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作铁律8
转-工作铁律8
 

铁律之一:将更多时间浪费在抱怨当中,而没有用在实际能力的锻炼、提高和结构优化方面,这会影响到自己专业素养的持续和稳定提高。即使某天机会突然降临到头上,往往也会由于水平不够,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从身边溜走,酿成无边遗憾。
人在任何一方面投入精力太多,都会变得专业起来,水平日有所长。抱怨也不例外,经过循环往复的实战演练,一个非常独特和严密的理论系统就逐渐成型,以至于很难听进不同意见,甚至会强大到谁都难以驳倒的地步,非常专业的愤青也就从此炼成了。做到自成体系和自圆其说,在大多数人眼里不是什么坏事,但关键是看用在了什么方面。如果能够在行业把控、专业技能、资源储备领域达到这种程度,并且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你在职场当中的竞争力自然会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这样一来就可以努力在现有平台上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即使由于种种原因内部发展受限,也可以在外部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常言道沙不埋金,但前提是你的确属于货真价实的金子,而非貌似金子的废铜。
我们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曾经遇到过一些非常好的机会,但由于自己能力结构上存在瑕疵,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从身边溜走。书到用时方恨少,能力和资源的储备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我们能够将更多时间用在脚踏实的历练之上,注重工作中每一个细节的把握,并使之不断系统化和去升级,日久天长自己的储备就会具备相当的质感和厚重感,把握一些机会的能力也自然会强很多,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也许有人会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在职场当中,社会背景、裙带关系、经济实力、办公室政治,越来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真正靠自身实力,很难脱颖而出,自己是十分典型的草根,无论怎么努力,现实中的前途都非常渺茫。非常公允地说,在任何社会和时代,上面提到的各种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存在着,但在任何社会和时代,我们都能找到很多草根出身的耿直之辈,靠着自己不懈努力获得成功的案例。明清的官场一片乌烟瘴气,黑暗基本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还是有王阳明、海瑞、左宗棠这样的性情中人,靠着自身奋斗,最终身居高位。他们都曾有过长期不得志之经历。晚清重臣左宗棠,年少时曾屡试不第,但没有仰天长叹,虚耗光阴,而是转为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竭尽才华储备之能事。正是这样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与结构优化,使得他在出佐湘幕之后,能够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机会,最终建立了平定太平天国,兴办洋务运动,靖平陕甘回变,成功收复新疆的不世功业。
非常遗憾的是,职场中占相当比例的人,理想和目标一大堆,如果被问及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就很难说出个甲乙丙丁,基本上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和顺势而为的态度,即使有人能够说出一点,在可行性和系统性方面都强差人意。如果将事情分成各种类型去关注,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些规律又可以用一系列方式和方法来加以保证。即令貌似神妙的创新,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某方面掌握了较为系统的方法,不但做事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职业发展之路也会更加顺畅。
 

铁律之三:在社会认同模式当中,你做过什么,效果如何,远比你能做什么重要。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积累和完善自己的成功案例体系,并做到扬长避短,是每一个力求上进的职场中人,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们经常能够见到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学历、经验、成功案例都只是一种形式,拥有这些东西并不能代表能力,只有真才实学才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东西,其他的并不重要。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一再抱怨社会浮躁,只认形式不认实质,人才评价体系被严重异化,价值观念本末倒置。
这种说法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学历、经验、职称、成功案例从本质上来讲,并不能够替代才能本身,人才的评价应该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现在社会上“带汁诸葛亮”都多的不得了,不少人虽然拥有大批华丽的标签,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在实践中自然能见分晓,是骡是马,一遛便知。而且人才通过一系列测评手段,是可以鉴别出来的。
 

铁律之四:勤奋与进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将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老板给限定的二亩三分地中,而不去关注相邻领域,即使你夜以继日,呕心沥血,也很难换来升职机会,甚至组织内部一有风吹草动,你还会被淘汰出局。
成功是靠勤奋换来的,但勤奋并不会直接导致成功。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组织规模越大分工也就越细,每个岗位的职责相对而言也就越简单,而基层岗位更是如此。譬如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制鞋厂工人,有人专门沾鞋垫,有人专门装拉链,有人专门钉鞋跟,即使你在这些岗位上再努力、再专业、生产效率再高,也顶多比别人多拿些奖金或者计件费,最终还是不能独立造出一只完整的鞋。再如,在很多企业的市场部当中,分工也特别细,有人专门写软文,有人专门联系媒介,有人专门负责活动执行,有人专门搜集市场信息,有人专门制作企业内刊,而且工作往往还都非常饱和。

