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参考】关于“真话”的回忆、、
 

 

 

 

   中国几十年来就是“说真话”办不成事的国度。

 

   从集体化到改革开放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尽管当时小学语文课本上说:“谁说公社饭不香?我说胜过过大年!”河南有个剧作家叫杨兰春,在豫剧《朝阳沟》里把农民生活虚构的幸福极了,简直是人间天堂,此君家人肯定是非农业户口,如果是农业户口,爹娘饿死了或吃棉花籽憋死了,就写不出《朝阳沟》了。实际上,19591960年没有饿死的农民在以后的岁月里,“勉够点”(粮食供应标准)每天只有7市两,河南省供应的粮食品种多是玉米、高粱、红薯干。即使夏粮收成较好,细粮必须上交国家,“返销粮”依然是玉米、高粱、红薯干。大米白面这些细粮,对河南北部普通农民来说,不亚于《西游记》里镇元大仙的人参果一样难得。即使过大年,也只能用榆树皮面掺高粱面包“红皮饺子”或用煮熟的白萝卜泥掺些木薯面,包“白皮饺子”。食油,更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只好拿几个蓖麻籽,剥去黑壳,在锅底压出几滴露水珠大小的油滴来。

 

   不过,县城的农民发现了一种能得到少量非农业户口的上等人才能得到细粮和食油。原来,那时的粮票分“全国流通粮票”和“河南省流通粮票”,而“全国流通粮票”通过非农业户口的熟人可以到粮管所买到70%的细粮和配量的食油!然而,“全国流通粮票”只有非农业户口才能领到,农业户口的人只有让县医院写证明需要到北京、上海看病,经大队、公社层层证明,才能用玉米换到十斤或十五斤的“全国流通粮票”。于是,手拿着证明信到县粮局换“全国流通粮票”的人排起了长队。县粮局的工作人员看了证明信,还要询问谁住院,去哪里住院。大家清一色地回答“去北京看病”。

 

 

 

 

   夏天一天,县粮局粮票窗口来了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头,县粮局的工作人员照例看了证明信,询问谁住院,去哪里住院。这老头竟然说:“一年决算才分十几块钱,哪有钱去北京看病?俺是想换点全国流通粮票,托个人买几斤白面呢!俺家几个月没有吃到白面了。孩子看到人家干部家属吃白馍,嘴里能伸出手来。”县粮局的工作人员摇摇头,说:“大爷,去北京看病才允许换全国流通粮票,你不去北京看病,我们换给你全国流通粮票是要受处分的。”县粮局的工作人员看到那个失望离去的老头,感慨地说:“换了几年粮票,只遇到这一个说实话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节 粮油供应制度
《粮本》的记忆
1958年乐昌县流动购粮票
历史回眸:粮油生猪统购统销政策
粮票交流目录2
195x年高要县流动购粮证(有章背空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