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剑道即人生人格之道凭借修炼剑的理法来形成

  3月11日,日本9.0级特大地震中出现了一批看透生死的死士,这不由让人想起了日本最为强盛的传统之一——武士道。如今的剑道已演变成一项安全的竞技、健身运动,是日本武道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日本武道的灵魂和代名词。它所蕴藏的东方哲学的智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导致人员伤亡惨重。受地震影响,位于福岛的核电站多次爆炸起火,导致核电站内辐射浓度超标严重,大批居民疏散。东京电力公司紧急下令撤离大部分员工,但有50人留下了,他们之中有20人是自愿留下的,另30人由公司指派。此消息一出,国内外的媒体争相对此事都进行了报道,并将这些人誉为“福岛50死士”。据报道,目前工作人员已增加到180人。有核防护专家指出,由于长时间在强辐射条件下工作,这些人中70%的人员可能会在2周内死亡。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福岛50死士”中已有5人殉职、22人受伤、2人失踪。

 

    一则由死士发给妻子的“我不回来了。”的诀别短信不禁让人哽咽。

 

    在随后公布出的由死士们写的网络日志及信件中,“我们不惧怕死亡”、“已做好赴死准备”、“抱着必死的决心”、“将生死置之度外”和“愿用生命换取更多人的安全”等语句让人肃然起敬,相较于只敢在灾区周围徘徊的自卫队来说,这些死士们更有勇气承担责任。种种这些都表明了他们已有看透生死的觉悟,不由让人想起了日本最为强盛的传统之一——武士道。虽然武士道有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但作为日本民族的精神食粮,它所崇尚的坚毅、简朴、胆识、礼节、诚实、忠诚等种种美德决定着大和民族的根性。对维护荣誉的信念,使得“死士们”不会逃避自我牺牲。

 

    当看透生死后,通过不断的决斗,才能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谈到武士道就不得不提武士刀,因为刀是武士的象征,是力量和勇气的符号。而剑道在古代日本也是整个武士阶层必备的技能,江户时代后,剑道内容出现了大量道德成分,并逐渐成为培养武士精神的手段。但剑道思想中的忠、孝等观念一度被军国主义者利用,直到二战后,国际社会对日本进行思想改造,去除了剑道中不合时宜内容,切断了剑道与军国主义之间的纽带。今天,改造后的日本剑道已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如今的剑道已是一项安全的竞技、健身运动,是日本武道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日本武道的灵魂和代名词。它所蕴藏的东方哲学的智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中国先秦剑道的起源

 

    现代剑道的发源地被认为是日本,但是“剑道”一词最早源于中国先秦时期古籍《吴越春秋》一书里越王“勾践”和剑客“越女”的对话中。古代中国曾经有过将剑的修行称为剑道的时代,比如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剑道·三十八编》。早在两汉时期,中日即有兵器及冶炼铸造技术的交流往来。同时中国一脉相承的双手刀法经过日本官方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官方往来,以及朝鲜半岛和大陆沿海周边地区和日本群岛的民间交流,于隋唐时期流传到了日本。当时在日本流行使用“唐太刀”,对中国刀剑的仿制也很普遍。在刀剑技术上,也受到中国刀剑武术的本质性影响。传至日本的刀法经过日本长年的战争岁月不断演变,经日本人的研习修改,扬长补短,形成独特的刀法技术,用来保家卫国,防御外敌的侵犯及维护社会秩序与和平。在日趋稳定的日本江户时期,模仿日本盔甲的样式,制作了剑道护具与竹剑的基本形制,确立了日后体育剑道的雏形。直到十九世纪末科技日益发达后,才渐渐成为一项武术运动,改用竹刀、穿着护具的对打演变成为现今的剑道运动。

 

    大导演吴宇森在拍摄《剑雨》时曾感慨:“剑道起源在中国,但在中国已经失传,日本人在唐代的时候学了我们的剑道,将其发扬光大,我现在只能向日本人请教剑道,这种传统文化的失传,让我痛心。”

 

500万剑道的普及

 

    目前全世界约有500多万人热衷于练习剑道,普及最为广泛的是日本和韩国。韩国有50万至60万人从事剑道。在日本,练习剑道的人数则已达到了150万人,它在学校中普遍开展,除此之外,企业的道场部以及地区道场也遍布日本的各个角落。日本剑道的隆盛也影响到国外,每年日本有许多指导者出国担任指导和普及的工作。国外也有许多人到日本参加讲习,有的人还长期留在道场学习。1970年成立的国际剑道联盟(IKF)在每年都会举办国际比赛,努力于剑道国际性的普及和发展。而在中国,剑道的习练人群流动量很大,多是通过日本动漫及影视作品对剑道产生兴趣,能够坚持下来的不多。但现在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都成立了剑道团体,剑道爱好者也在逐渐增加,据说现在全中国的剑道习练者人数在两千左右。

