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帝本纪之一(帝尧)
帝尧者⑴,放勋⑵。其仁如天⑶,其知如神⑷。就之如日⑸,望之如云⑹。富而不骄,贵而不舒⑺。黄收纯衣⑻,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⑼,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⑽。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⑴帝【集解】《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索隐】尧,谥也。放勋,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案: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於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正义】徐广云:“号陶唐。”《帝王纪》云:“尧都平阳,於《诗》为唐国。”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恆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阳河水一名晋水也。”
⑵【集解】徐广曰:“号陶唐。”皇甫谧曰:“尧以甲申岁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徵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年百一十八,在位九十八年。”
⑶【索隐】如天之函养也。
⑷【索隐】如神之微妙也。
⑸【索隐】如日之照临,人咸依就之,若葵藿倾心以向日也。
⑹【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穀之仰膏雨也。
⑺【索隐】舒犹慢也。《大戴礼》作“不豫”。
⑻【集解】徐广曰:“纯,一作‘纟才’。”骃案:《太古冠冕图》云“夏名冕曰收”。《礼记》曰“野夫黄冠”。郑玄曰“纯衣,士之祭服”。【索隐】收,冕名。其色黄,故曰黄收,象古质素也。纯,读曰缁。
⑼【集解】徐广曰:“驯,古训字。”【索隐】《史记》“驯”字徐广皆读曰训。训,顺也。言圣德能顺人也。案:《尚书》作“俊德”,孔安国云“能明用俊德之士”,与此文意别也。
⑽【集解】徐广曰:“下云‘便程东作’,然则训平为便也。”骃案:《尚书》并作“平”字。孔安国曰“百姓,百官”。郑玄曰“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索隐】《古文尚书》作“平”,此文盖读“平”为浦耕反。平既训便,因作“便章”。其今文作“辩章”。古“平”字亦作“便”,音婢缘反。便则训辩,遂为辩章。邹诞生本亦同也。
乃命羲、和⑴,敬顺昊天⑵,数法⑶日月星辰⑷,敬授民时⑸。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⑹。敬道日出,便程东作⑺。日中,星鸟,以殷中春⑻。其民析,鸟兽字微⑼。申命羲叔,居南交⑽。便程南为,敬致⑾。日永,星火,以正中夏⑿。其民因,鸟兽希革⒀。申命和仲⒁,居西土⒂,曰昧谷⒃。敬道日入,便程西成⒄。夜中,星虚⒅,以正中秋⒆。其民夷易,鸟兽毛毨⒇。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21)。便在伏物(22)。日短,星昴,以正中冬(23)。其民燠,鸟兽氄毛(24)。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25)。信饬(26)百官,众功皆兴。
⑴【集解】孔安国曰:“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世掌天地之官。”【正义】《吕刑传》云:“重即羲,黎即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也。”案:圣人不独治,必须贤辅,乃命相天地之官,若《周礼》天官卿、地官卿也。
⑵【正义】敬犹恭勤也。元气昊然广大,故云昊天。《释天》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而独言昊天者,以尧能敬天,大,故以昊大言之。
⑶【索隐】《尚书》作“历象日月”,则此言“数法”,是训“历象”二字,谓命羲和以历数之法观察日月星辰之早晚,以敬授人时也。
⑷【正义】历数之法,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明递中之星,日月所会之辰,定其天数,以为一岁之历。
