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解说)两种成本法区别?为业绩考核而操纵利润?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利用!
userphoto

2023.10.22 上海

关注

01.事因
某电子半导体行业大型制造业工厂,近年来因为整个金融环境以及行业激烈的竞争,业绩正在逐步下滑而渐渐产生亏损。究其原因,总经理找到了掌握工厂所有数据的财务总监询问:我们问题到底是出在了哪里?有什么办法扭转此局势?财务经理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一番询问后总经理只能找来外来审计团队做调查。
02.发展
审计对企业利润结构做排摸,发现去年毛利率水平随着月份的后移而逐渐增大。再反观前三年也发生同样的问题。审计团队确定了问题点所在便继续深入挖掘。
影响毛利率的有两个因素,分别是收入与成本,比对现金流后感觉收入无太大异常,从而对成本进行纠察,终而发现了猫腻。
审计团队发现其一:在去年11月和12月销售额非常接近的状况下,成本的占比相差11%之多。其二:又发现11月和12月的库存大量增加
综合这两点因素再调集了销售的当月订单,发现去年订单12月和1月以及未来订单,订单数量缺未明显增加,那么这库存的大量增加是为了囤货?
最终,审计团队把这起事件定位为人为操纵利润事件。

03.我们还原整个始末

原来销售总监利用公司内部控制的漏洞与财务总监共同策划了起利润操纵,由于本企业的考核方式,销售部门以利润中心的考核方式对利润负责,销售总监为提高其年底的业绩考核与财务总监商议。最后,财务总监决定使用完全成本法操控利润的手段来策划整起事件
一般成本入账方式分为两种,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我们都知道成本的组成为:料、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这两个成本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变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直接计入损益,而完全成本法则是将其计入产品成本。没错,我们日常企业记账给到税务局报账的都是用完全成本法,原因是:不然税务局怎么能收到客观的税费呢。而变动成本法我们一般只用在做管理会计报表时使用的口径。

众所周知,固定制造费用的金额一般不会随着产量的上升而上升。这将会导致两个结论

1那如果产品生产的数量变多了则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就变少了.

2.如果生产的多而销售的少则大部分的固定制造费用都会留在存货中。

所以吸收成本法可以人为的操控利润,我们的财务总监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虚增了期末的利润。他们策划去虚构一个巨量的订单上报给生产总监,如此而使11月12月生产了大量的库存积压,而电子企业的固定制造费用比例是非常庞大的,这些大部分的费用就留在了库存中到不了损益表中去。而12月销售的货物中结转的成本用到的是11月生产的存货,所以单位成本是非常低的,引起了11月和12月的毛利率差异
然而这就导致了次年(今年)的库存堆积,产生了不必要的存货报废,从而引起了本文开头呈现的利润大幅度下降的问题。
04.事后发展
事后,整个审计团队将该份报告呈现给了总经理,了解情况后总经理还是把财务总监和销售总监都给炒鱿鱼了,又接受了审计团队的另一个建议:增加对内财务部的管理会计报表,这份报表的成本计价方法规定用变动成本法。这样一来每月的固定制造费用直接进了损益,无法人为操纵业绩
——总结——
总体来说,一个好的企业不仅需要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其整个企业的财务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制度更是尤为重要,如果说产品与商业模式是企业的发动机,那么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便是企业的司机,如果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老司机那么企业迟早会偏离轨道!

粉丝福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边际成本与完全成本区别及算法
【原创】财务须知:掌握财务分析技巧,提升财务工作价值(上)
财务总监谈如何实现图书利润最大化
疫情期,企业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带你走进精益领导力的世界-从财务视角看精益(第10讲)
企业赚钱还是在赔钱?大多数老板其实并没搞清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