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坑说美(游记)

李 坑 说 美

李坑是我们婺源之行的最后一站,由比亚迪载着游走了这么多景点当然不无感触,但至此还没有促使我留下来多住些时间的冲动。剩下的李坑是赞声四起的“小桥流水人家”应该是婺源最符合“最美的乡村”的地方,有没有住下来好好品味的可能呢?来之前在网上做了些功课,知道李坑是一位叫李洞的唐朝宗室后裔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即公元一零一零年避乱迁徙至此而兴建,原名“理田”,其典故是李姓远祖曾任尧帝掌管刑法的官吏曰“大理”,其时有以官为姓的习俗;至唐末南迁时曾“占得从田之签”,李洞数典不肯忘祖便取村名为理田。后来这里小溪两岸李姓人家居多婺源又习惯将溪流谓之坑,“理田”就变成了“李坑”。

李坑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留传世著作二十九部,南宋乾道二年(公元一一六六年)还出了一位武状元名李知诚。村内依山傍水遍布明清古宅,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给我们留下了一长卷难得的小桥流水人家美丽画卷。来到大书《李坑》的牌坊下面,溪水淙淙流淌,两条水牛在水里悠闲地嬉戏,往里走便是密密麻麻的竹排停靠在窄窄的、几乎没有水流动的沟渠里,路边有几位村妇招徕我们“坐竹排,好玩得很哪!”这么多的竹排这么少的水怎么行走呢?继续向前最多百十米有座寺庙,那竹排不大可能从寺庙下的沟渠里继续行进,那就是说这“好玩”的竹排不过百十米的运程,玩笑开得有点过分可偏偏一直在开。终于到了经常在电视上见到的小桥流水人家,那跳板似的木桥固然纤巧还算稳当很是密集,虽然理坑也有相类的场景但还是令人欣喜。然而满眼红灯笼黑招牌的店铺,小桥下面居然还有小船煞有介事地撑来撑去,这叫我这江河边长大变老的人觉得是在演戏。鳞比栉次的宅院里有颇具名声的清朝木材商人李翼高雕刻画廊般的居所,有清朝咸丰年间因捐钱攻打太平军获得五品奉直大夫官衔的李文进官邸名曰春霭堂的大夫第,道边还有明末兴建起用作宗祠公布丑恶、评议是非、排解纠纷、惩办违规的申明亭等等。虽然有武状元李知诚故居的标示却看不出状元府第的气派,估计南宋时的屋宇不大可能留存到现在,从那所谓的状元府进去却转进名曰鱼塘屋的书斋,它连着李知诚故居的后花园,园内有个用青石板围成的鱼池,池水与溪流相通,池内养着婺源特产荷包红鲤鱼。相传花坛里的紫薇树是李知诚亲手栽种,当年茂盛时树干胸径有零点四米,被雷击后残存半边但每年都萌发新枝红花满树。从鱼塘屋后门出来过小溪爬个缓缓的坡,那么多小摊贩摆开夹道欢迎的架势出售那么些不怎么土特产的乱七八糟,不过从这里看李坑真还有那么点鸟瞰的意思。从种着茶叶蔬菜的青枝绿叶间转过去,是一条冷清得多的青石板街道,最值得看看的是一座孤零零的戏台,当时光线很适宜拍照但就是没拍出好照片来,真是奇怪。

好了,终于将李坑走了一圈要向村口去了,还是没有留下来仔细品味的激情,那就是说婺源所有的景点全被我列入只需走马观花点到为止的范畴。老实说,李坑确实很美,那小桥流水人家确实不是浪得虚名,也的确不是因为没有油菜花点缀就使李坑的姿容有所欠缺,之所以没有住下来的激情是因为反感过分的商业化,就像清纯敦厚的小女孩被浓妆艳抹打扮成交际花那样地失却品味,变得俗不可耐地叫人难于接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后的香格里拉——婺源
婺源李坑--------找寻小桥流水人家!
婺源:小桥流水人家李坑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
走,去读那片红土地-婺源(3)
〓★〓梦回小桥流水人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