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者按】清代康熙年间,自号“莲坡”的举人查为仁著有《莲坡诗话》,其中记载了湖南湘潭人张燦的一首七绝: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 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十多年前,看到了这首诗,感触颇深,便萌生了将这“七件事”结合自身所感,以散文形式分开一一道来,于是便有了这方面的系列散文,笔锋拓展开来,遂不以“七事”为限,渐涉及生活方方面面,随写随发,前后累积二十余篇,计有《炭》、《米》、《油》、《盐》、《酱》、《醋》、《茶》、《井》、《烟》、《酒》、《肥皂》、《萝卜》、《火锅》、《表》、《收音机》等。

----“七件事”系列散文之一

开门七件事之首,说的是“柴”,这柴在故里大部分地区已被炭替代,而只有在县城西北山区仍以烧柴为主,此已写入另文,这里不再赘述。

昔日城内常见卖炭娃牵条毛驴驮两篓炭沿街叫卖。这些卖炭娃多乡间贫苦农民,卖炭挣些微钱聊补无米之炊。那年月,人们多给从事低贱工作者后常缀一“娃”字,以示轻蔑,诸如卖菜娃、戏娃子,贼娃子等等,这是特定的时代印记。

卖炭娃中不乏白头老翁,他们起早摸黑,风餐露宿,衣衫褴褛,十指苍苍,为城里人“雪中送炭”,而获此“殊荣”,实乃上苍之不公。我有一亡友,昔作《耀州卖炭娃》一文,对操此业者极尽述描,绘声绘影,令人顿生悯怜之情。

炭主要用来做饭。烧炭也有学问,首先炭要搭在灶内气眼子上,后来这句话引申为“力要出在正相上”之义,成了正己正人的一条箴言。其次炭内要掺入适当水分,这样炭燃烧起来既旺且省。这是因为在燃烧过程中,炭和水起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可燃气体一氧化碳的缘故,这一氧化碳又称煤气,可致人于死地,不可小觑。

至于冬季取暖,旧时一些家道殷实者常烧柴炭。这柴炭是把木柴隔绝空气,加高温烧成的一种燃料,分白炭和黑炭两种。白炭耐烧,黑炭好着,各有利弊。那年月冬季特冷,雪猛风厉,冰凌覆道,檐冰尺许,上学的孩子多提一个柴炭火盆,课堂上口噙一管吹火,满教室只闻一片“嘘嘘”声,老师所讲内容全作耳边风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煤炭突然金贵起来,县上成立了煤建公司,炭成了配给物资,城内每户人家都发了“购煤证”。按人头每人月供40斤,每百斤煤大约一块四毛钱。每月去煤建公司凭本本买了炭,将发票交给运输公司,自有人送煤到家,中无半点差错。

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曾在故里西北山区教书,此地山民皆以柴做炊,我去后也不例外。学校就我一人,连东带长,全校20多名学生喝水全仗柴烧。原存柴即将告罄,令我束手无策,学生见状,齐告无碍,只须上山砍伐,自会有柴。那天,我被学生引到一条深沟内,只见四围莽莽苍苍,林木挺秀,丛林若簇,忽啦一声,20多名学生一下子钻入丛林,无影无踪,我心中暗暗叫苦,万一出个闪失,教我如何担待得起?谁知过了一会,孩子们一个个从丛林中钻了出来,人人肩扛整整齐齐的一捆干柴,清点人数,一个也没有少。高歌归校,柴码得一人多高,临假离去,那柴仍未烧完。

这次打柴,让我见识了大山深处孩子的吃苦和聪慧,他们小小年纪,适应生活的能力是何等的强啊!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取暖所用的炭已被他种燃料替代,然而,煤炭的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却永远给我们以启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王志英丨散文/取暖的那些事儿
散文||担 承
【028】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耀禧作品
煤柴炉 取暖炉
田家炳实验中学张淑琴 || 冬天的回忆
【散文苑】李荣福||​带着“煤婆”去相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