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苍茫浑厚 意蕴深邃——谈蔡金顺的山水画

艺术简介

蔡金顺,1946年生于北京。由国家文化部评定为研究员,任职于天津市群众艺术馆研究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由国家文化部评聘的社会艺术考级高级考官;天津市南开区美协副主席。

蔡金顺擅长中国山水画,师从著名画家孙克纲赵松涛穆仲芹。作品风格苍茫浑厚、意蕴深隽。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2016年4月16日在天津多娇画院举办个展,央视书画频道予以报道。

(王文治/文)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名家的出现,可以影响一代人的画风。孙克纲先生的绘画,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天津山水画的影响,就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蔡金顺便是在孙克纲先生的画风影响下学而有成的画家之一,谈蔡金顺的山水作品,不难看到气势磅礴,飘逸奔放,挥洒淋漓,流畅润滋等孙先生的画风在其作品中的呈现,他的画给人以明快,清新,雄健,浑朴之美,感染。

蔡金顺少年时便研习黄宾虹的山水画,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一直牢记宾虹老人所说:“一幅好画,乱中有不乱,不乱中又有乱。”“气脉相通,画既有灵气,画有了灵气,气韵自然生动。”后在天津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对书画一直情有独钟。蔡金顺是幸运的,在校期间得到了著名国画家赵松涛穆仲芹的亲切教诲,口传心授,使其获益匪浅。毕业留校后,又随孙克纲先生学画,并研习龚半千、石涛、傅抱石等名家的作品,画艺大进。尤其是孙克刚先生一反古人画山水多用小笔的做法,形成的大笔涂抹法,所画大片泼墨,“淡而不薄”、“重而不死”的特点和他先从泼墨打底开始,待干后再在泼墨上进行勾皴点染,及至散锋笔的运用等,都为蔡金顺所学所用。使其逐渐形成了苍浑互济、虚实有致、秀隽中见锋骨,清丽中含古朴,洒脱而厚实,豪放而深沉的山水画面貌。

国画笔墨技巧,很难完全依靠从对景写生中获得,继承和学习前人的经验,对一位山水画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课。但是,师前人和师造化必须统一起来,师前人是为了更好的师造化。

蔡金顺在学习传统,磨砺笔墨功力的同时,从未忘记“师法造化”。因为艺术的美,来自客观自然,没有画家对自然山川的切身体验和感受,便很难画出富有感染力的山水画作品来。多年来,蔡金顺曾遍访名山大川,登临黄山、泰山、黄山、长白山、太行山、峨眉、青城,内蒙古大草原、西北黄土高原,到处都曾留下他的足迹,并为他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每到一地,他都需要画写生、画速写,记录自己的感受,在进入创作时,哪怕只有几笔线条,也可以引发起深切的回味和遐想。他作画力求从一山一水的如实写照中超脱出来,进而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协调一致,使主体情感的创造与表达,在作品中得以升华,从而使其作品更具艺术的概括性和审美特征。

《雨过青稞坪》那满纸的云烟,使人如置身雨雾蒙蒙之境。这是画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登华山时,半途遇雨,夜宿青稞坪,观雨景,画雨景,在微微细雨中体味到的华山雨中之美。雨后的华山,洗净了苍崖,斑斑驳驳的青苔,浓翠欲滴的树木,装点着陡峭的悬崖峭壁,云雾若远若近,一片苍翠朦胧的景色。

中国画讲究笔墨,笔墨是中国画造型的主要艺术手段,骨法用笔和墨色淋漓,都是其审美中所追求的。《山如翠浪尽东倾》是一副以墨法为主的作品,通过形式多变的墨色,挥写出崇山峻岭的厚重和巍峨,烟云缭绕,层山叠翠,给人以如梦如幻的感觉。这是山水实景,更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渲泄。

中国画追求“墨感浑厚、晶莹”、“墨韵灵动”。大面积墨色尤其是忌单薄浮烂。人们常说“墨分五色”,五色指的是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五个层次,就是说用墨应有丰富的调子变化。同时还要考虑到干湿,因为每一浓淡层次都可有不同程度的干或湿,每一个干湿程度,都有不同层次的浓或淡,以及虚实变化等。浓淡、干湿、虚实(即黑白)合在一起,就是前人所说的“六彩”,他们可以交互结合成变化多端的形态,产生一种韵味,具有迷人的审美趣味。

蔡金顺在用墨方面追求的是显而易见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持之以恒的探索,未来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方山水书画院】推荐画家唐凤歧
中国古代著名国画欣赏
孙克刚先生的山水画艺术(一)
浅析水墨山水画中的道家哲学意蕴:以石涛的艺术表现为例
师法造化 参酌古今——孙克纲访谈
凌云健笔意纵横 | 孙克纲大写意泼墨山水画放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