⑸【正义】《尚书·考灵耀》云:“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种黍菽。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昏中,可以收敛也。”天子视四星之中,知民缓急,故云敬授民时也。
⑹【集解】《尚书》作“嵎夷”。孔安国曰:“东表之地称嵎夷。日出於旸谷。羲仲,治东方之官。”【索隐】旧本作“汤谷”,今并依《尚书》字。案:《淮南子》曰“日出汤谷,浴於咸池”,则汤谷亦有他证明矣。又下曰“昧谷”,徐广云“一作‘柳’”,柳亦日入处地名。太史公博采经记而为此史,广记异闻,不必皆依《尚书》。盖郁夷亦地之别名也。【正义】郁音隅。阳或作“旸”。《禹贡》青州云:“嵎夷既略。”案:嵎夷,青州也。尧命羲仲理东方青州嵎夷之地,日所出处,名曰阳明之谷。羲仲主东方之官,若《周礼》春官卿。
⑺【集解】孔安国曰:“敬道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索隐】刘伯庄传皆依古史作平秩音。然《尚书·大传》曰“辩秩东作”,则是训秩为程,言便课其作程者也。【正义】道音导。便,程,并如字,後同。导,训也。三春主东,故言日出。耕作在春,故言东作。命羲仲恭勤道训万民东作之事,使有程期。
⑻【集解】孔安国曰:“日中谓春分之日也。鸟,南方朱鸟七宿也。殷,正也。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转以推孟、季,则可知也。”【正义】下“中”音仲,夏、秋、冬并同。
⑼【集解】孔安国曰:“春事既起,丁壮就功,言其民老壮分析也。”乳化曰字。《尚书》“微”作“尾”字。说(文)云“尾,交接也”。
⑽【集解】孔安国曰:“夏与春交,此治南方之官也。【索隐】孔注未是。然则冬与秋交,何故下无其文?且东嵎夷,西昧谷,北幽都,三方皆言地,而夏独不言地,乃云与春交,斯不例之甚也。然南方地有名交阯者,或古文略举一字名地,南交则是交阯不疑也。【正义】羲叔主南方官,若《周礼》夏官卿也。
⑾【集解】孔安国曰:“为,化也。平序分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也。”【索隐】为依字读。春言东作,夏言南为,皆是耕作营为劝农之事。孔安国强读为“讹”字,虽则训化,解释亦甚纡回也。【正义】为音于伪反。命羲叔宜恭勤民事。致其种殖,使有程期也。
⑿【集解】孔安国曰:“永,长也,谓夏至之日。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可知也,以正中夏之(气)节。”马融、王肃谓日长昼漏六十刻,郑玄曰五十五刻。
⒀【集解】孔安国曰:“因,谓老弱因就在田之丁壮以助农也。夏时鸟兽毛羽希少改易也。革,改也。”
⒁【正义】和仲主西方之官,若《周礼》秋官卿也。
⒂【集解】徐广曰:“一无‘土’字。以为西者,今天水之西县也。”骃案:郑玄曰“西者,陇西之西,今人谓之兑山”。
⒃【集解】徐广曰:“一作‘柳谷’”。骃案:孔安国曰“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此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也”。
⒄【集解】孔安国曰:“秋,西方,万物成也。”
⒅【索隐】虚,旧依字读,而邹诞生音墟。案:虚星主坟墓,邹氏或得其理。
⒆【集解】孔安国曰:“春言日,秋言夜,互相备也。虚,玄武之中星。亦言七星皆以秋分日见,以正三秋也。”
⒇【集解】孔安国曰:“夷,平也。老壮者在田,与夏平也。毨,理也。毛更生(日)整理。”
(21)【集解】孔安国曰:“北称幽都,谓所聚也。”【索隐】《山海经》曰“北海之内有山名幽都”,盖是也。【正义】案:北方幽州,阴聚之地,命和叔居理之。北方之官,若《周礼》冬官卿。
(22)【索隐】使和叔察北方藏伏之物,谓人畜积聚等冬皆藏伏。《尸子》亦曰“北方者,伏方也”。《尚书》作“平在朔易”。今案:《大传》云“便在伏物”,太史公据之而书。
(23)【集解】孔安国曰:“日短,冬至之日也。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节也。”马融、王肃谓日短昼漏四十刻。郑玄曰四十五刻,失之。
(24)【集解】徐广曰:“氄音茸。”骃案:孔安国曰“民入室处,鸟兽皆生氄毳细毛以自温也”。
(25)【索隐】夫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度数也。而日行迟,一岁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至二十九日半强,月行天一币,又逐及日而与会。一年十二会,是为十二月。每月二十九日过半。年分出小月六,是每岁馀六日。又大岁三百六十六日,小岁三百五十五日,举全数云六十六日。其实一岁唯馀十一日弱。未满三岁,已成一月,则置闰。若三年不置闰,则正月为二月。九年差三月,则以春为夏。十七年差六月,则四时皆反。以此四时不正,岁不成矣。故《传》曰“归馀於终,事则不悖”是也。
