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品硬货-吴式太极拳超级福利帖-解密改善微循环

此文不是给初学者看的。要读懂,首先要有一定的练习太极拳的基础,而且要知晓吴式太极拳。如果是练习过吴式太极拳的人,经过动作对比,也需要思考。这不是科普贴,而是研究结果。

此文针对的是吴式太极拳。虽然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也具有类似的功能,但是从动作上来说,只有吴式太极拳把这一点做到极致——不但改善血液循环系统,更是改善微循环。

太极拳强调轻灵,而吴式太极拳更加强调轻灵。太极拳讲究动作似直非直,似弯非弯,吴氏拳却要求身体看起来略前倾,弓步的时候躯干和后腿成为一条直线,该直线斜于地面。为何吴式太极拳五行归为水?

本文将对此解答。

首先,吴式太极拳的“身体前倾”,是假的,是骗你的。

就拿下图中的玉女穿梭来说。


在这个动作上,乍一看,的确是人前倾了,但请注意重心位置,就是臀部和髋骨,如同一个铁锤依然问问的沉坠在这个受力关系图中。而肘关节与膝关节仍然处于一条垂直地面的直线上,依然符合外三合的肘与膝合

请注意,吴式太极拳特点是九岁的能学,九十岁的也能学,就在于它设定的架子高。但是架子高锻炼不出效果啊,比如学武术的都要走低架子,就是打拳重心更低,步子更大才出功夫吗?

那么,吴式太极因为架子比其他的高,要如何出功夫?

那就增加一个腿的单腿承重。

如何增加,如上图中所示,支撑的那条腿要想增加训练强度,就要增加重力,而“貌似前倾”而伸长的手与那条不承重的后腿形成一个平衡状态加之身体和腿成为一条直线,如此,臀部就好似一个巨大的重心锤也是一个杠杆支点,身体和腿作为杠杆,前手因为力矩和重力,撬动了后腿,形成平衡。而我们的体重就更多的加载了弓步的前腿上

这就是高架子也能增加腿部肌肉训练的原理。

这种高架子,貌似倾斜又实则不丢重心的方法,也形成一种障眼法欺骗对手,所以吴氏拳别号”长手“

而有意思的在于上图中的右侧三角形。

利用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出,吴式太极拳身体与后腿成为的斜线,与地面的夹角应该是arcsin(1/√3),换算为角度约为35°,补角是55°。不信的话,各位吴式太极拳行家可以试试看,练练普通动作,看看是不是身体与腿成一条斜线的时候,垂直与斜线正好是35°,水平与斜线呈55°,而走斜飞式这样大倾斜动作的时候,身体与地面的夹角成为35°。

另外,它的直角补角55°与35°进行的角度切换与变化,而这个角度存在说明这吴式太极其中用劲的要求,可以称之为被进一步被淬炼过的太极关系,也就是太极的”元因“——原初的构成之因,这是个哲学命题,之后的文章中我会通过数学与几何对此进行证明。

不过啊,练吴式太极拳的同仁们,要自豪还得等一会。我还没有拿出今天的精品硬货解读呢。

在解读之前,需要回顾几个知识点。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人体循环的基本原则,以及液体的压强原理。

初中物理有个经典的理论,就是一个U型联通的玻璃管,管子口开放面对外界,当我们倒水进去,无论每个U型管的粗细,或者曲折,液体的高度是一致的。这就是物理学家帕斯卡发现的压力与单位面积之间的关系,后人称帕斯卡原理。


在这个定理中,液体的压强只和液体的高度以及外界大气压相关,和管子的粗细,形状无关。这个定理还被应用在马桶下水道防止反流上(不然住11楼的冲个厕所,屎尿全部从一楼的马桶飞出来了)。而人体存在身高,也就是心脏和远端肢体的距离,导致部分的存在帕斯卡原理的关系(心脏还在跳,是流体力学问题,单纯静压不足以解释,但是却不能忽略其中的因素)

另外,我们人体循环在于,心脏是总泵,泵出血液给各个动脉,然后经过微循环,毛细血管等,提供给各个器官,最后成为静脉血,回到心脏,心脏再泵给肺,经过呼吸交换,再回到心脏,准备继续泵给身体。

这是一个初中生都耳熟能详的血液循环知识。而我要强调的是,这个关系中,毛细血管是最大的消费终端,动脉血中的氧气与营养都是在毛细血管网络中交出去的。同时毛细血管网络也是最大的外周阻力的场所。你可以理解为,毛细血管就是快递小哥叫你下楼取快递。

我们量血压的时候,要让测量的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目的就是为了此时让上臂的血压与心脏压力相同——刚才说过了,帕斯卡原理,与高度有关。测量出血压又高低两个值,高的那个是心脏收缩泵血的时候压力,低的那个就是心脏舒张那一下下时候的压力。

