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论书法的节奏与韵律

张恨无

韵律与节奏本为音乐术语,指将一群高低、长短、强弱、快慢、松紧等不同的乐音依其一定关系规律组织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欣赏书法,最先感受的就是蕴涵着生命运动的韵律节奏之美。节奏韵律是书法作为时间艺术的重要本质特征之一。书法的节奏韵律存在于线条、结体、章法、墨色等形式要素的辩证统一之中。

首先是线条。线条由不同的执笔与运笔方式表现出来,笔锋的深浅,笔管的斜正,起收笔的藏露,行笔的疾徐等都会影响其内涵与表面形态。一副好的作品,能够把中锋、侧锋、露锋、藏锋等各种运锋方法交替互用,把曲直、疾徐、提按、顿挫等各种运锋行笔技巧有机结合,构成和谐流畅的线性序列。其间富有特色的笔法的有规律的重复即构成线条的韵律节奏【图1。笔势是运用各种笔法写成的笔画运动的总趋向。这种总趋向是把笔法加以有规律的组织所呈现的视觉态势。书法作为线条的艺术,其生命情调与线条体现出的韵律节奏感息息相关。

其次是结体。分间布白,不同笔画组合为结体,而笔画之间形成的一定关系就是字势,字势的一致性构成结体的韵律节奏【图2。不同个人、流派乃至时代,各有不同的结体特征,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韵律节奏。如王羲之上宽下窄的花篮状结体,欧阳询的竖长块状结体,黄庭坚的放射状结体【图3等,观赏书法,当会感受到结体上的韵律节奏之美。所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质等说法,其实这正是对不同时代书风体现出的韵律节奏的总概括。结体的韵律节奏要求结体构成不应驳杂多样,应显出相对的稳定连贯性。

再次是章法。字与字相连成行,行与行组成全篇。章法首先是单字结体的组合,字距的松紧大小会影响书法节奏的强弱快慢,而行距的宽窄也是影响书法韵律与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图4。每行的中线应是柔和流畅的曲线,才能调动人们视觉的不断变化转移,体现出完美自足的律动感。不同曲线的有规律组织与重复则形成整篇章法的韵律节奏。线条结体乃至每行的中轴线忌为直线,因平板生硬少变化的直线不能体现出书法的韵律节奏感。楷、隶、篆书,相对来说,中轴线摆动幅度较小,显得端正谨严,节奏韵律体现的不是那么明显。行草书中轴线幅度摆动增强,节奏则显得飞动跳跃,具有视觉震撼力,心理感受强烈【图5

最后是墨色。蘸上一管墨,写完,再蘸一管,再写完,文字书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复墨量逐渐递减的的过程。墨虽一色,通过笔锋的运行、笔法的变化与含水的多寡却能表现不同的层次感。浓淡、干湿、轻重、枯润等黑与白的无穷交替渐进重复构成墨色的韵律节奏【图6】、【图7。黑色的韵律节奏之美与用笔的韵律节奏之美,由于长期的历史审美积淀,具有独立的美感内涵,最能体现东方的人文艺术精神。墨色是体现书法韵律节奏感的最基本的物质层面。

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的书法本是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的节奏艺术。”书法的韵律与节奏是对宇宙运行状态、自然万物生机运动的模仿与概括,是自然宇宙本身固有的韵律节奏的反映。我们要注意,书法的韵律与节奏还与它的书写对象——文字有关。因为文字的笔画结构等本身就具有重复性与节奏性,这是书法韵律节奏产生的前提。

     针对韵律节奏, 沃兴华在其《插图本中国书法史》中指出:“在创作上,书法和音乐一样,讲究对称和呼应、节奏和旋律。它的点画线条,形态上有起伏,有收有放;力度上有强有弱,有刚有柔;速度上有急有缓,有断有续;感情上有紧张有松弛,有高潮有低潮,完全与音乐相同。音乐中有休止,乐段与乐段之间有间歇,书法作品也是如此,通过字里行间的布白和笔画上的继续,来达到这种休止和间歇。一幅用笔抑扬顿挫、用墨淋漓生动、点画结体和谐统一的书法作品,犹如一曲余音绕梁的美好音乐,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书法韵律节奏是两极对立统一的有规律的重复、变化与运动。从用笔的提按、疾徐、粗细、顿挫,结体章法的大小、欹正、长短、疏密,到墨色的浓淡、枯润、干湿,再到风格的刚柔、雄媚等无不体现了书法的韵律节奏。书法的韵律节奏蕴含于中国两极辨证统一的传统思维方式及其观念当中。书法韵律节奏是相似单元的重复,而不是完全雷同的重复,完全重复违背书法艺术的原则与精神。这种相似性的重复在于其高度的组织性与整体统一性。优秀书法家能够把握重复与不重复的矛盾统一的“度”,能够把书法的韵律节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图8。节奏、韵律,离不开生命的表现。从另一面说,书法的生机与活力体现在它的运动感、韵律感与节奏感上。这除了空间造型的因素外,还与其一次书写的时间性上密不可分。诸多传统书评用语如气势连贯、起伏跌宕、神采飞扬等就是对书法韵律节奏的感性描述。书法艺术,其墨色的浓浓淡淡,用笔的方方圆圆,结体的大大小小,章法的疏疏密密,就是书法韵律节奏的具体体现,综合起来便是风格上的韵律节奏,横向展开则有流派地域的风格节奏,纵向延展则有时代的风格节奏。

 

【图1】傅山浑圆的线条运行中形成的节奏感


 【图2】倪元璐书法上紧下疏,上重下轻的结体节奏,多么动人。


【图3】黄庭坚手札。放射状结体并不如其正式的创作那么明显。

【图4】八大山人《临河序》轴,空间节奏的张扬。

【图5】颜真卿《争座位帖》。因为是草稿,行轴线呈弯曲状,由于小字改动等原因的介入,间距亦并不一致。新的布局方式为二王所无,为后世行草书开辟无限可能。

【图6】石涛书法中的浓枯笔节奏。

【图7】王铎行书鲜明的墨色节奏。

【图8】书写的节奏不易把握。神笔王铎有时亦有单调之感。


 

 

 

     附记:此篇是我十年前初涉学术时的小文,现在读来浅陋不堪,直以常识看可耳。记得《书法研究》上曾有两篇论及书法节奏韵律的文章,非常深刻到位。因写一部小书,就把此篇旧文采用到其中。前不久亦发到《书法报》上,奈何图片全无,文字亦删,可恨。

                                                张恨无壬辰春月于吴门小槐花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书法中的“节奏感”?“韵律”又是什么?
我对书法节奏的理解
书法的线条训练
不知道书法怎样写出节奏感?来看看这篇文章,一定让你受益匪浅
练书法,如何找到节奏感?
书法线条的节奏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