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谝闲传:孤独

有网友说,人人内心有孤独。想想,既是,也不尽然。

位高者,常患曲高和寡,亦患峣峣者易折,不孤独才怪。

位卑者,被命运的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囿于为稻粱谋的窠臼,同样难以摆脱孤独。

但这或许不是普遍的,即仅限于某些社会形态。在另一些社会形态下,由于尊卑贫富差距小得多,位高者也许同布衣迹近水乳交融,位卑者也广泛拥有获得社会认可的通道。

从另一角度看,人之所以也能够不孤独,还在于:肉身的相互隔绝阻断不了精神联系。其中,情感上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乡情、亲情、友情、爱情。它们是复杂、丰富的,未必具有排他性

其实出于相同的客观逻辑,必然会得出相同的结论,犯相同的错误,产生相同的感情,殊途同归。此刻,孤独又在哪里?

单说异性之间的感情,用理想化的、绝对“纯洁”的爱情来抹煞其他异性友情就太机械了。漫长的生命旅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类型的知己,也可能产生柏拉图式的感情,除非终身修炼于丘壑古寺。至于行为准则则是另一回事。

再说在社会群体的选择方面的不孤独。守旧派力求保持与道、儒、释或法家“维稳”的共鸣;激进革命派也有祖师爷,喜欢像闯进瓷器店的公牛那样痛快淋漓;洋务派又愿意部分地接受西方科技乃至社会体制特征;革新改良派似乎更合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此外可能还有逍遥派、骑墙派、两面派等等。

不是归属哪一派才有了群体的意识形态,而是对某些观点的共同选择赋予群体以共同的意志、主张、行为趋向等等,才使群体逐渐成型、轮廓逐渐清晰。

而随着历史由国别史转变为全球史,随着人们眼光由区域转向全球,观点的选择也将更臻于理性,趋于一致,破除以上提到的诸派、群体的藩篱。这就是“不孤独”的深化。

有趣的是,人们总是在形而下、具象的、生产力的层面更容易接受新事物,随后才会在形而上、抽象的、观念的层面。存在滞后效应,并且这一点印证了“唯物论”,但由于滞后不等于不发生,所以唯物论也未必是绝对真理。

一滴水放进大海永远不干,一个人、一个群体,也会融入“人人”的大海里,而不会孤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企业使命、愿景以及核心价值观简述
一个人太孤单 两个人太麻烦
越自恋的人越孤独吗
聊聊家国情怀
Menjívar | 分类体系(state-created categories),如何建构持续的不...
读懂《周易》这一卦,利己利人,生生不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