(26)【集解】徐广曰:“古‘敕’字。”
尧曰:“谁可顺此事?”⑴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⑵尧曰:“吁!顽凶,不用。”⑶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⑷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⑸尧又曰:“嗟,四岳,⑹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⑺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⑻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⑼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⑽尧於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⑾
⑴【正义】言将登用之嗣位也。     ⑵【集解】孔安国曰:“放齐,臣名。”【正义】放音方往反。郑玄云:“帝尧胤嗣之子,名曰丹朱,开明也。”案:开,解而达也。《帝王纪》云:“尧娶散宜氏女,曰女皇,生丹朱。”《汲冢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范汪《荆州记》云:“丹水县在丹川,尧子朱之所封也。”《括地志》云:“丹水故城在邓州内乡县西南百三十里。丹水故为县。”
⑶【集解】孔安国曰:“吁,疑怪之辞。”【正义】《左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凶,讼也。言丹朱心既顽嚚,又好争讼,不可用之。
⑷【集解】孔安国曰:“讙兜,臣名。”郑玄曰:“共工,水官名。”【正义】兜音斗侯反。
⑸【正义】漫音莫干反。共工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似於恭敬,罪恶漫天,不可用也。
⑹【集解】郑玄曰:“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正义】嗟叹鸿水,问四岳谁能理也。孔安国云:“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诸侯,故称焉。”
⑺【集解】孔安国曰:“怀,包;襄,上也。”【正义】汤音商,今读如字。荡荡,广平之貌。言水奔突有所涤除,地上之物为水漂流荡荡然。案:怀,藏,包裹之义,故怀为包。《释言》以襄为驾,驾乘牛马皆在上也。言水襄上乘陵,浩浩盛大,势若漫天。
⑻【集解】马融曰:“鲧,臣名,禹父。”
⑼【正义】负音佩,依《字通》。负,违也。族,类也。鲧性很戾,违负教命,毁败善类,不可用也。《诗》云“贪人败类”也。
⑽【正义】异音异。孔安国云:“异,已;已,退也。言馀人尽已,唯鲧可试,无成乃退。”
⑾【正义】《尔雅·释天》云:“载,岁也。夏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李巡云:“各自纪事,示不相袭也。”孙炎云:“岁,取岁星行一次也。祀,取四时祭祀一讫也。年,取禾穀一熟也。载,取万物终更始也。载者,年之别名,故以载为年也。”案: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故放退也。至明年得舜,乃殛之羽山,而用其子禹也。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⑴岳应曰:“鄙惪忝帝位。”⑵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於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⑶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⑷尧曰:“吾其试哉。”⑸於是尧妻之二女,⑹观其德於二女。⑺舜饬下二女於妫汭,⑻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⑼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於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⑽尧使舜入山林⑾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⑿女登帝位。”舜让於德不怿。⒀正月上日,⒁舜受终於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⒂