那么我们可以推论:人体的血压其实是不均匀的。别看一个心脏泵出去个没完没了,各个血管一分散,手脚之间因为血管路径与重力的差异,身体的位置,活动的兴奋程度,均会导致我们体内各个部位血压不同

既然身体各个部位血压不同,那么我们根本无法保证终端的供给都可以照顾到。


要知道,毛细血管网络,是压力变化最复杂的地方,因为它太多了,千千万万的毛细血管网,我们根本不可能保障这些毛细血管网络下管理的区域,都能获得良好的供养。——总有持续性供给不良的区域。也就是说,快递小哥本来是划分片区管理送快递的,而每个区域每一户都在需求收快递,此时有些快递小哥要收发的货物过多,而有些快递小哥又几乎没有收发的任务。但是大家划分了片区,这就导致那些没任务的快递小哥,在他的区域内人们总是收不到快递——但是这快递可不是你付钱买来的,而是这个片区每一户都生存必须的,老没人送供给,结果这个片区很多单位就要饿死了——组织细胞单位因供养不足而凋亡。

同时毛细血管网是我们身体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的主要来源。心脏泵血,毛细血管提供阻力,这个阻力本身也是有意义的,它让血液更长时间滞留,腾出时间交换营养和垃圾。——快递小哥总是要在楼下等半天,他要是到了地方快递一扔然后油门一踩就跑,你就拿不到快递了。

但是,外周阻力也是造就心脏疲劳的重要原因。心脏跟你跳一辈子,老让它背着铁背心跳,高负荷工作,早早就累坏了。心内科对于心功能不好的病人,很多用药思路就在于降低心脏负荷,也就是这个道理。

神经紧张,血管收缩,或者关闭部分快递小哥站点,导致局部循环闭塞,而心脏又过于尽忠职守,于是就提高压力(高血压),让隔壁片区的快递小哥绕路去送粮。于是循环曲里拐弯,心脏更累。

看到这里,脑子里是不是复现出两个大字:

轻灵——特别强调的那个东西!

一动而周身轻灵。老那么强调轻灵,是不是很重要!自己说。

那么吴式太极拳怎么从拳架上体现这个轻灵呢?

首先,要知道,肌肉也是一个巨大的储存循环血液的器官。健美先生亮肌肉,除了要收缩肌肉才能鼓起来,更重要的是肌肉要充血进去。如果你在国外超市买牛排,你就会发现,越好的牛排越是血淋林的。——老外屠宰不放血,把牛电死。还说是人道主义。尤其是英国佬。

我们来具体看个例子吧,比如揽雀尾中的琵琶手这个经典动作。


我附上画的原图,以及棱镜图。充血的地方,我会用夸张的肌肉来表达。不承重的地方,肌肉不兴奋,我用枯瘦的细肢体来表达。

还记得我说过的”归零“的重要吧——接触额外阻力,回到生理位置的基础张力上。

首先,我们归零张力,我们发现途中,琵琶手的两条胳膊的位置,几乎与心脏一直处于同一水平——压强与心脏近似。我在图中,用♥标记出来。

此时,心脏每一次的搏动,都与胳膊内血管进行共鸣——当压强相似,其中流经的血管相对比较直,没有过多的曲折之时,两臂的血管与心脏的压力相同,产生共振,这样,胳膊血管的共振就分担了心脏输出的阻力,也就是降低了心脏的工作量,让心脏得以喘息。

另一方面,因为之前已经介绍过了,吴式太极拳对于单腿承重的训练原理。此时,人体双腿的压强在重力的影响下,应该高于心脏的压强。但是我们运用单腿承重法,把一条腿尽可能的加压,让肌肉兴奋,让血流灌注进去,仿佛把管道灌得满满的——两条腿的灌血量现在集中到一条腿,如此,着一条腿各个器官组织,如管理骨骼供养的骨膜,如深层不太讨好使用的肌肉,都得到了加压式的关注——还记得我刚才那个毛细血管堵塞通路而改道的图吧?就是依靠加压力才改善的,只不过此时加压是通过身体位置而施加压力,并不是通过心脏。

而琵琶手单腿承重存在变化,虚步弓步的变化,就是这个道理——两条腿轮流加压灌注——反正不是一直把血憋在那里,也不给心脏添乱,灌注一下,疏松一下,轮替进行。

而我画了三个☆的地方,是进一步加压关注的关键。此时因为有一个明显的转腰动作,仿佛扭毛巾一样,把这个灌注进一步加入下肢,尤其是承重腿。尽管大腿肌肉非常丰富,幅员辽阔,正是这么旋转腰部的一下下,二次加压,保障下肢所有的组织都滋养到。——注意,没有一直憋着,就这么一下,然后就还原了,准备接单边。

在琵琶手的过程中,轮替的挤压下肢肌肉内的血液循环,胳膊内血管与心脏共振形成降低阻力,是不是很像推拿按摩——只不过推拿是别人给你做,太极拳是自己给自己做。不但降低自己的循环阻力,还轮流按摩促进循环,不求人。是不是很赞。

