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店寻踪|杭州旧书市和宝石山石刻

杭州这座城市,我在2014年以前来过两三回,2014年以后因为分公司在这里,就经常从厦门到杭州开会,每次匆匆来,匆匆去。2016年9月,因为工作原因调到了杭州,这样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今我选择离开,西湖风景虽好,可惜无荡舟湖上可对饮之人,加之像我这样的穷人因为城中村拆迁,居住成本陡增,莫不如归去。

以往,我从未想过到这些城市来生活,待在一个熟悉地方就好了,何况这座城市不再欢迎我们呢?!相比,我还是很有理由喜欢厦门的,可惜厦门太远太远……别无所好,就是喜欢淘点书。能够一个人静默地待着,绝不想多说一句话。

杭州沈记古旧书店,常常有很多人以为沈老板工作日营业,结果吃闭门羹。

杭州的旧书店,网上搜的多的是沈记古旧书店,我去过几回,书很多,很杂,沈老板很悠闲,周五、周六、周日开三天门,而且只开到下午两点,其他时间不开门。沈老板应该是本地人吧,这生活的舒适度很高啊!在他店里,淘到过几本书,主要是书积压堆放,我也不好意思扒腾,毕竟和人家不熟悉。

厦下书市,一般摆成四排,摊位大都有固定位置

原来在浙江图书馆的假日书市就不一样了。那些摆摊的老板都有自己的库存,可以说是常去常新。周末如果一天去看展、爬山,那必有一天到浙江图书馆淘书。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将摊摆在图书馆左侧出厦的那片区域,因为有厦顶,下雨天照样摆摊。我第一去就是在一个雨天,路上还担心没人摆摊。到那看到他们一排排的摆着,人算不少,可以说很惊喜。这些摊主大多是有固定的摊位,去多了对每个摊位上的书都会很熟悉,哪些是上次没有的书,大致过一遍就了解了。天气好的时候,就摆到了图书馆门前的庭院里,摊子会比摆在左侧厦下时多很多,买书的自然会更多。冬天里,有阳光的周末最热闹,我会一排排的依次过完每个摊位,起初两手空空,到后面就拎着一个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书的袋子,坐到台阶上晒着太阳,顺路拍一些现场以及淘到书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微博、QQ空间以及豆瓣广播上,很嘚瑟地晒自己的收获。快夏天时,他们支起了凉棚,天虽然些,人依旧很多。临近暑期,书市照例休市歇摊。

冬日摆在浙江图书馆庭院的书市,摊多书多,我来的晚,人显得少


暮春初夏,太阳热的时候,支起了凉棚,这两凉棚应该是统一做的:杭州假日书市

2017年暑期前的几次书市,我都去了,然后到了七月开始休市。那段时间我正在换工作,没事时就跑图书馆看书消夏。浙江图书馆楼下一层阅览室古籍比较多,我在那看完了黄庭坚的年谱,还看了苏轼年谱的后面两册,三楼的阅览室书画类书籍很多,我就在那里看各种手札集子。就这样等到八月底,等着书市开摆的通知,一天一天一天……直到九月的一天我在图书馆入口处看到一个关于假日书市的通知,说准备继续开办书市,但得取得文化主管部门的许可。然后九月过去,十月也过去了,那个通知还贴在那里,没有丝毫更新的意思。我到网上搜索消息,说是停办了……我终于不再关注这个消息,然后就没有再去图书馆。

十一月的某一天,我在豆瓣上看到有人发的广播,有图有真相:浙图书市商户入驻杭州收藏品市场!当时还在出差,看到这个的广播,为之一振。出差回来的周六,十一月二十五日就去位于湖墅南路与文晖路交叉口的杭州收藏品市场,顺着门口的指示,找到了这个书市。这些由摊主变成店主的老板还记得我,呵呵……搬到了收藏品市场,他们就天天营业了。我还是老规矩,每家店都过一遍,那天收获颇丰,就这样时不时的到那里淘书。

位于湖墅南路与文晖路交叉口的杭州收藏品市场


 杭州收藏品市场书市入口

常有书友建议他们把搬到这里的通知贴到浙江图书馆,以便更多人知晓,他们总是笑一笑,当做玩笑……

杭州收藏品市场书市店铺,这是刚搬来没有多久的场景,有些店没有开门,还在铺书

除了浙图假日书市,另外一个我常去的地方是位于拱宸桥桥头的一个旧书店。书店不是很大,书,尤其是古籍类的书很多,老板估计是参考了某网上的定价,书底用铅笔写好了价格,大都不便宜。五元、十元一本的书也有一些,我常去淘的就是这些五元、十元一本的书,或者再贵点,但是值得买的书。拱宸桥总是很安静的在那,大运河同样安静的流淌,相比西湖的嘈杂,我还是喜欢到拱宸桥。

拱宸桥桥头旧书店外观,有很多来玩的小朋友买书看书

照片中坐在那里读书的是老板娘

书店店内,地方虽小,满满的都是书

书架局部,老板应该挺爱书的,用塑料膜将书包起来

135编辑器

浙江图书馆后面的宝石山,是我常去的地方。那一片有好几个山头,我也分辨不清,统一称为宝石山吧。宝石山上有名就是保俶塔,以前在湖边望到塔时,我就想登上这座山。山不高,山头与山头之间是连绵的。西湖西面和南面的那些山同样是连绵的,爬上去就可以在上走上一天。我对宝石山的兴趣,在看保俶塔后,就转变到对山上摩崖石刻的寻找,紫云洞、金鼓洞、蛤蟆岭、抱朴道院以及石函路等多处都有摩崖石刻。其中“天开图画”我见到过两处,一处在葛仙山,一处在石函路;“有仙则名”在条不知名的山道边。我猜想山上应该还有很多的石刻,被毁损的也有很多,有一处的佛造像人为毁损严重……

一处天开图画以及落款道光年间的游人

石函路上的天开图画,光绪乙酉冬月

山道边的有仙则名,未阴湿的区域恰成宝塔型

这个叫吴光荣的哥们很嘚瑟,修行还不够,低调低调

枕漱亭

节用爱人视民如伤,估计是当地为政者留痕

东南一柱

乾坤清气

 南无大日如来

南无无量寿佛

吕祖百字碑 

佛家造像

在即将离开杭州的日子,我记述下周末常做的事淘书和爬山,留作以后的回忆。

(本文为孔网书友投稿稿件。请本文作者后台与我们联系,为您寄送孔网独家定制书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旧书市场一览(转载)
难忘的浙江图书馆假日书市
书籍伴我七十年—藏书篇
琅玕阁|林希:买书
读书在燕园——带份老书单供参考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书市、书铺、书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