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粤语,根在陕西“官话”

粤语,汉语族汉语方言,俗称白话、广府话,在广东、广西及港澳地区和东南亚被广泛使用。

粤语从何而来?

一种说法是来自楚语。

李新魁先生在《广东的方言》一书中写到:“粤语最早的源头,应该是楚人南迁、楚语南来所导致的结果”。

一种说法是来自北方中原的雅语。关于古代“中原”的概念,《诗经》中记载:“中原”一词的出处即在西安。

从50万秦军征南越开始,移民带来的最早的“普通话”雅言成为粤语最早的源头。清代学者陈澧在《广州音说》一书中写到:“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州,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

无论是楚语说还是雅语,我们都可以在平时交流的粤语中发现其共同点:平上去入四声分明,与古代读书专用的吟诵文读音很类似。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再往前考究,楚语和雅语有共同的根源---晋语。

这一点,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定论:唐代诗人张籍在《永嘉行》中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晋语,新《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北方所有有入声的地区方言命名为“晋语”。而在很久以前,它被称作秦晋方言。

上古以来,秦地和晋地一直保持友好交流状态,特别是商鞅变法后,招晋地之民来秦和秦地有计划移民晋地后,以长安为中心的秦晋方言逐渐形成,并占据了统治的地位,成为当时的官话。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语言发音的变化,基本上由北向南迁徙的规律,是由于王权变更、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引发的北方汉民南移运动。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征伐南岳开始,至晋代衣冠南渡,到唐代开闽王王审知,到宋高宗南渡迁臣民百万,中原语言持续传入“越”(即“粤”)。

通过从上面的诸多记述可以了解到:粤语,根在陕西“官话”。

客家人有句祖训:宁卖祖田,不卖祖言。即便在今天,岭南汉人所讲粤语多数保留魏晋时期中原汉语面貌。

反观中原地区的“雅语”,已经不再纯粹。尤其是“五胡乱华”后,中原被游牧统治的时间长达二百七十多年,此段时间留在中原的中原雅语变化很大。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如今的粤语就是秦朝时候的陕西话。

经过改朝换代,粤语的中心也转移到了广州府,百越的成分减少,华夏成分不断增大,都叫粤语,但依旧分出很多口音,例如广州人的粤语,细分为东山口音、西关口音、西村口音和番禺口音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朝是说粤语还是陕西话
陕西方言“吓(ha)死了”
从雅言到国语:古代官方口音的变迁简史
古代有类似当今的普通话吗?上朝时皇帝听不懂大臣的方言怎么办?
关中方言、陕西话、西安话、中原官话的关系
普通话如何诞生的?粤语和陕西话都想当国语,却败给了河北一方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