这么写有点晕是不是,那来个简单版本:

依据:体内血液的总量是不变的,恒定的。这里多了那里就少,OK。

         人体分为头部,双上肢,躯干(躯干肌肉和内脏),双下肢。

         内脏具有储藏血液的功能,例如肝脏,肾脏,都是大储存量。

         而虚灵顶劲的基础要求,导致头部与心脏维持在一个恒定关系,况且颈部动脉压力巨大,头部的供血是心脏的嫡系,故可以忽略其变化,我们现在仅仅考虑

双上肢

躯干(内含躯干肌肉与内脏)

双下肢

同时,请注意,流速越快↑,阻力就越↓,局部血容量就降低↓或者持平。

相反,流速越慢↓,阻力越大↑,局部蓄积血容量↑。

这是个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我们必须知道。

手臂与心脏位置近似水平——外周阻力↓,流速↑,手臂血液↓,那多余的血液就跑到其他部位了,如躯干,双下肢,这些地方血液量↑

而弓步,之前已经解释了,尽可能的把一个腿的承重增加,另一条腿处于放松位,则导致:放松腿外周阻力↓,血液流速↑,血液量↓,

综合上述两段,赶走的血液去哪里了?答案,躯干肌肉与内脏,以及承重的那条腿。我应用棱镜图画了个大粗腿。

但是,琵琶手打到后期,会又一个明确的旋转腰部,就是我画★的那个图示。

不管老话里的旋转丹田,还是送腰转胯,总之,人体的运动是肌肉完成的。而拧毛巾大家都清楚吧?这么一旋转,腰部肌肉旋转,挤压躯干肌肉,令躯干肌肉内的血液被挤走,半个躯干肌肉里的血液量继续↓,于是被挤走的血液进一步流入内脏↑,以及承重腿↑。

而琵琶手最后一个动作,下面接单边。这个动作弓步转为虚步,改换了承重腿,解除了旋转拧毛巾的腰部,此时:

手臂与心脏位置近似水平——外周阻力↓,流速↑,手臂血容量↓。

躯干,肌肉的血容量因为接触了拧毛巾旋转,再次灌注,阻力↓,流速↓,血容量↑。蓄积新鲜血液。而内脏刚才已经多次增加血容量,此时血容量被分摊,开始↓。

下肢,承重腿改变。导致之前充盈的腿现在阻力↓,流速↑,容量↓。

反之,另一个下肢现在承重了,重新积蓄血液,阻力↑,流速↓,容量↑。

总结琵琶手:我们通过放松要求作为基础,尽可能的归零外周阻力,然后把身体出了头部以外的三大区域:双上肢,躯干,双下肢,在打拳过程中,轮流让他增加阻力-放松阻力,增加容量-降低容量,增加流速-降低流速。轮替进行,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而要感知到这些,必须静松之后,慢动作练,才能体会到。整个血压流经变化的过度感,慢慢的均匀的来才能感受到。

静松慢匀圆,这拳不就一直这么要求的么。

这就是吴式太极拳对于血液循环系统的控制。等于你在不增加心脏负担的前提下,把自己里里外外挤了一遍,保证每一个角落都良好的被滋养。其他太极拳也有这样的作用和要求,但是在柔化和慢匀的动作特点上,不及吴氏太极如此做到极致。想来,吴氏太极外号长寿拳,也是有来头的。

而起式就更赞了。

作业:

沿着这个思路,体会吴式太极拳中,四大区域:头,躯干,双上肢,双下肢之中,血流随着压力变化和充盈。体会四大区域中,血液流速,阻力,容量的变化。

作业引导:

起式

先与肩平高,心脏血管共振压强相同,阻力降低,然后回收同时两腿下蹲,血液更多流向下肢,回收的两手胳膊肘血管随之也弯,阻止胳膊血液回流,因为接下来两手下沉,要接着之前的血流量,随着两手下沉,进一步的双手充血,然后起手又与肩平高,回到心脏水平位,下肢一腿血压增加,另一腿虚步降压,然后接揽雀尾的丁步挤——四肢身体最远端都轮流被挤入了一次血液,充盈促进了循环,而心脏却没有增加负担。

良心题啊。

工作地点:西安市凤城九路,城市运动公园羽毛球馆三楼。

名称:博运太极·医舍

教学负责人:张教练

教学项目:吴式太极拳30式,健康医学讲座,太极桩功,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吴式太极拳老架方架,太极心理辅导。青少年心理特点讲座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家秘笈】杨振铎教你练太极拳——对躯干、下肢的要求
疏通微循环,让自己更年轻更健康更长寿!
太极拳对心血管疾病具有独特作用
心脏不好快抬腿!抓住睡前3分钟,血液回流更畅通,心脏更强壮!
为什么老中医不害怕高血压,看完你也一样
太极拳是最佳的健身养身运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