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找准自己的生命节奏,才能不随波逐流

文 | 兰川  · 主 播 | 阿成

有书日签:奋斗是一个人的故事



人的一生,犹如一段乐曲,顺时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背时如“幽咽泉流冰下难”。起起伏伏,涨涨落落,才是人生常态。王阳明的一生也不例外。在起伏涨落间如何找准节奏,弹出独一无二的乐曲,这才是每个人都无可回避的人生课题。

 

世间万物,莫不有自己的节奏。江山大川,多姿多态。数学家,能量出山高水长;画家,能画出山之青水之秀。但山不管自己高有几丈,青有几分,兀自矗立着;水不管长有几许,秀气几分,静默流淌着。立与流,是它们生命的节奏,青与秀,是它们本就该有的样子。

 

人,也有自己的本来面目,或动或静。无论动静,都不失本心。时刻叩问良知,扬善弃恶。王阳明心学既提倡不动心,又说要用心,这看似矛盾的双方,却道出了人之为人该有的状态。

 



不为所动,是知道自己生命的节奏,于是能静静矗立,静默流淌。《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自己止于何处,便能定,能静,能安,能有所虑,有所得。

 

那么,心为所动就不是生命的节奏吗?不。心为所动也是节奏。生命本就应该动静相宜。

 

但这个动心绝非因为无法满足私欲而人心大动,不能平静。作家阿城曾以老虎捕食的事揭露人类的可笑之处——没见哪知老虎逮不着猎物就像满足不了欲望的人一样撒泼打滚、东砸西砸的。老虎只是歇息一下,养精蓄锐继续捕食就是了。它知道此时的节奏是歇息,而歇息是为了采取下一步的节奏——奔跑、猎食。至于跑不动,捕不到,倒是其次的事,这并不影响它奔跑、捕食的兴致。它深知自己的目标所在。为实现这个目标,它时刻把握节奏。

 

王阳明的一生该动时绝不麻木,该静时绝不冲动,一动一静之间,彰显自己的智慧。

 



青年受佛教、道家吸引的他,后来意识到,静与无,虽然是很多人向往的状态,绝情去欲,斩断愁丝,听起来就很了不起。但似乎也少了生机,形如槁木,状若死灰了。生机之“机”,可以理解为“幾”。《近思录》里讲:

 

知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后至之,知之在先,故可与几,所谓“始条理者知之事也”。知终终之,力行也。既知所终,则力进而终之,守之在后,故可与存义,所谓“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这段话里的几,写作幾。幾者,动之微。这一点“微”,是生命迹象。不能大,但要有。生的迹象不大,方能克制欲望,动心起念,都能参照以良知。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成为应当成为的人。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完了,但以“知行合一”的理念潜心修行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知行合一王阳明》拆书包回顾:


周一早读 / 周一晚读

周二早读 / 周二晚读

周三早读 / 周三晚读

周四早读 / 周四晚读

周五早读 / 周五晚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之一
知行合一
王阳明一生都很倒霉,但是他都能把逆境转化...
王陽明:聽再多道理,你也過不好這一生
王阳明:我一生就讲了这三个字
王阳明:真正聪明的人,有“三不问,四不争”,有助于积德积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