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秘的士乃德(施耐德)轻山炮
神秘的士乃德轻山炮

这个周末看了各方资料,我讶异地发现各方资料对士乃德轻重山炮的认知,几乎没有一家是正确的。

国军使用之士乃德山炮,数量不可不谓多,但流传后世之记载,却出奇一致地错得离谱。重山炮被说成105mm之mle.19,犹有造成误会之空间(因为当年来华推销士乃德的商人的确带来了105mmMle. 19);然而,不应有误的轻山炮却错到牛头不对马嘴。依照网友热情指教,军博的标示牌指出有一种叫做「士乃德M1923式75mm山炮」,而这种存有实样的山炮,却是一门标准的75mm之Mle.19。真是混乱不堪。

我运气很好,在我收藏的一本1933年商务万有文库出版的《军械制造》,恰好有士乃德轻重两种山炮的照片!重山炮一如上文,是1919式75山炮,并无争议,然而轻山炮却是一门怪物。


这就是士乃德轻山炮的真面目。

1933年恰好是法国军火商人积极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与当时欧陆的军火大厂一样,Schneider进军中国市场的途径是法国人在中国开的贸易公司(时称洋行)。卖炮给云南的公司是大名鼎鼎的龙东公司(Rondon& Co., L. (H. K.), Ltd.),卖炮给广东的公司是联华洋行(Groupe-Chine),试图卖炮给南京的公司似乎也是联华。两家洋行是否是一家已难考据(龙东有很多分身),但各路推销的产品,一致是士乃德轻重山炮。所以我们可以由此断定这本1933年时出版的兵工专着所使用照片之真实性。因为士乃德轻重山炮是当时中国兵工界的热门新品,兵工专家绝对不致于搞错。

联华洋行的推销是非常积极的,样炮直接送到南京、广州乃至重庆试射,于是士乃德一时声名雀起,成为德系卜福斯/莱茵钢铁的劲敌。当年士乃德的宣传,真是铺天盖地。只要是谈炮兵,必谈士乃德。笔者翻看当年资料,遥想士乃德之一时煊赫,80年之后却连个正确型号都没留下,不觉惘然。

1. 士乃德轻山炮是什么炮?

言归正传。士乃德轻山炮的尊容,真是太让笔者震惊了。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应该与我一样:这不是92步兵炮吗!

士乃德轻山炮的细节,细看与九二步兵炮还是大有差异的。然而这门炮显然是典型的步兵炮。图注说得很清楚,「士乃德式七公分五步兵榴弹炮」,又称极轻便山炮。

换言之,这是一门可以拆卸驮运的步兵炮。

士乃德轻山炮的型号虽然是个谜,但是大致性能却有迹可循。如上文所言,士乃德轻山炮是陈仪时代制式兵器会议的大热门。当时准备仿造的步兵榴弹炮,是在「士乃德75轻便山炮」与「博福斯75轻便山炮」二炮选一。依据制式兵器表,士乃德轻山炮是10.6倍径的短身管火炮,完全符合照片的最大特征。

士乃德轻山炮的特色是轻,全炮重量只有352公斤(山炮没有炮车,行列全重与放列全重差不多),真是轻得惊人!初速只有300m/s,符合步兵炮特色,因此最大(有效)射程为5000公尺,符合上文王贞祥所回忆之5700公尺。

就山炮而言,5000公尺实在太丢脸,就连张之洞与西太后时代还在用黑火药生铁炮弹的格鲁森(Gruson)五生七山炮,有效射程也有5500公尺。然而若就短身管的步兵炮而言,5700公尺就是很傲人的成果了。

射程短,发射药之药包装药自然少,炮弹也不能太重。士乃德轻山炮的炮弹(种类不详,应该是HE高爆弹),全重只有4.5公斤,比一般75山炮弹少了约三成。这也与附图所展现的炮架特色相符。

照片所显示的炮架实在是太有趣了!单兵拖行之处是两支圆杆,显然是人力拖曳时专用的担棍,可能是轻便的木质或铝材。在炮盾上有个怪东西,原本我看不出来是啥玩意儿,总以为那是类似le.IG 18的辅助炮盾,但这个怪东西上部的突出物让我恍然大悟。这是炮架大架的炮尾部,突出的部份是驻锄!所以在行列状态,士乃德轻山炮可以卸下大架的炮尾部,组装在炮盾上,再装上担棍,全炮就能以一个人拖曳行进,不需另外再加人扛那个无处着肩的炮尾部(诸君可以想象扛个如此构型的钢件,是何等痛苦)。巧哉!

