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企的租金让书店“节节败退” 实体书店寻找发展新空间

日前,厦门市22家书店成为该市首批获得政府资金扶持的民营实体书店,他们将共享173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根据此前厦门有关部门出台的扶持民营实体书店的办法,将连续5年,该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

在手机阅读的普及和电商的冲击之下,传统书店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挑战,有的转型,有的关门。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符号,实体书店路在何方?政策扶持的“药效”多大,能否真正脱困?

不断倒闭的实体书店

“早上9点开门,一直到11点才来了一位客人,而且是来询问工具书的。”位于福州市福飞路上一家民营书店的老板说。据了解,这家书店原来位于繁华的鼓屏路上,由于店租问题,搬到了现在较为偏僻的地方。

要么倒闭,要么退守,成了近几年来实体书店的发展规律。“书店经营每况愈下,就算是客流量最多的周末,一天的营业额最高也不过3000多元。”福州市一家民营书店的负责人说,书店的生存压力极大。

在福州鼓屏路的晓风书屋是福州本土的特色书店,从2010年就因店租问题差点关门,此后也是频频传出准备关门的消息。作为国内创办较久的民营书店,福建晓风书屋曾拥有19家连锁或加盟店,如今仅剩下3家——福州、厦门和漳州各一家,而福州鼓屏店是唯一处于市中心的书店。

据了解,近几年福州众多民营书店普遍承受来自租金和人力成本的压力,租金上涨了10%~40%,大多数书店营业额的50%被用来支付店租,扣除员工薪酬等,多数书店都在亏损。同样,国有书店的日子也不好过。位于厦门中山路的新华书店,营业面积大大缩水,书店已将原来一楼和夹层全部出租给其他商家开设甜品店、文化旅游产品店等。除了在一楼设少数几个展示柜之外,新华书店的图书摆设柜全部收缩到二楼及以上楼层。

“从2005年开始,福州民营书店陆续出现倒闭现象,2007年倒闭潮开始形成,福州大量著名的民营书店这几年都消失了。”一位书商告诉记者,据他粗略估计福州有近300家民营书店关门。

“顾客还在看书和买书。只不过有很多顾客先在实体书店看书、挑书,再去网上书店买书。”一家书店负责人说,实体书店承担店租,却成为网上书店的免费“展厅”。高房租、薄利润、电商低折扣竞争、电子阅读等因素叠加,让实体书店举步维艰。

各显神通,创意经营

日前,在厦门海峡设计文创园区新开设了一家书店,这也是厦门首家开设在文创园中的书店。对于在文创园开书店,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为赚钱,而是希望为园区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记者发现,幸存下来的民营书店中经营较好的并不是转型为读书吧、咖啡吧,或是兼营其它商品的书店,而是以主营教辅类图书为主的民营书店。与繁华市区众多相继关门的书店相比,一些定位准确、小而精的书店则依然经营得十分红火。记者采访发现,在高校内的不少小书店都深受学生欢迎,这些书店都开了很久,大都卖些学术书籍和跟考研、出国留学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专业考试相关的书。

此外,不少大型超市都设有便利小书店,生意也挺好。这些小书店都很有特色,基本都是热门杂志、畅销书以及儿童图书和厨艺园艺之类的专业图书。这些书都是“热”书,是下班休闲之余购买量排名靠前的书,售得快,不存在明显的库存。

而在当前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一些富有诗意和浓厚文化的书屋也相当受消费者青睐。为提升用户体验效果,不少成功的书店都在氛围营造上做足了文章——灯光、座椅材质、色调、音乐甚至书籍选择。福州大梦山脚下的大梦书屋开张不久,但生意特别好,一到周末和节假日便人满为患。这个书屋面积达10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设有阅读区、电脑区和餐饮区以及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的开放空间和室外阅读区。

多元化经营的另一成功案例,则是位于福州五一广场的一家大型图书城,它现在三分之二的面积销售各类图书,剩下的面积像个文化超市,开辟专区销售音像制品、文具等用品,方便学生群体买书的同时可以一站式购齐学习用品。据介绍,书籍销售和文具、音像制品等副产品的利润贡献比相当。“书城卖书不赚钱,赚的却是文具钱。”

做出不可替代的文化服务

面对“实体书店正在消亡”的声音,大梦书屋店长李义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需求的增加,阅读群体肯定不会减少。书店要做的就是让读者回归书籍,为读者提供阅读空间。

业内人士分析,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相应改变,而一部分依然习惯传统阅读方式的人又被网络书店拉去,加之当前的图书市场重复出版的太多,没有好作者,没有产生好作品的氛围,形成了一个大环境。

面对众多实体书店的消失,挽救书店、减免税收等成为众多实体书店的呼吁。国家也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福建省还设立了“实体书店扶持资金”。

对于这样的扶持措施,不少实体书店的经营者表示,实体书店要找准经营方向,才能让这些扶持措施发挥出最大效用。

经历了前几年的倒闭潮后,生存下来的民营书店更加理性、懂得市场,书店未来要走专业化道路,小而精而不是大而泛,开展更多的文化体验项目,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和空间感,让读者体验到不同的东西和内涵。

一家以经营正史、政治书籍为主的书店老板卓先生也表示,有稳定的消费群体是关键。李义表示,书店虽然在走下坡路,但必须体现出做文化服务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

业内人士表示,保护实体书店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以利益为导向,政府补贴或许在短期内可以起作用,但一直补下去不现实。不能只把实体书店当成精神符号“供”着,比保护实体书店更本质的命题,是推进全民阅读,把“消失”的读者拉回书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体书店之惑
北京书店故事丨世界读书日
80后90后开书店有什么不一样?民营新品牌书店最新调查报告
与《北京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诸君学人商榷书
要梦想还是要现实 济南民营书店现状步履维艰
杭城实体书店或迎生机 新闻出版总署拟出台措施扶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