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书法家解开石鼓文千古谜案

南京书法家解开石鼓文千古谜案:徐暢

2003-10-17 16:15:34

   【龙虎网讯】原散落在陕西宝鸡三原的田野里、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十件石鼓刻有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石鼓文,千百年来被书界奉为“石刻之祖”、“书法瑰宝”。但石鼓文究竟刻于何年,又为何制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绵延千年的一大悬案。最近,南京著名书法家、中国标准草书社教授徐畅先生经过长期研究,基本解开了石鼓文刻年这一千古疑案。

“吴人石”是解密线索

徐畅教授告诉记者,十块石鼓中的“吴人石”是揭开石鼓文刻年的重要线索。“吴人石”上刻有“吴人怜亟,朝夕敬惕。载西载北,勿戮勿伐”的赋诗,翻译成现代文,意即“吴国人败得好惨呀,早晚都心惊胆战急急而逃。我们载着战利品由西向北回去,让他们也回去,我们不再追杀!”,显然石鼓文与春秋时期的吴国人有关。但是石鼓在宝鸡发现,春秋时此地属于秦国,而吴国位于东海之滨的江苏地区,两国相距两千余里,陕西发现的石鼓文又怎么会记载吴人事情?在仔细研究了石鼓文和春秋历史后,徐畅指出,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曾在伍子胥、孙武的辅佐下,攻击楚国,一举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出逃,楚国几乎覆亡。因为楚与秦有姻亲关系,秦哀公于次年发兵攻吴救楚,六战五胜,历时三月余,击退吴师。在战胜吴军后,秦师不愿远离祖国向东追击吴军,因此凯旋,向西北秦国方向撤回,这一史实与《吴人篇》中“载西载北,勿戮勿伐”的描述正好符合。

徐畅由此认为,石鼓文是公元前506年即吴人伐楚第二年,秦师胜吴人凯旋后的刻石,刻石年代应该是公元前505年10月或稍后,而石鼓文上的赋诗体例和《诗经》名篇《无衣》相同,因此,石鼓文可能是赋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秦哀公所作。

《石鼓文》是长篇征战叙事诗

徐畅指出,以往学者对“吴人”理解不一,导致了对石鼓文内容和年代的误解,如郭沫若认为“吴人”即职掌山泽小吏之虞人,马衡认为吴人是野人,因为岐山亦称吴山,由是推测石鼓是秦穆公所刻,但证实是没有根据的臆测。

除了《吴人篇》以外,十块石鼓上还有不少游观渔猎、整治渔猎的记载,因此自古许多论者据此认为石鼓所刻的是秦代帝王的田猎记录,唐代学者窦蒙在《述书赋注》中就把石鼓称为“猎碣”,此论几乎成为历代学者共识,但徐畅指出,春秋时期,狩猎是一种与娱乐相结合的练兵演武活动,各国君主将其制度化,成为一种“岁时常典”,借此来训练和检阅军队的战斗力,炫耀武力,威慑邻邦。而整治道路则是为战争做准备,以便于战车通行,因此,这些记载其实还是围绕着秦对吴的战争展开的。

总之,《石鼓文》是秦救楚逐吴获胜而作的长篇征战叙事史诗,秦人回国后勒石记功,并举行了“献俘”、“衅鼓”等祭祀活动,希望以此“托物传远”,扩大影响,“无忘武功”,但因为年代久远,石鼓文字漫漶泐蚀,遂造成了石鼓文的千古谜团。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海子 作者:于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越石--考臨《石鼓文字》位復原
浊骨敢追超脱者
《石鼓文》新旧双版本对照,临习太方便了
历代高清碑贴《石鼓文》中权本
什么是石鼓文?
二玄社高清字帖 | 《石鼓文·泰山刻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