如此行进方式,也证实士乃德轻山炮的炮架显然非常之轻,轻到整门火炮加上两枝担棍能以一个单兵拖曳。如果再细看,则炮架在固定销组合部前之主大架部份并不是一般直接锻造成型还轧出侧板的钢架,而是孔状的工字型钢架。采用薄弱的孔状钢架必然是求减轻重量。所以这组炮架是非常轻便的。所以士乃德轻山炮发射药必然力求减小,初速与射程也就不可能讲究了。

其次,士乃德轻山炮的左右射界8度,高低射界度为-10~60度,仰角高也是步兵炮的特色。至于炮车轮,虽然照片看不出端倪,但我看十有八九也是木制的。

于是士乃德轻山炮的考据踏出艰难而幸运的第一步,虽然轻山炮被归类为「山炮」,编制在独立炮兵团里,但却是一门不折不扣的步兵榴弹炮!其功能与德军摆在步兵团步炮连之75公厘le.IG 18,日军摆在步兵大队步炮小队之92式一样,应该是步兵随伴炮。

士乃德轻山炮可以拆卸,并不是孤例。国军警卫军(第87师与第88师)装备的荷造哈以哈步兵榴弹炮与教导总队所采用的步榴炮le.GebIG 18都可以拆成6到10个部件。把一门300~400公斤的Infanteriegeschütz分解,不但可以驮运,更可以使用人力运输,最适合中国战场的现状。

所以说,被当成独立炮兵用的士乃德轻山炮真是可惜了。要是能设厂量产,广泛装备到全军,编成步兵团之步榴炮连,抗战就完全不一样了!

然而,士乃德轻山炮的型号,却是一个难以考正的谜团。法国的步兵炮被称为Canond*Infantrie。但是法军最沉迷于他们万能的75野炮,于步兵炮着墨不多。真正被定义为Canond*Infantrie的炮只有炮口初速不高的1916年式37速射炮,并没有75mm的步兵炮。

我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翻遍各种资料,真是一个符合士乃德轻山炮特色的法国炮都没有!其中的挫折感,真是难以言喻。然而,就在黔驴技穷之时,蓦然回首,那炮却在灯火阑珊处。

2. 士乃德二三式七五山炮

我有一本1947年兵工署出版的《炮弹识别》,这本书列有当时所有国内现用火炮的名称。在90余种火炮中,我赫然发现士乃德轻山炮的芳名:士乃德二三式七五山炮。

《炮弹识别》的火炮清单中,只有一款士乃德山炮,显然轻山炮与重山炮中的一种已经退役了,而留下来的山炮十有八九是轻山炮。所以众口相传之1923年式士乃德山炮,还真有其炮!只是后人张冠李载,把1919年式看成1923年式,就造成巨大的混淆了。

然而,所谓之1923年式士乃德山炮,根本找不到资料。虽然如「龙旗飘飘的舰队」网友所言,军博有一块铭牌写1923式,台湾有本半调子的图册写1923式,但军博那块牌子明显是标错了,而图册所附之照片大约是从网上抓下来的,模糊难辨。都不能视为铁证。

按照我的经验,要查证兵器的身份,一定要踢开中文翻译,寻找原文途径。然而我的几本圣经也没有士乃德二三式这种怪物。于是我被迫google,用了各式各样的排列组合,却硬是搜不出来!

于是我到一个高手如云的论坛AxisHistory Forum翻帖子,论坛上的一个老帖子,让我愰然大悟。

http://forum.axishistory.com/viewtopic.php?f=85&t=109055

这个帖子的内容,翻译起来就是楼主不知从何处听说1923年式步兵炮之名,所以他上论坛发帖,问网友们谁知道75mmMle1923 infantrygun长什么模样。论坛上的网友纷纷表示没听过此炮。其中一位贴出了Schneider的经典山炮75MMle1928 gun,提出所谓1923年式可能是1928年式的说法,但他的图片出了问题,被人质疑第二张显然是1919年式山炮。贴图的赶紧出来澄清,说他手边由专家Ferrard写的圣经讲这三张图都是1928年式,他自己也不大确定……

吵了一阵子之后,有网友回归正题,提出按照一篇德文讲步兵炮的资料Infanteriegeschützeund Rückstosserfreieleichtgeschütze,法国之圣夏蒙工厂的确有1923年式步兵炮(Canond’infanterie de 75mm St. Chamond Mle. 23)!

