,母亲的孙子们,全部上大学或大专院校。有在部队担任正团职干部,也有在地方当副县长的,还有致富做老板的……或许这些能告慰仙逝的母亲。

以儿孙们的努力进取,化作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在母亲节(20145月第二个星期日)到来之际,为缅怀母亲的功绩,感恩伟大的母爱,寄托对母亲的哀思,写下怀念母亲一文,愿母亲天堂安息!

20145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稿选粹】牛撇捺|祖母
“人渡人”的人生——怀念远去的父亲母亲/老 田 - 海 纳 百 川 - 3z1966 - ...
王军英|我家的“人世间”故事——灰姑娘成长记
母亲的纪念
母亲的回忆
在下无言:祖母的那只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