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话肿瘤|叶定伟教授:多元路径打造泌尿肿瘤领域治疗新格局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公布的数据,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癌症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死因。但随着癌症治疗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也在逐步改善。据今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调研显示,我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内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从30.9%提升到了40.5%。其中在泌尿肿瘤治疗这一领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认为多元化治疗格局已经打开,正向一个全新的高峰迈进。

泌尿肿瘤治疗微创化趋势明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外科医生利用“机器人”可开展更为精细的手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患者的正常器官组织,避免切除患者的整个器官,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我们现在肿瘤治疗理念已经从'治病’到'救人’发展,传统手术理念是把肿瘤切除干净为首要目的,但现在逐渐在向保留病人器官功能方面转化与发展”,叶定伟教授举例称,“比如前列腺癌病人,要关注其切除肿瘤后的尿控问题,微创化手术后前列腺癌病人尿失禁比例大幅度降低。对有意愿保留性功能的病人,也能进行最大限度地保留。”

微创化的理念在具体治疗流程当中也体现出广大泌尿外科医生们的探索方向,既把病人的病治好,也进一步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叶定伟教授进一步解释说,“由传统开放性的大创手术,到现在微创、超微创甚至无创方向发展,比如在泌尿系统外科手术中,腹腔镜的应用打开了微创手术的未来,而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以及冷冻消融术或者微波、射频手术又打开了聚焦治疗方向的大门。”

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开启实体肿瘤治疗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肿瘤治疗理念逐渐从各个学科单独诊治转变为多学科综合诊治。2002年叶定伟教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领衔创建了泌尿外科,三年后牵头建立了国内首个泌尿肿瘤MDT团队,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泌尿肿瘤MDT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经过数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多中心协作组“2.0版本”,到“互联网 ”泌尿肿瘤MDT平台“3.0版本”,MDT模式不断升级,MDT平台也成为国内专业程度最高、覆盖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跨区域的泌尿肿瘤MDT平台,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泌尿肿瘤的诊疗水平。

叶定伟教授表示,MDT多学科综合诊治平台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互联网 ”技术构建虚拟的多学科综合诊室,给泌尿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影像诊断科等多学科专家们进行具体疑难病例的讨论、探索最优治疗方案提供了可能,尤其在疫情期间其作用非常明显。

综合治疗药物研发频出新成果

近年来,我国肿瘤综合治疗药物研发突飞猛进,中国原研药物也在崛起。叶定伟教授介绍说,由恒瑞研发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法米替尼在肾癌和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中效果显著。恒瑞自主研发的新型雄激素受体拮抗剂SHR3680,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中进行的 I/II 期研究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国际多中心三期试验也将在近期披露结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SHR3680将为中国转移性前列腺癌病人带来安全有效、可及的治疗新选择。

我国创新药行业由于研发起步晚、投入大、耗时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外企所占据,而随着新药审批的加速和政策扶持的推动,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如雨后春笋般上市,让我国肿瘤病人用上了优质的国产创新药物。

叶定伟教授表示,“最近5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药企研发的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甚至已经成药,尤其在泌尿肿瘤领域开展了近百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国创新药研发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在谈及与国际药企在研发能力上的差距时,叶定伟教授同时也很有信心地表示,“中国药企只是做大了,尚谈不上做强,真正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水平相当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在不久的将来赶超国际水平。”

免疫治疗改变肿瘤治疗格局

纵观近年来肿瘤治疗理念及技术的新发展,叶定伟教授表示,免疫治疗已经改变了多个瘤种的治疗格局,尤其在泌尿肿瘤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以尿路上皮癌为例,免疫治疗在二线治疗、顺铂不耐受的一线治疗以及化疗后的维持治疗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免疫联合靶向在晚期肾癌的一系列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客观反应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前列腺癌也在探索免疫治疗和新型内分泌治疗的联合。叶定伟教授表示,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放疗、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等未来在泌尿肿瘤中均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诚然,创新药物及临床研究的成果固然可喜,但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肿瘤病人切实可行的治疗选择与方案仍是摆在临床医生们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叶定伟教授认为,作为肿瘤专科医院的研究人员,必须要在医药研发过程中当好“排头兵”,承接更多的临床试验,积极主导新药临床研究,成为既能做临床科研、又具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与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可以更有力地推动我国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一龙:将肺癌变成慢性病
APPLE2019丨陈敏山教授:肝癌免疫联合治疗的兴起与探索
专家经验:6个“秘诀”,助力肺癌晚期患者跨过5年、10年大关
【肺癌进展报告2021】李琳教授专访:盘点肺癌内科诊疗重要变化—医生手握武器在增多 多学科协作点亮长生存希望
邱健教授:MDT模式要注重引导患者的积极参与
杨波教授:MDT开展需把控三大环节,精准治疗21 L858R突变达可替尼疗效显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