⑴【集解】郑玄曰:“言汝诸侯之中有能顺事用天命者,入处我位,统治天子之事者乎?”【正义】孔安国云:“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在位七十载,时八十六,老将求代也。”
⑵【正义】四岳皆云,鄙俚无德,若便行天子事,是辱帝位。言己等不堪也。
⑶【集解】孔安国曰:“无妻曰矜。”【正义】矜,古顽反。
⑷【集解】孔安国曰:“不至於奸恶。”【正义】烝,之升反,进也。言父顽,母嚚,弟傲,舜皆和以孝,进之於善,不至於奸恶也。
⑸【正义】欲以二女试舜,观其理家之道也。
⑹【正义】妻音七计反。二女,娥皇、女英也。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舜升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     ⑺【正义】视其为德行於二女,以理家而观国也。
⑻【集解】孔安国曰:“舜所居妫水之汭。”【索隐】《列女传》云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系本》作“女莹”。《大戴礼》作“女匽”。皇甫谧云:“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汭,水涯也,犹洛汭、渭汭然也。”【正义】饬音敕。下音胡亚反。汭音芮。舜能整齐二女以义理,下二女之心於妫汭,使行妇道於虞氏也。《括地志》云:“妫汭水源出蒲州河东南山。许慎云:‘水涯曰汭。’案:《地记》云‘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妫水,北流者汭水。二水异源,合流出谷,西注河。妫水北曰汭也’。又云‘河东县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
⑼【集解】郑玄曰:“五典,五教也。盖试以司徒之职。”
⑽【集解】马融曰:“四门,四方之门。诸侯群臣朝者,舜宾迎之,皆有美德也。”
⑾【索隐】《尚书》云“纳于大麓”,《穀梁传》云“林属於山曰麓”,是山足曰麓,故此以为入山林不迷。孔氏以麓训录,言令舜大录万几之政,与此不同。
⑿【集解】郑玄曰:“三年者,宾四门之後三年也。”
⒀【集解】徐广曰:“音亦。《今文尚书》作‘不怡’。怡,怿也。”【索隐】古文作“不嗣”,今文作“不怡”,怡即怿也。谓辞让於德不堪,所以心意不悦怿也。俗本作“泽”,误尔,亦当为“怿”。
⒁【集解】马融曰:“上日,朔日也。”【正义】郑玄云:“帝王易代,莫不改正。尧正建丑,舜正建子,此时未改,故依尧正月上日也。”
⒂【集解】郑玄曰:“文祖者,五府之大名,犹周之明堂。”【索隐】《尚书·帝命验》曰:“五府,五帝之庙。苍曰灵府,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显纪,黑曰玄矩。唐虞谓之五府,夏谓世室,殷谓重屋,周谓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正义】舜受尧终帝之事於文祖也。《尚书·帝命验》云:“帝者承天立五府,以尊天重象也。五府者,黄曰神斗。”注云:“唐虞谓之天府,夏谓之世室,殷谓之重屋,周谓之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文祖者,赤帝熛怒之府,名曰文祖。火精光明,文章之祖,故谓之文祖。周曰明堂。神斗者,黄帝含枢纽之府,名曰神斗。斗,主也。土精澄静,四行之主,故谓之神斗。周曰太室。显纪者,白帝招拒之府,名显纪。纪,法也。金精断割万物,故谓之显纪。周曰总章。玄矩者,黑帝汁光纪之府,名曰玄矩。矩,法也。水精玄味,能权轻重,故谓之玄矩。周曰玄堂。灵府者,苍帝灵威仰之府,名曰灵府。周曰青阳。”
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⑴遂类于上帝,⑵禋于六宗,⑶望于山川,⑷辩于群神。⑸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牲,班瑞。⑹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⑺望秩於山川。⑻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⑼同律度量衡,⑽脩五礼⑾五玉⑿三帛⒀二生⒁一死⒂为挚,⒃如五器,卒乃复。⒄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⒅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⒆遍告以言,⒇明试以功,车服以庸。(21)肇十有二州,决川。(22)象以典刑,(23)流宥五刑,(24)鞭作官刑,(25)扑作教刑,(26)金作赎刑。(27)眚灾过,赦;(28)怙终(29)贼,刑。(30)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31)
