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秀论文选编】强化政策调控作用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强化政策调控作用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企财科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推动财税改革,强化政策调控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我们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认识

当前,各地对经济转型升级都非常重视,尤其是我们浙江,由于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受到了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的较大影响,也较早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要求,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应该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无论是对整个浙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还是对我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2009年我市人均GDP 已接近7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5000-10000美元是一道特殊的“发展之坎”。在这一阶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市近三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了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2%,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2%,结构优化、消费升级的趋势非常明显。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提升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2.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化解发展新矛盾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但也碰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特别是三产占比依然不高,化工产业比重仍然较大。二是行业素质亟待提升,突出表现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较弱,发明专利授权量相对较低。三是要素价格步入重估,土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趋势将不可逆转。四是资源环境制约明显,土地指标落实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较大,企业融资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的约束更加刚性。五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可用财力与事业发展、民生保障的需求不相对称,特别是房地产税收占比较大,今年上半年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近10个亿,占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具有不可持续性。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运用各种政策资源和倒逼机制,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使经济发展更好地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

3.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抢抓发展新机遇的客观要求。尽管当前遇到的困难不少,但对我市而言,发展中的机遇更加难得。一是机遇来自区位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嘉绍跨江大桥、杭甬客运专线等重大工程的加快建设,上虞的区位优势、空间优势正不断放大。二是机遇来自产业基础的巩固,我市不少产业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导向,机电、化工等主导产业竞争力较强,汽车零部件、照明电光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而且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三是机遇来自承载平台的拓展,建成区面积从2005年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25平方公里,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5个乡镇工业功能区配套齐全,特别是杭州湾工业园区17.9平方公里的东一区、东二区能吸纳许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四是机遇来自资源要素的保障,特别是8万亩的世纪丘围涂工程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抢抓这些机遇,加快资本、人才等要素集聚,必将提升城市能级,推动产业重构,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调整优化财政政策、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需要把握的几点原则

各级政府承担着政策制订、资源配置的重要职能。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来明确政策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如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1.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双向互动”。转型升级企业是主体,政府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同时,政府掌握着资源配置权、规则制定权、行政审批权、市场监管权,要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切实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既要明确规划、落实政策、搭好平台、创优环境,也要强化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倒逼措施,积极引导产业重构。

2. 必须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翼齐飞”。从目前来看,制造业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把先进制造业发展放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地位,加快集聚各种资源要素,推动制造业向两端延伸、向高端拓展。同时,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一、二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必须在加快发展商贸、休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基础上,化更大力气发展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促进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

3. 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双轮驱动”。工业化仍是现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必须始终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切实加快新兴产业扶持培育,不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同时,城市是工业的承载平台,也是集聚产业要素的重要载体,必须抢抓嘉绍跨江通道、杭甬客运专线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契机,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推进中心城区、产业园区和新型集镇建设,着力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 必须坚持产业结构和财源结构“同步优化”。经济是财税之源。产业结构的优化,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地方财力建设。同时,政府财力增长也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调控的可能,从而实现转型升级与财源建设的良性循环。为此,我市把加快推进产业重构作为优化财源结构、促进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做到在发展中谋转型,在转型中求发展。

三、我市强化政策调控作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市着眼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加快构建“重点明确、导向清晰,资金可控、绩效可保”的政策体系,突出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重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抓了四个方面:

1. 在制造业发展上,坚持扶大育新与提质创新并重。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导向,梳理完善扶持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绩效。

一是注重新兴产业培育。编制完善了《工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应的产业升级投资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发展机械装备、精细化工、轻工纺织、照明电器、光伏及绿色能源等五大产业,落实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九大类鼓励发展的产业项目计划,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鼓励新兴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幅达52.2%,高出规上工业产值增幅17.6个百分点。

二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实施“211”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扶持20家大企业大集团、100家行业优势企业、100家成长型企业,卧龙、龙盛等5家企业列入全省146家龙头企业。加大企业上市推动力度,上市企业累计达到10家,今年上半年已融资50亿元。建立5000万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出台政策降低企业重组嫁接、股权转让成本,去年有14家企业在政府指导下完成重组。

三是推动产业创新提升。出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每年安排3000万元鼓励技改投入和科技创新,安排500万元鼓励市场开拓和重组嫁接,安排1000万元扶持块状经济提升发展,去年以来累计兑现各类资金近5亿元。实施“三高一低”项目设备淘汰改造三年计划,已淘汰改造项目36只。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累计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28只,完成清洁生产企业审核23家。

