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吃不胖?肠道细菌:怪我咯

近日在广东狮子湖国际医学中心举办的以“让生命远离疾病”为主题的第一届全球预防医疗联盟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分子保健与预防医疗大会上,有专家指出,肠道细菌的类型不仅能影响胖瘦,还与人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慢性病预防的关键是分子层面的早期预警、评估、防控,以及靶向干预和排除慢病风险因子。

慢病预防从分子开始,靶向清除人体垃圾才是真正的“排毒”

大会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广东省靶向肿瘤干预与防控研究院院长张积仁教授告诉记者,慢病的预防要从分子开始,分子健康了细胞才能正常,人才能保持健康体魄。人体内的一些“有害分子”是诱发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共同高风险因素,也是衰老的原因之一。

大会联合全球预防医疗领域的上百位专家学者提出了T E- P E M IC慢病预防技术体系的构想,即通过健康评估和基因、蛋白、细胞等检测,建立健康预警机制,采用双膜靶向血液滤过技术,从分子层面靶向干预和排除人体细胞生长内环境中的不稳定及变异蛋白、体内残留的外源性环境毒素(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化学毒物等)、体内蓄积的内源性代谢毒素、免疫抑制因子和慢性炎性因子等有害物质,并加以营养干预和个体化生活方式管理。根据此理论,目前狮子湖国际医学中心已开创了国内首个新型的疾病一二级预防与干预平台,T E -pem ic慢病绿色预防医疗技术体系还包括针对每一种风险因素,设计个体化分子监测建立健康管理预警机制;以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为基础的饮食调理;以代谢平衡为目的的营养干预;以长期风险控制为目的的个体化生活方式管理和干预。

胖瘦体质是天生的?可能是肠道细菌多样性在作怪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周宏伟教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瘦人的肠道细菌种类更丰富,多样性更高,而胖的人肠道细菌种类则较少。肠道菌群也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原因。这为减肥益生菌的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周宏伟还指出,现在很多人把卵磷脂当补品来吃,但其实大量摄入的卵磷脂经肠道细菌代谢后,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我们吃下去的卵磷脂大部分不能被小肠直接吸收,而是经肠道细菌分解转化成了三甲胺。三甲胺进入血液后到达肝脏,又被转化成氧化三甲胺(T M A O ),直接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红肉中的左旋肉碱也会在体内转化成T M A O,产生类似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是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基础,包括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疾病、非酒精脂肪肝、结直肠癌、炎性肠炎腹泻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甚至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自闭症、抑郁症、帕金森病也不例外。

目前肠道菌群已成为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新靶标。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中,将传统结肠镜与肠道细菌检测结合,灵敏度可提高45%;在治疗干预方面,粪菌移植可有效治疗艰难梭菌感染,二次移植有效率达93 .8%。“像血型一样,肠道菌群可大致分为三个菌型,不同的饮食结构会直接导致肠道菌群类型的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cience:上海交大赵立平团队肠道微生物新发现,或可改善2型糖尿病
Nature综述:肠道微生物在人类代谢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 | 微生物专题
综述 | Nat. Rev. Microbiol.:肠道微生物在人体代谢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
肠道微生态干预相关慢性病的趋势与策略
综述 |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从“心”开始(第五期文献包投票选出的文章,推荐阅读)
聚焦肠道菌群与糖尿病之间的神秘关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