⑴【集解】郑玄曰:“璿玑,玉衡,浑天仪也。七政,日月五星也。”【正义】《说文》云:“璿,赤玉也。”案:舜虽受尧命,犹不自安,更以璿玑玉衡以正天文。玑为运转,衡为横箫,运玑使动於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器也,观其齐与不齐。今七政齐,则己受禅为是。蔡邕云:“玉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以视星宿,并县玑以象天,而以衡望之,转玑窥衡,以知星宿。玑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而强也。”郑玄云:“运转者为玑,持正者为衡。”《尚书大传》云:“政者,齐中也。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道正而万事顺成,故天道政之大也。”
⑵【集解】郑玄曰:“礼祭上帝于圜丘。”【正义】《五经异义》云:“非时祭天谓之类,言以事类告也。时舜告摄,非常祭也。”《王制》云:“天子将出,类于上帝。”郑玄云:“昊天上帝谓天皇大帝,北辰之星。”
⑶【集解】郑玄曰:“六宗,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也。”骃案:六宗义众矣。愚谓郑说为长。【正义】《周语》云“精意以享曰禋”也。孙炎云:“禋,絜敬之祭也。”案:星,五纬星也。辰,日月所会十二次也。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也。风师,箕星也。雨师,毕星也。孔安国云:“四时寒暑也,日月星也,水旱也。”《礼祭法》云:“埋少牢於大昭,祭时也。禳祈於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禜,祭星。雩禜,祭水旱也。”司马彪《续汉书》云:“安帝立六宗,祀於洛阳城西北亥地,礼比大社。魏因之。至晋初,荀顗言新祀,以六宗之神诸家说不同,乃废之也。”
⑷【集解】徐广曰:“名山大川。”【正义】望者,遥望而祭山川也。山川,五岳、四渎也。《尔雅》云:“梁山,晋望也。”
⑸【集解】徐广曰:“辩音班。”骃案:郑玄曰“群神若丘陵坟衍”。【正义】辩音遍。谓祭群神也。
⑹【集解】马融曰:“揖,敛也。五瑞,公侯伯子男所执,以为瑞信也。尧将禅舜,使群牧敛之,使舜亲往班之。”【正义】揖音集。《周礼典瑞》云:“王执镇圭,尺二寸。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七寸。伯执躬圭,五寸。子执穀璧,男执蒲璧,皆五寸。言五瑞者,王不在中也。”孔文祥云:“宋末,会稽修禹庙,於庙庭山土中得五等圭璧百馀枚,形与《周礼》同,皆短小。此即禹会诸侯於会稽,执以礼山神而埋之。其璧今犹有在也。”
⑺【集解】马融曰:“舜受终後五年之二月。”郑玄曰:“建卯之月也。祡祭东岳者,考绩。祡,燎也。”【正义】案:既班瑞群后即东巡者,守土之诸侯会岱宗之岳,焚柴告至也。王者巡狩,以诸侯自专一国,威福任己,恐其壅遏上命,泽不下流,故巡行问人疾苦也。《风俗通》云:“太,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始也,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之长也。”案:二月,仲月也。仲,中也,言得其中也。
⑻【正义】乃以秩望祭东方诸侯境内之名山大川也。言秩者,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⑼【集解】郑玄曰:“协正四时之月数及日名,备有失误。”【正义】既见东方君长,乃合同四时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周礼》:“太史掌正岁年以序事,颁正朔於邦国。”则节气晦朔皆天子颁之。犹恐诸侯国异,或不齐同,因巡狩合正之。     ⑽【集解】郑玄曰:律,音律;度,丈尺;量,斗斛;衡,斤两也。”【正义】律之十二律,度之丈尺,量之斗斛,衡之斤两,皆使天下相同,无制度长短轻重异也。《汉律历志》云:“《虞书》云‘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一曰黄锺,二曰太蔟,三曰姑洗,四曰蕤宾,五曰夷则,六曰无射。吕以旅阳宣气,一曰林锺,二曰南吕,三曰应锺,四曰大吕,五曰夹锺,六曰中吕。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锺之管长,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黄锺之龠,以子穀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为一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衡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轻重也。本起於黄锺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而五权谨矣。衡,平也。权,重也。”
