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鼓文识读初探》
《石鼓文识读初探》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一、自序
二、先秦石鼓文识读
三、石鼓文梗概——兼论石鼓文刻年断代
四、石鼓文、释楷体、今字释文、择注
……
五、吴人鼓并非叙述征战内容刍议
六、石鼓文发现年代校核
七、乾隆钦命仿制石鼓文拓本
钱秉康与石鼓文艺术
□胡笛
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被称为“中国第一古物”、“书家第一法则”的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也是流传至今拓本稀少的神秘文字之一,郭沫若先生曾著《石鼓文研究》探究这种古老文字的奥秘。如今,专门研习石鼓文的书家已经不那么多了,专门花大力气研究这种文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现居富阳的钱秉康就是其中之一。
老钱是当地有名的书法爱好者,他的书法作品经常参加各种展览,还曾经被推荐去莫斯科、中国台湾展出,并获了不少奖项。除了他的书法造诣,他的另一个爱好也很特别:热衷于收集古书,研究古代的不同字体,尤其对石鼓文有浓厚的兴趣,搜集了一大批石鼓文的资料。他在得了一场大病后意识到这些资料和研究石鼓文对他的意义,之后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石鼓文研究上。“从权威字典看起,一页一页翻,看到一个石鼓文字就做笔记,看完了一本又一本几千万字的字典。我就是用这种笨办法、苦办法,因为我找不到近路,虽然这样比较苦,但可靠性比较大。”
迄今为止后人对石鼓文的了解来源于刻在十个鼓形石头上的文字,这也是“石鼓文”名字的由来,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考证,这十个鼓上应该刻有702个字,从唐代被发现时的462字到民国经历代人补充的614个字,发展的空间已经很少,难度也日益增加。钱老经过潜心研究,目前已将石鼓文字数增加到648个字。年逾古稀的钱秉康为了研究石鼓文还专门学习了电脑打字和造字软件的使用。现在,他已写成《先秦石鼓文识读初探》一书,约9万字。目前正在寻求出版发行的机会。
博主小評:未有其書,不過從摹寫部分看,仿佛薛尚功之後續。未見新意。
富阳记者站 骆炳浩 王芳芳
我国遗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自唐代发现以来,历代方家对它的探究不辍。然而,由于石鼓年代久远,加之剥泐严重,文句深奥,一直未有人能完全破译这一千古之谜。
现今,临摹“石鼓文”拓本的人虽然为数不少,但殚精竭虑研究这种神秘文字的人却寥寥无几,而年逾古稀的富阳市文化局退休干部钱秉康就是其中之一。一本约9万字的书稿《先秦石鼓文识读初探》,是他潜心研究10年的心血结晶。
为了著书立说,70岁学电脑
出生于1935年的钱老,虽然只上了5年半的学堂,但他爱好收集古籍、字画、拓本,对不同的字体进行端详、临摹,师百家、博众长,使自己的书法功底日臻深厚。他是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或获奖,还赴中国台湾、莫斯科展出,被国内外诸多藏家珍藏。
1979年,他偶尔淘得清嘉庆版《石索》一部,其中一册《石鼓文拓本》,更使他如获至宝。因为他早有所闻,“石鼓文”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充满古朴雄浑之美,在“石鼓文”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纯粹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
从此,他开始注意收集有关“石鼓文”的资料。他从电视上看到大型古文字汇释工具书《古文字诂林》在上海编纂出版,千方百计托人购买。“我买书从来不讲价钱的!因为我需要它,我就习书练字这点爱好。” 他说,花了4240元终于买到了全套12卷,当时一点没有犹豫。而在生活上,往往会为了省2元钱,舍近求远跑到三四里外的城东批发市场去买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关“石鼓文”的资料越积越厚。10年前的一场大病,让他对这些资料的收藏产生了紧迫性。“‘石鼓文’研究是个冷门,这些资料白送都恐怕没有几个人要。我思来想去,趁晚年还有点时间尽可能去研究,希望给后人留下点东西。”
于是,他心无旁骛一头钻进故纸堆,潜心研究起“石鼓文”来。“从权威典籍看起,一页一页翻,看到一个石鼓文字就做笔记,看完了一本又一本厚厚的典籍。我就是用这种笨办法、苦办法,因为我找不到近路,虽然这样比较苦,但可靠性比较大。”
钱老整天蛰伏在简陋的居室里,一篇文章写好了,需要反复修改,手指早已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写得非常辛苦,就萌生了学电脑打字的念头,自嘲为“上马看兵书”。
钱老的女儿钱亦文说,2005年4月份的一天,老爸来到她的办公室里,说要学电脑,一开始的时候以为他开玩笑,毕竟这么大年纪了呀。“我就在键盘上教了一下,并给了张字根表。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老爸又来了,拿出一张纸给我看,纸上8个字分别注明了字根,我一看拆的全都正确!”
过了一个月,钱老购置了一台电脑,写论文就方便多了。这几年来,他不仅打出了约9万字的书稿,而且用造字软件在电脑上做字2000余个。
考证“石鼓文”,提出断代新见解
据了解,“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头上的先秦田猎史诗,所以也称之谓“猎碣”。在荒郊野外风吹雨打一千多年,至唐代才发现于陕西三畤原(今宝鸡市凤翔以南20多里的岐山北坡)的地方。
“石鼓文”叙先秦之事,未见争议。但对“石鼓文”的刻年断代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韦应物认为是周文王时鼓,韩愈认为是周宣王时的刻诗,宋董逌、程大昌认为是成王之时,宋欧阳修认为是周宣王太史籀所作……钱老经过反复考证,提出新的见解:十个石鼓有违“天子九鼎”的商周礼制,是商鞅为秦孝公谋划出来或者是秦孝公与之共谋的“杰作”,为了避“以窥周室”之嫌,故意以四言诗投石问路,所以,“石鼓文”的刻制年代应在战国秦孝公年代后期(22-24年间)。
根据郭沫若的考证,这十个鼓上应该刻有702个字(指字格位置),弃之荒郊野外上千年,至唐代发现时已蚀缺,宋欧阳修所拓的“石鼓文”拓本仅存462字,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禔的“石鼓文”临本614字, 经历代方家增补,发展的空间已经很小,难度也日益增加。钱老经过10年的收集、整理、修正,引证据典确认“石鼓文”字数达648字,比迄今发表存字最多的王禔临本还多34字!
钱老的《先秦石鼓文识读初探》五易其稿,不仅全面阐述了“石鼓文”的断代依据,还从字数、字形、读音、字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条分缕析,给人启迪。钱老说,现在,他还在自学古汉语,为的是更精准地细说“石鼓文”。
“石鼓文”历经战火、风雨洗礼,蚀缺少字原本符合客观规律,但在传承过程中也存在添油加醋、以讹传讹的乱象。钱老诚恳地说:“大家在研析时,莫要囫囵吞枣、轻信盲从,提倡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同时,我愿意奉献所藏资料与同道中人共商共享,能够推进‘石鼓文’的研究,我愿足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石鼓 文化
易越石--考臨《石鼓文字》位復原
什么是石鼓文?
石鼓文书法(高清宋拓本)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手稿,学养气息跃然纸上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手稿,学养气息跃然纸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