 

思想禅剑道是一种动禅

 

    禅指的是“凭借沉默思考,领悟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思想”。学习禅就是要冥思,但在冥思的背后可是包罗万象,原理就在于悟出“相对”。剑道从形式上看是一种持刀剑或刺刀进行的格斗术,但剑道中所涵盖的智慧和思想,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国儒家思想和禅宗。

 

    禅指的是“凭借沉默思考,领悟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思想”。学习禅就是要冥思,但在冥思的背后可是包罗万象,原理就在于悟出“相对”。剑道从形式上看是一种持刀剑或刺刀进行的格斗术,但剑道中所涵盖的智慧和思想,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国儒家思想和禅宗。代表着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剑裤与竹剑构造,大量禅味十足的剑道理念与心法,极重礼仪,冥想默念的形式,无处不透露着几千年前古国文化的信息。

 

    剑道以禅宗作为思想基础。“禅”的理念与“求道”的形式相结合,产生了日本文化中丰富多彩的“道”,如茶道、花道、剑道等。这些“道”虽然形式各不相同,但是本质上都是以禅的理念为依托,指导行道者潜心领悟事理及真谛。
剑道不仅仅局限于“剑术”,近代的剑道要求达到“心、技、体”一致。要达到剑道的最高境界除了有高超的“技法”外,还必须进行“心法”练习,也就是对心理状态的调整和修炼。日本临济宗僧泽庵宗彭在他的《不动智神妙录》一书中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剑道修炼首要的是去掉执着之心”。即“心无所置”,就是面对敌人把心置于任何地方都不行,不把心置于所有的空间和所有的地点,也就是心不止于一处,其次日本武士力求通过修禅达到“不动智”,即心止于一处。“不动智”中的“不动”不是指静止不动,而是“动中静,静中动”。泽庵所说的不动智,换一种说法就是“无心”。所谓“无心”就是“无停留处之心”。就是要处处留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剑出而心不追,忘却一切击法,只管出剑。杀人而勿置心于人。心悟人空我空、技空剑空,且于空心亦不住”。再进一步,“无心”就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执着。它是人自然具有的“本然之心”,泽庵所说的“本然之心”,就像流水一样,不断向低处流,不与高山争高低。执着、求胜心切往往反而失败,好像是“欲速则不达”一样。另外,“无心”又指“平常心”。对于武士来说就是临战之心,只有时刻处于战备状态,才能集中心力。“心无所置”就要求武士在拼斗的时候,不仅要将所练的一招一式运用自如,而且心就不能停留在生死问题上,要置之度外。武士每天都面临着生死,所以,作为武士的修养读物《叶隐》中,第一条就说“武士道就是超脱生死”,做到“生死一如”,只有在心理上做到“生死一如”,才能死中求生。泽庵所说的无置所之心和无心之心,是禅的领悟,同时也是日本剑道之心。体验无心,靠头脑不行,只能用泽庵所说的“冷暖自知”的方法,自己去修炼。

 

    剑道发展至今,在逐渐发展为一种竞技运动的过程中,依然保留有比较深刻的哲学思想。“不争胜负,不拘强弱”是日本剑道的本质,应该从这里去寻求日本剑道或武道的精神。

 

修身美剑道的健身功效

 

    通过剑道各种技巧的练习,对身姿的修正、体质的改善以及气质的培养都有着很多的帮助。在习练剑道过程中,习练者要保持上身的直正和稳定,否则进攻和防守就会有破绽。长期伏案工作的练习者可以在习练中伸展颈椎和腰背,矫正驼背,锻炼背部和臂部肌肉。通过习练过程中的高声呐喊和全力击打,可以调整呼吸、扩大肺活量,并能通过高强度的对抗来释放心中的压力。此外,通过剑道技击的练习,还可以掌握一定的防身技巧。

 

    剑道很具形式美,无论是护具还是打斗的动作都与众不同,但是看起来过瘾,打起来耗力。穿法复杂、净重近2.5公斤的护具是剑道的特色之一。光是护具的着装过程,对习练者来说就是一个考验,特别是烈日炎炎的夏天,穿完护具就会一身大汗,在习练过程中更甚,对体力要求很大,练几分钟就会感觉很累。而有时老师要求连续对练半个小时不许休息,简直是经历了一个体力极限的历练,而能够坚持下来,就会对剑道的认识有一个飞跃。另外通过持续性大运动量的练习,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增加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有着很大的益处。对于缺乏锻炼而导致肥胖的人群来说,也可以通过运动达到减肥的效果。