2. 在服务业发展上,坚持业态培育与产业互动并重。围绕打造“浙东新商都”目标,调整优化政策导向,注重商贸品牌建设,强化产业融合互动,不断提高服务业贡献度。

一是传统商贸业抓提升。出台投资2亿元以上商贸项目扶持政策,鼓励重大商贸项目落户,近五年累计完成服务业投资超过200亿元,新增商业面积150万平米。鼓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石狮商贸城单体面积超过50万平米,大通、上百连续五年位列全省商场单店销售排名前十位。鼓励引进知名服务业品牌,雷迪森、大润发、沃尔玛等相继落户。加大商贸品牌宣传力度,举办浙东新商都购物节,实现与杭州西博会联动,不断提升上虞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现代物流业抓破题。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鼓励生产性物流业发展和物流基地建设,目前杭甬运河曹娥作业区、沽渚高速物流区正抓紧前期工作。出台“退二进三”激励政策,推动工业企业主辅分离,鼓励企业从产品生产向物流运输、科技研发、商务中心等转变,近三年累计完成81家。

三是新兴服务业抓培育。鼓励发展产业服务平台、投资创业园、商贸综合体、专业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省农发集团商贸综合体项目正抓紧前期工作。大力引进金融、中介、信息、创意、会展等新兴服务业态,浦发、华夏、浙商、民生等银行分支机构先后落户,小额贷款公司成功组建。积极筹划现代服务业孵化中心,鼓励和引导城市设计、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企业向商务楼宇集聚。

四是休闲旅游业抓互动。依托我市独特的区位优势,整合农业、商贸、旅游等各种资源,以“四季仙果之旅”、浙东新商都购物节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商贸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互动,吸引更多的市外消费者到上虞旅游、购物。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曹娥景区、祝家庄景区、东山景区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3. 在发展环境营造上,坚持平台建设与要素保障并重。

1、加大平台建设扶持力度。打造发展平台事关未来上虞工业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按照“提升产业竞争力、平台承载力”的要求,我市重点扶持三大平台建设:一是产业集群平台。以现有五大产业、八大块状为基础,加大对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的扶持力度,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在集群平台的关联性、互动性,为综合配套创造条件。二是区域创新平台。加大对产业共性技术攻关的扶持力度,扶持共性技术开发,依托骨干企业建设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促进区域内外企业在产业链、产品链、技术链上紧密合作。三是人才资源平台。依托现有人才市场,加强与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构建人才资源平台,鼓励引进、培育符合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层次人才,为企业创新创优、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2、着力破解要素保障瓶颈。土地、资金、资源等要素供给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各类要素保障,长期致力于企业发展空间和融资环境等的建设。一是保障土地供给。加快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拓展用地空间,争取用地指标,强化用地预审,保障重点需求;鼓励企业内部挖潜,通过加层翻建、改造标准厂房等形式,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探索建立“飞地”模式,在杭州湾工业园区东二区划出一定区域用于乡镇工业发展,缓解乡镇用地制约。二是优化人力资源。推动企业规范用工,改善用工条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性化管理水平;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择业技能;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劳务用工资源信息库,举办多种形式的招聘会、洽谈会,推动区域性劳务合作。三是加强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考核力度,鼓励银行加快改革步伐,加强银企对接,创新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督促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拓展融资渠道,共同培育良好的社会融资环境。

3、优化提升服务发展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我们上虞市委市政府不仅从增强硬实力上下功夫,还在提升软环境上做文章:一是努力创造优越的服务环境。全市广大干部按照“服务型”干部的要求,强化“尊重投资者、保护生产力”和“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的理念,坚持领导围绕发展转、部门围绕基层转、服务围绕项目转,将服务覆盖到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到社会事业的前前后后,尽快打出上虞的服务品牌。二是努力提供良好的要素环境。土地上,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抓好用地指标的争取和盘活,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资金上,要切实做好银企协调,充分发挥牵线搭桥作用。供电、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主动服务、协调配合。三是努力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基层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围绕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目标,全面落实平安创建的各项措施,强化社会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抓好社会治安、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工作,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环境。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9.45亿元,增长34.6%,高出绍兴市平均9.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27亿元,增长7.2%,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60.00亿元,增长28.4%,高出绍兴市平均14.3个百分点;实现合同外资2.64亿美元,增长246.7%,居绍兴各县市(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增长31.5%,居绍兴各县市(区)第二;引进内资19.93亿元,增长17.3%;自营出口10.62亿美元,增长45.6%,高于绍兴市平均6.56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总收入29.7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41亿元,分别增长23.5%32.1%,增幅均居绍兴各县市(区)第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
2010年浙江发展的转型预测分析与建议
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地方产业政策优化研究
拥抱世博 展示昆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