铁律之七:不管由于何种原因,垃圾和陷阱工作做多了,你在别人眼里也会渐渐地垃圾起来,自身价值也会被严重低估。在职场当中,要尽量不要被人利用去做这些事情,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难以避免,可能离开就是最好的选择。
人们从事垃圾和陷阱工作,往往有很多种原因。其一是没心没肺,缺乏相关意识;其二是能力严重欠缺,不敢接受挑战;其三是缺乏必要经验,误判形势,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所误导,一些职场新人往往会犯此错误;其四是虽然自己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但受制于人,身不由己,比如你刚到新的环境,被领导安排去碰某些敏感关系。一旦你经手了不少垃圾和陷阱工作,不但不会为自己积累到什么经验和资源,还可能在履历上增添很多失败案例。事后你可以找一万种理由来解释当时的情况,但是又有多少人会顾及和相信呢?!只要此类事情做得多了,大家只会由果推因,直接断定你能力有缺陷,华而不实,实践能力太差劲。长此以往,无论你之前有多优秀,潜质如何好,都慢慢会被人贴上“垃圾”的标签,打入另册。在相关领导的评判体系中,价值非但体现不出来,甚至还会被列为负值。你可以四处喊冤,然而现实非常残酷,又能有多少人能像包文正与狄仁杰那样明察秋毫?!即便是人家有那个能耐,也懒得理你。
增强自信,树立远大志向,在选择工作过程中,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积累经验附加值较高、且可以积累相关资源的岗位,为自己获得进一步发展准备条件。比如,在一个商贸企业中,送货人员要比内勤助理更容易沉淀资源,客服人员比发单员更方便积累经验。工业品领域公司的销售人员,日后自立门户并获得成功的概率更高。在中小企业有3~5年良好工作经验的人士,更加适合创业。
在选择新的岗位或者跳槽之前,一定要对意向平台,做一个全面与系统的评估。比如行业发展前景,现有竞争格局,项目自身可行性和发展阶段,平台以往运行状态及所存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经营思路和管理风格,该职位在整个组织中所要扮演的角色,等等。譬如享有盛誉的某特大企业正在上马一个新项目,正在四处招兵买马,开出的条件都很优厚,对于处于职业瓶颈期的一些精英来说,无论从职位还是待遇考虑,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你去之前起码应该对项目负责人的框架性经营思路,以及他们的资源匹配条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估,判断其发展前景。如果其中存在非常明显的硬伤,真正运行起来肯定会异常艰难曲折,你跳过去恐怕也呆不了多久,白白的为自己增添了失败案例。


铁律之八:要敢于接受适度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挑战。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将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处理,你才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能力和职位才有可能快速成长,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真正做到年轻有为,并实现财富梦想。
在职场当中,无论你如何计划、积累和储备,总会有很多事情超出你现有的经验和能力范围。遇到这种情况,是勇于接受挑战,还是直接选择放弃,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造成伤害。倘若你接受挑战之后,连续做砸了三件事情,别人就会认为你不太稳重、非常浮躁,承担不了重任。假如你四平八稳,不愿接受挑战,连续推辞了三四次,也会给人留下过分保守、不敢承担责任的印象,以后的锻炼机会可能再也没有你的份儿了。假使你老是存在这种的心态,不敢接受任何挑战,此生注定是非常平庸的,不但难有发展空间,而且可能随时丢掉饭碗。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面对挑战的征途,只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越在风险中磨炼,生命才越可能精彩。


人才是分年龄段的,比如大学时代,成绩好、社会活动广泛、在学生会里担任各种职务,可以算上人才;在刚入社会之时,有闯劲、好学、适应新工作能力强,可以算人才;工作五年之后,在某一专业领域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自己经验总结出一套模式,并能胜任主管和经理的职位,或者在专业领域独当一面,拥有较为合理的社会资源,可以算是人才;工作十年之后,无论是实践能力、经验体系,还是人脉资源,都已经较为系统和独到,并拥有丰富的成功案例,或者能够开始初步掌控全局,也可以算是人才。如果年龄超过三十多岁,能力、经验、人脉还跟刚出校门时候差不多,天天将学习励志性的东西作为上进的,无论之前多么优秀,我们都不能不非常遗憾的说,此人是过时的人才,除非奇迹出现,基本上被埋没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别人跳槽做总监,而你想跳却没人要?
面试的关键不是收集STAR,而是找到关键挑战
STAR面试法
招聘管理的“六大误区”
如何寻找力挽狂澜的人才?
如何精准招聘,搞定营销总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