⑾【集解】马融曰:“吉、凶、宾、军、嘉也。”【正义】《周礼》“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也。《尚书·尧典》云“类于上帝”,吉礼也;“如丧考妣”,凶礼也;“群后四朝”,宾礼也;《大禹谟》云“汝徂征”,军礼也;《尧典》云“女于时”,嘉礼也。女音女虑反。
⑿【集解】郑玄曰:“即五瑞也。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⒀【集解】马融曰:“三孤所执也。”郑玄曰:“帛,所以荐玉也。必三者,高阳氏後用赤缯,高辛氏後用黑缯,其馀诸侯皆用白缯。”【正义】孔安国云:“诸侯世子执纁,公之孤执玄,附庸之君执黄也。”案:《三统纪》推伏羲为天统,色尚赤。神农为地统,色尚黑。黄帝为人统,色尚白。少昊,黄帝子,亦尚白。故高阳氏又天统,亦尚亦。尧为人统,故用白。
⒁【正义】羔、雁也。郑玄注《周礼·大宗伯》云:“羔,小羊也,取其群不失其类也。雁,取其候时而行也。卿执羔,大夫执雁。”案:羔、雁性驯,可生为贽。
⒂【正义】雉也。马融云:“一死雉,士所执也。”案:不可生为贽,故死。雉,取其守介死不失节也。
⒃【集解】马融曰:“挚:二生,羔、雁,卿大夫所执;一死,雉,士所执。”【正义】挚音至。贽,执也。郑玄云:“贽之言至,所以自致也。”韦昭云:“贽,六贽: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也。”
⒄【集解】马融曰:“五器,上五玉。五玉礼终则还之,三帛已下不还也。”【正义】卒音子律反。复音伏。     ⒅【正义】祢音乃礼反。何休云:“生曰父,死曰考,庙曰祢。”
⒆【集解】郑玄曰:“巡狩之年,诸侯见於方岳之下。其间四年,四方诸侯分来朝於京师也。”
⒇【正义】遍音遍。言遍告天子治理之言也。
(21)【正义】孔安国云:“功成则锡车服,以表显其能用也。”
(22)【集解】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於是为十二州也。”郑玄曰:“更为之定界,濬水害也。”
(23)【集解】马融曰:“言咎繇制五常之刑,无犯之者,但有其象,无其人也。”【正义】孔安国云:“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也。”
(24)【集解】马融曰:“流,放;宥,宽也。一曰幼少,二曰老耄,三曰蠢愚。五刑,墨、劓、剕、宫、大辟。”【正义】孔安国云:“以流放之法宽五刑也。”郑玄云:“三宥,一曰弗识,二曰过失,三曰遗忘也。”
(25)【集解】马融曰:“为辨治官事者为刑。”
(26)【集解】郑玄曰:“扑,槚楚也。扑为教官为刑者。”
(27)【集解】马融曰:“金,黄金也。意善功恶,使出金赎罪,坐不戒慎者。”
(28)【集解】郑玄曰:“眚灾,为人作患害者也。过失,虽有害则赦之。”
(29)【集解】徐广曰:“一作‘众’。”
(30)【集解】郑玄曰:“怙其奸邪,终身以为残贼,则用刑之。”
(31)【集解】徐广曰:“今文云‘惟刑之谧哉’。尔雅曰‘谧,静也’。”【索隐】注“惟形之谧哉”,案:古文作“恤哉”,且今文是伏生口诵,恤谧声近,遂作“谧”也。
讙兜进言共工,⑴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⑵共工果淫辟。⑶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彊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⑷在江淮、荆州⑸数为乱。於是舜归而言於帝,请流共工於幽陵,⑹以变北狄;⑺放驩兜於崇山,⑻以变南蛮;迁三苗於三危,⑼以变西戎;殛鲧於羽山,⑽以变东夷:四辠而天下咸服。
⑴【正义】讙兜,浑沌也。共工,穷奇也。鲧,檮杌也。三苗,饕餮也。《左传》云“舜臣尧,流四凶,投诸四裔,以御魑魅”也。
⑵【正义】工师,若今大匠卿也。     ⑶【正义】匹亦反。
⑷【集解】马融曰:“国名也。”【正义】《左传》云自古诸侯不用王命,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孔安国云:“缙云氏之後为诸侯,号饕餮也。”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案:洞庭,湖名,在岳州巴陵西南一里,南与青草湖连。彭蠡,湖名,在江州浔阳县东南五十二里。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