我骤见其说,真是大喜过望。但是往下翻到照片,却又是一个误区。


这明显是一个在迫击炮装上高低机方向机与复进机,以沉重的老式滑式炮架吸收后座力的LeichterMinenwerfer。这是战壕战的产物,很快就被掷弹筒与迫击炮取代。

这个帖子告诉我们两个事实:
1.法国的确有一款名为1923式的75步兵榴弹炮。
2.这种炮太稀罕,导致欧洲的专家都只闻其名,不知其详,连正确的照片都没有。所以我找到的照片与性能表,算是Canond’infanterie de 75mm留传于世的极少数资料!

3. 士乃德轻山炮如此罕见的原因

士乃德轻山炮之所以如此罕见,据我的推测,所谓Schneider之1923年式,根本不是法军之制式武器,而是Schneider自行开发而找不到买主的品种。

Schneider在中国是靠龙东与联华等贸易公司卖炮的.一个厉害的贸易公司,会为工厂卖生产最有经验,备料最充足之runningitem(常规产品)。75M mle. 1919就是一款runningitem;而一个更厉害的贸易公司,会为工厂卖掉乏人问津的库存,化呆料库料为现金。Schneider如果曾开发过一款乏人问津的步兵炮,必然有样炮库存;如果有订单却因种种原因没出货,库存就更可观了。库存是工厂的榷心之痛,一定要设法脱手。

联华洋行的销售就很像是刻意卖库存的手法。明明卖的是山炮,为什么硬要以山炮高低配之名,搭上一款徒有山炮之名的步兵炮一齐推销呢?虽然与中央军的卜福斯+沪造克野相比,联华洋行的重山炮+轻山炮之说好像有些说服力,但是陈济棠也有一堆沪造克山,真要高低搭配,75M mle. 1919搭配沪造克山,也说得过去。

南京与广州看中的步兵炮,其实都是德国顾问推荐的德国货,这是明摆的事情。就连日本人开发92式步兵炮时也紧盯着莱茵金属的设计,所以士乃德要以步兵炮本色出来竞争,是没有胜算的。因此聪明的贸易商才要重新包装,以「轻山炮」之名拉到演习场,让巧舌如簧的业务说明这是法国最新的山炮。这应该才是「轻山炮」的真意。

Schneider的外销生意非常好,且不说中南美小国,在欧陆之大半个中欧与巴尔干半岛,从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到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黑山王国与希腊陆军,都以Schneider的各种火炮为主力。这说明Schneider的媚力居然高于捷克Skoda,奥地利B?hler,匈牙利MáVAG与意大利Ansaldo、Breda及Brixia等近水楼台的大厂!

陈济棠对士乃德轻山炮一口气下了90门订单。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和平年代,国际军火市场是很冷清的,能有个20~30门的小订单,欧陆大厂就会兴高采烈地报价接单。第87师与第88师所用的荷造哈以哈步榴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款没有被法军或欧陆各国采为制式的火炮居然能在广东找到90门的大订单,陈济棠就是Schneider厂乐于配合的重点外销大客户。

虽然士乃德的实力,不下于莱茵钢铁及克虏伯,但是法国没有派驻华顾问团,只仗着黑心逐利的贸易公司推广产品,自然争取不到南京中央的订单。而真正下大订单的陈济棠最后也减少订单,改用德国货推动广东的制式火炮自产,所以士乃德在中国成为过渡时期填充兵力妆点门面的尴尬火炮。

错过士乃德的机遇,实在是建军史上非常可惜的一段。因为士乃德轻重山炮的性能与战史,证明士乃德轻重山炮也许才是最适合中国的火炮!

搞清了士乃德轻重山炮的身份,我才敢接下白君的邀约,动笔进一步勾勒出士乃德山炮在中国的千里壮行。这将是一篇简短而可歌可泣的故事,将破解一段中国兵器最朦胧的怪史。


然而,我的士乃德考察最终只能勉强及格。因为我的圣经《野战火炮简编》被土匪骗走了。士乃德的性能诸元,分解各件的重量,都在这本宝书之中。我请了最厉害的书商百端打听,却再也买不回这本书。

楚虽三户。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连本带利向土匪算帐!在此之前,我只能遗憾中国炮兵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一段故事,无法尽情恢复。

士乃德的中国之旅,真是坎坷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战中国火炮载具战车图鉴(三)
近代前夜的中国“史前山炮和步兵炮”
泼辣的法国小姐--施耐德75毫米野炮
“牙山炮”再考证(下)
抗战炮兵的完美山炮-施耐德1928年式75毫米S.E.L.“轻山炮”
战神之锤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牵引火炮发展史(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