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做实验也可以发表SCI论文?

[交流] 不做实验也可以发表SCI论文?

对一些刚接触实验的朋友来说,不做实验也可以发表SCI是一个问题;对做过实验的人来说,不做实验也可以发表SCI则是一个观点。那么这个大家怎么看待呢?
我们会想不做实验,数据怎么来呢?

不做实验数据理论支撑依据:不做实验意味着“实验数据不是自己的”,用别人的数据来分析。但是数据来源可以在数据库里找,在网站找,还可以在别人文章里找。数据有多样性,准确与否还需要判断。有了较为准确的数据以后,就可以开始做模拟,做分析:画图,建模等等,然后写文章选定期刊 发表论文。

接下来看一篇支持这一观点的孙老师的博文 标题:“不做实验发表你的SCI论文”
全文如下:
现在,发表SCI论文仍是让许多人头疼的事情。实际上,只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发表SCI论文并不困难。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时间、经费或设备等原因无法开展实验,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有老师留言说不实 验写文章是学术混混,或者为了发表而发表。本人完全不认同这样的看法。发表论文的目的是交流自己的学术发现,更重要的是交流自己的学术思想。不做实验发表 的文章就更加纯粹地交流学术思想,没有什么不可以,而且更应该鼓励。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点建 议,以实现不做实验发表你的SCI论文的目的。对我们普通工作者来讲,应该是有三类。
一、阅读高档杂志上的精品论文,发现错误,写letter。这类文章,有的人认为不是论文,但有的学校也把这类论文作为炫耀的资本,经常有某某发表某高档杂志的新闻。(建议有了这样的文章千万别声张, 以免被人耻笑。这句不要看,黄药师建议删除)我们可把这类文章作为入门。
二、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全面阅读相关文献,建立围绕个人兴趣的科研知识 体系。例如关于脑缺血,你一定要全面了解目前研究的现状,过去曾经的研究历史,作为你自己的体系,需要广泛阅读。无论是中文(综述为主)、英文专著,还是 最新研究论著。你肯定能把握这样的情况:关于脑缺血,有一些能反复发表比较高质量论文的套路,这个套路就是你的自己的小研究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关注最新 的研究进展,反复积累,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思路,有的思路显然自己没有条件去研究,那么你就可以写观点类文章,医学上有MH这样的杂志专门收这类文章,实际上许多不同级别的杂志都发表这样的文章。
例一、我曾经审过国内同行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文章,后来发表在Brain Res上。基本思路是这样的,高压氧预适应对脑缺血的保护效应已经比较明确,但对 机制的研究并不是非常全面。现在关于脑缺血与自噬已经成为一个新热点,而且自噬与脑缺血的关系也开始比较明确。是否自噬与高压氧适应有关系,不明确。如果 从理论是推测,自噬作为一个广泛普遍的生命现象,应该是与其有关系。于是作者从理论上分析这个关系的可能性,并提出如何研究的初步设想。写了这样的一个文 章,并很快被接受并发表。请参看。
例二、关于氢气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我在与学生`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根据我们的想法,写了一些观点,相继发表。文章一。是关于用氢气治疗急性放射病的观点。放射病与氧化损伤是公认的,氢气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属于刚发现的现象,根据这个当然可以提出这个观点。投稿 直接被接受。此后,根据这个观点他们又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发表。文章二。是关于用氢气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我们听到一个化工厂的真实故事,故事提示我们,氢气具有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随后我们用动物实验证明了这个推测确实正确,于是在正式投稿前,先写了一篇观点,投稿后修一 次就发表了。根据这个观点的研究论文我们也正在投稿,已经修回,估计能发表。文章三。是我去年的一个想法,我根据自己的分析,提出用甘露醇可以诱导体内产生氢气,我们用人体实验也证明了这个推论。然后我们根据氢气能治疗缺血再 灌注损伤的研究基础,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诱导体内产生氢气发挥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观点。这个文章也已经被接受。
三、如果达到一定水平,可以写综述或Meta分析类的文章,这两种技术水平比较高,如果能写的话,上面的就不是问题了,而且我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请其他高手谈吧。
研究生支持者读后感:
看了博文深有感触,没有任何实验数据来发表论文,这是作者在该领域高屋建瓴,宏观把握的能力的体现,对我们读者的益处当然就是为我们引导了思路。作者这样的无私奉献精神,使我们每一位研究生门都应该敬仰的。我从不做实验同样可以发表SCI论文中深有体会。
作为一名刚入门的研究生,每日就是盯着别人的文献在看,看别人的想法,思路,主要还是想找到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但是,才学粗浅根本不能领会到作者在最后一段提出来的将来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一直是跟着别人的思维在找,好不容易有个新思路,一查90年代就做过了,郁闷至极。为什么你们能和我想的一样。
偶碰一篇medical hypothesis 杂志,搜到关于氟中毒导致精神病的发生假说文章,由此牵出来了我做氟中毒对小鼠精神方面的研究。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如果有更多的思想家们能多发一些这样的不做实验的SCI论文,或许可以成就一批研究生的创新点。在这个需要创新的年代,只要我们能够找到这些大思想家们给我们提供的思路,我们或许就会柳暗花明了。衷心的感谢这些不做实验发论文的作者们。
科研工作者理性的声音:
其博文写道发表SCI论文不做实验也是是可以的。不过就实际情况而言,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有些可以不做实验,但有绝大多数是非做实验不可的如:生物医学方面。因此就我个人观点补充以下几点:
1.如果你写的是Review或Comments,那就无需实验。当然这种情况只有大牛或者大神级的科学家才能写得出来。并且发表的都是权威的SCI杂志。极个别情况下也没有在校学生能够写出此类SCI论文。他们充其量也只能写点文摘或翻译国外论文在国内刊物上发表。最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国外写综述的是教授,国内则变成了学生。
2.实验做不做还得看具体研究内容。如果你正在进行一篇论文的实验研究。由于当时该研究内容数据很少,还不足以完成系统的数据分析析。那么你就必须进行实验。相反,如果让你在测序已经完成的研究中开展类似的研究,也许你就不用做实验了,只不过要写出创新性论文很困难,因为留下的切入点已经不多了。
3.如果你的团队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并且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过多篇中文研究论文,又可确定这些期刊未被SCI期刊收录(最好也不被PubMed收录)后,可以将分散在中文刊物上的实验结果用英文总结出来投给SCI期刊发表。虽然这不算违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做法,更重要的是研究结果的创新性大打折扣,因此本人在这里不提倡。
总之,在自然科学领域想要取得主要的研究结果还得倚仗扎扎实实的实验工作。机会主义、走捷径、为发表而发表毕竟只是权宜之计,敬告广大青年学生科研工作者千万别心存侥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做实验可以发表SCI论文
如何快速发表SCI论文
SCI投稿三个必经阶段
​面对放养的老板如何自我救赎
发表SCI论文必须要做实验吗?
如何开展科研合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