⑸【正义】淮,读曰汇,音胡罪反,今彭蠡湖也。本属荆州。《尚书》云“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是也。      ⑹【集解】马融曰:“北裔也。”【正义】《尚书》及《大戴礼》皆作“幽州”。《括地志》云:“故龚城在檀州燕乐县界。故老传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神异经》云:“西北荒有人焉,人面,朱髴,蛇身,人手足,而食五穀禽兽,顽愚,名曰共工。”
⑺【集解】徐广曰:“变,一作‘燮’。”【索隐】变谓变其形及衣服,同於夷狄也。徐广云作“燮”。燮,和也。【正义】言四凶流四裔,各於四夷放共工等为中国之风俗也。
⑻【集解】马融曰:“南裔也。”【正义】《神异经》云:“南方荒中有人焉,人面鸟喙而有翼,两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为人很恶,不畏风雨禽兽,犯死乃休,名曰驩兜也。”
⑼【集解】马融曰:“西裔也。”【正义】《括地志》云:“三危山有三峰,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神异经》云:“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飞,为人饕餮,淫逸无理,名曰苗民。”又《山海经》云《大荒北经》“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也。
⑽【集解】马融曰:“殛,诛也。羽山,东裔也。”【正义】殛音纪力反。孔安国云:“殛,窜,放,流,皆诛也。”《括地志》云:“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神异经》云:“东方有人焉,人形而身多毛,自解水土,知通塞,为人自用,欲为欲息,皆(日)云是鲧也。”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⑴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⑵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⑶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⑷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於南河之南。⑸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国践天子位焉,⑹是为帝舜。
⑴【集解】徐广曰:“尧在位凡九十八年。”骃案:《皇览》曰“尧冢在济阴城阳。刘向曰‘尧葬济阴,丘垅皆小’。《吕氏春秋》曰‘尧葬穀林’。”皇甫谧曰“穀林即城阳。尧都平阳,於《诗》为唐国”。【正义】皇甫谧云:“尧即位九十八年,通舜摄二十八年也,凡年百一十七岁。”孔安国云:“尧寿百一十六岁。”《括地志》云:“尧陵在濮州雷泽县西三里。郭缘生《述征记》云‘城阳县东有尧冢,亦曰尧陵,有碑’是也。”《括地志》云:“雷泽县本汉城阳县也。”
⑵【正义】《尚书》“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是也。
⑶【索隐】郑玄云:“肖,似也。不似,言不如父也。”皇甫谧云:“尧娶散宜氏之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皆不肖也。”
⑷【索隐】父子继立,常道也。求贤而禅,权道也。权者,反常而合道。【正义】五帝官天下,老则禅贤,故权试舜也。
⑸【集解】刘熙曰:“南河,九河之最在南者。”【正义】《括地志》云:“故尧城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故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案:濮州北临漯,大川也。河在尧都之南,故曰南河,禹贡“至于南河”是也。其偃朱城所居,即“舜让避丹朱於南河之南”处也。
⑹【集解】刘熙曰:“天子之位不可旷年,於是遂反,格于文祖而当帝位。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4)
【三家注】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五帝本纪 第一
尚书大传 : 尚书大传卷一
尚书序
9.第六 帝舜有虞氏全文翻译解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