 

人格心剑道对心性的磨炼

 

    全日本剑道联盟将现代日本剑道理念定义为“凭借修炼剑的理法来形成人格之道。” 在竞争激烈、节奏飞快、尔虞我诈、生存压力陡增、人们无暇静心自省的现代社会,个人的修养显得格外可贵。

 

    剑道具有运动和武术的本质,长期修习,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精神活力,同时能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力、专注力和果敢进取的性格,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冷静自信的态度,这些优点不只用于武术,对个人处事的理法都助益良多。所以习之不辍,终身受益。

 

    剑道在练习时,往往是由一个段位较高的人带一个段位较低的人练习,段位较高的人不会因为对方段位比自己低而手下留情,所以很多开始练习剑道的人知道在对练中要被对方打倒在地,但剑道要求人们在对抗中不能退缩,要勇敢地迎头而上,为的就是克服自己的恐惧以及对强手的畏惧心理,这对那些生性柔弱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锻炼。剑道能增加自己气势,在任何困难面前不会怯场,能用气势去引导或压制对方,占到一个主动的位置。剑道还能够改善人的决定能力,因为在对抗过程中,胜负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这要求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判断,这时决断力就是胜负的关键。上海剑道俱乐部一心馆馆长徐思恩认为剑道包含很多锻炼人意志的成分,它特别能磨炼勇气,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习练者必须身着道服并且赤脚,光是这样的要求就致使很多人无法坚持。

 

    剑道能上升为一种文化载体而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或者运动就在对于对个人修养气质的培养。“由礼始,以礼终”、“胜之不骄、败之不馁”种种剑道理念无不引人深思,使人高尚。

 

尊重礼剑道由礼始,以礼终

 

进场:
    不管是训练还是比赛,练习者进场馆时必须向场内行礼,然后除去鞋袜赤足进入场地;

 

练习时:
    从他人面前经过时要打招呼,不可冲撞;
    行走时不可跨越竹刀、护具。一旦发现,必须立即退回将物品重新放好并向使用者致歉;
    练习时闲置的竹刀要摆放整齐;
    老师或前辈做解说、示范或是其他人在练习时,不得交头接耳;

 

结束后:
    剑道要求每个练习者每次练习之后,都要折叠好道服,将器械和物品安放整齐,这是一种仪式,也是默想自省的一种方式,离开场馆时需向场内行礼。

 

鞠躬礼:
    剑道的鞠躬礼和日常的鞠躬礼稍有不同,剑道的鞠躬礼上身下俯角度约15度,行礼时需注视受礼者,这是由剑道传统特点决定的,因为剑士在对峙时要时刻观察对方反应,以防突袭。

 

出刀礼:
    出刀礼则是在比赛开始前,双方拔刀轻轻接触,同时下蹲,然后再恢复为站姿。在团体比赛中,第一个出场的“先锋”和最后一个出场的“大将”比赛时,团队其他成员应以跪坐的姿势在场边等候,以示尊敬。

 

比赛时的行礼:
    剑道选手参加比赛时,除了出入场行礼外,还要向裁判行礼,互相行礼;比赛开始前双方还要行出刀礼。比赛结束后,双方蹲下收刀,然后退到边界处互相行礼退场。比赛开始前行礼表示请对手指教,比赛结束后行礼则感谢对手指教。

 

    恣意张扬将被取消成绩

 

    剑道还要求选手尊重对手、宠辱不惊,如果获胜选手在比赛结束后高声欢呼,姿态张扬,按剑道规则将被取消成绩。比赛中如果让对手受伤弃权,也将被判负。按剑道要求,获胜者在比赛后应当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而输掉的一方则要感谢对手的指点。

 

    尊重对手 乐于奉献

 

    在训练时也要向对手表示尊重。当双方的实力有悬殊时,高段位的选手不会手软,无论对待水平多低的对手,也要竭尽全力,帮助对方提高,没有保留。在给别人当陪练时也要甘愿被别人“打”,要比自己训练时还要认真,有了这种奉献精神双方才能共同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的潜能-气节与武士
剑的境地
泡茶的心
武士道:古代武士采用的持剑方法非常高明,来看他的示范
《五轮书》
《美与暴烈》| 苗炜工作室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