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華真經副墨卷之三 恬字集 外篇 在宥 第十一(7)

「於是乎釿鋸制焉,繩殺焉,椎鑿決焉。天下脊脊大亂,罪在攖人心。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乘君憂慄乎廟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離跂攘臂乎桎梏之間。

意,甚矣!其無愧而不知恥也甚矣!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椄槢也,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也,焉知曾、史之為桀、跖嚆矢也!故曰: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

圣人既不能以仁义胜天下,于是乎不得已而以刑戮威天下。若釿鋸墨、椎鑿之类,皆所以威天下者也。圣人既以是威天下矣,于是乎天下藉藉大乱,而乱之所由生也,罪在于以仁义撄人心。

故仁义穷而刑戮用,亦势之所必至者。惟其任刑以威众,是以贤者伏处大山堪岩之下以免祸,而万乘之君孤立无辅以忧慄乎庙堂之上,而世之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

殊死,谓事有参差不等,而该同以死断。桁楊,长械也,以施人颈中,若衣之有者。举世皆罹于法网之密,贤者远引高蹈,而乃有儒墨之徒離跂攘臂桎梏之間。

噫,甚矣!无愧而不知耻也!吾不知天下之祸而可以侥幸苟免为也,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楊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枘鑿也。

椄槢者,桁楊之管。方,皆所以制桎梏者。有桁楊则必有椄槢,制桎梏者必用枘鑿,其事相须,以喻有仁义圣知则必招罪戾,儒墨之徒恐未得離跂攘臂桎梏之間而以侥幸苟免为也。

且儒墨以曾史之行为自高,自谓免于刑戮而已,岂知桀跖亦复窃仁义圣知以为盗,则是曾史之行適为桀跖之资,焉知曾史又不为桀跖嚆矢乎?

嚆矢者,今之响箭,行劫者之先声也。曾史为桀跖嚆矢桀跖诛而曾史方攘臂焉,甚矣其无愧而不知耻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外篇卷4在宥诗解3黄帝尧舜仁义不胜撄人之心弃智乃治
2.仁爱之情始终敌不过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占据的那种满足感
庄子·外篇·在宥 11
秦·李斯《上书对二世》
直指人心
《荀子》全文及翻译(致士、议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